导图社区 【第十章股份支付】第一节股份支付概述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节股份支付概述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股份支付的含义和特征,股份支付的四个主要环节,股份支付的判断,股份支付工具的主要类型。
编辑于2025-05-15 10:30:19第一节 股份支付概述
股份支付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
是“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的简称
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资本公积)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应付职工薪酬)的交易
特征
股份支付是企业与职工或其他方之间发生的交易
不包括:企业和股东之间、合并方与被合并方之间、以股票抵偿债务等情形
股份支付是以获取职工或其他方服务为目的的交易
股份支付交易的对价或其定价与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未来的价值密切相关
举例
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均为甲公司的子公司。 甲公司及其相关子公司经各自董事会批准,于2×17年1月1日对甲公司以及相关子公司管理人员或员工进行激励: (1)甲公司以自身普通股授予乙公司管理人员【股份支付】; (2)丙公司按照上年实现净利润的5%分配给在职员工【利润分享计划(职工薪酬准则)】; (3)丁公司以自身普通股授予其管理人员【股份支付】; (4)甲公司以其生产的产品分配给在职员工【非货币性福利(职工薪酬准则)】。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及其相关子公司对其管理人员或员工进行激励的安排中,应按股份支付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有(①③)。
股份支付的四个主要环节
股份支付的主要环节
以薪酬性股票期权为例, 典型的股份支付通常涉及四个主要环节:授予、可行权、行权和出售
授予日
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
可行权日
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或其他方具有从企业取得权益工具或现金权利的日期
等待期
从授予日至可行权日的时段,是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的期间,因此称为“等待期”,又称“行权限制期”
行权日
是指职工和其他方行使权利、获取现金或权益工具的日期
出售日
是指股票的持有人将行使期权所取得的期权股票出售的日期
禁售期
应在行权日与出售日之间设立禁售期,其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禁售期不得低于两年
授予日的特殊情形
实务中,常见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股权激励方案,并确定了授予价格,但未确定拟授予股份的激励对象及股份数量,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后续确定具体激励对象及股份数量; 在此情况下,授予日为董事会后续确定具体激励对象及股份数量,并将经批准的股权激励方案的具体条款或条件与员工进行沟通并达成一致的日期
2×24年10月1日,确定了价,没有确定量(价√,量×) 2×24年12月1日,后续确定了量(量√) 授予日:2×24年12月1日(价√+量√)
一次授予、分期行权的处理原则
含义
在授予日一次授予员工若干权益工具,之后每年分批达到可行权条件
特点
每个批次是否可行权的结果通常是相对独立的,即每一期是否达到可行权条件并不会直接影响其他几期是否能够达到可行权条件
处理原则
应将其作为同时授予的几个独立的股份支付计划
企业应根据每个计划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估计股份支付费用,在其相应的等待期内,按照各计划在某会计期间内等待期长度占整个等待期长度的比例进行分摊
举例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于2×24年开始对高管人员进行股权激励。具体情况如下: (1)2×24年1月2日,甲公司与50名高管人员签订股权激励协议并经股东大会批准。 协议约定:甲公司向每名高管授予18万份股票期权,每份期权于到期日可以8元/股的价格购买甲公司1股普通股【量价齐全,授予日为2×24年1月2日】。 该股票期权自股权激励协议签订之日起3年内分三期平均行权,即该股份支付协议包括等待期分别为1年、2年和3年的三项股份支付安排。 (2)具体内容: ①2×24年末,甲公司实现的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增长8%(含8%)以上,在职的高管人员持有的股票期权中每人可行权6万份【等待期为1年】; ②2×25年末,如果甲公司2×24年、2×25年连续两年实现的净利润增长率达到8%(含8%)以上,在职的高管人员持有的股票期权中每人可行权6万份【等待期为2年】; ③2×26年末,如果甲公司连续三年实现的净利润增长率达到8%(含8%)以上,则高管人员持有的剩余股票期权可以行权【等待期为3年】。 ④授予日甲公司估计授予高管人员的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为5元/份【保持不变】。 (3)其他资料: ①假定与甲公司签订了股权激励协议的高管人员在三年中没有人员离职,并且各年均能满足可行权条件。 ②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计算甲公司每年就该股份支付应确认的费用金额。
没有员工离职
50人
第1年: 50人×6万份×5元/份×1÷3
第2年: 50人×6万份×5元/份×2÷3-第1年
第3年: 50人×6万份×5元/份×3÷3-第1年-第2年
有员工离职
50人-已离职-未来将离职
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
第1年:离职1人,预计未来将离职3人 第2年:没有人离职,预计未来将离职5人 第3年:没有人离职
第1年: (50人-已离职1人-未来将离职3人)×6万份×5元/份×1÷3
第2年: (50人-已离职1人-未来将离职5人)×6万份×5元/份×2÷3-第1年
第3年: (50人-已离职1人)×6万份×5元/份×3÷3-第1年-第2年
股份支付的判断
举例
上市公司甲公司设立员工持股平台(有限合伙企业)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甲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持股平台的普通合伙人,该实际控制人同时为甲公司核心高管,除实际控制人以外的其他激励对象为有限合伙人。 2×24年4月,持股平台合伙人以5元/股的价格认购甲公司向该平台增发的股份,股份设有3年限售期。 协议约定,自授予日起,持股平台合伙人为公司服务满3年后可一次性解锁股份;有限合伙人于限售期内离职的,应当以6元/股的价格将其持有股份转让给普通合伙人, 普通合伙人受让有限合伙人股份后,不享有受让股份对应的投票权和股利分配等受益权,普通合伙人须在股权激励计划3年限售期内将受让股份以6元/股的价格再次分配给员工持股平台的其他有限合伙人。
普通合伙人受让有限合伙人股份后,不享有受让股份对应的投票权和股利分配等受益权,且其必须在约定的时间(3年限售期内)、以受让价格(6元/股)将受让股份再次分配给员工持股平台的合伙人, 上述事实表明普通合伙人未从受让股份中获得收益,仅以代持身份暂时持有受让股份,该交易不符合股份支付的定义,不构成新的股份支付
实务中, 判断普通合伙人受让股份属于代持行为通常需要考虑下列证据:
受让前应当明确约定受让股份将再次授予其他激励对象
对再次授予其他激励对象有明确合理的时间安排
在再次授予其他激励对象之前的持有期间,受让股份所形成合伙份额相关的利益安排(如股利等)与代持未形成明显的冲突
股份支付工具的主要类型
概述
权益结算
含义
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而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
常用工具
限制性股票
股票期权(更常见)
在未来以某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企业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
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等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不再区分有无等待期,统一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现金结算
含义
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而承担的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的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的义务的交易
常用工具
模拟股票
模拟股票与限制性股票类似
现金股票增值权(与股票挂钩,以现金支付)
现金股票增值权与股票期权类似
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等待期结束之后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
含义
激励对象在授予日无须出资购买限制性股票, 待满足可行权条件后,激励对象可以选择按原授予价格购买股票,也可以选择不缴纳认股款,放弃取得相应股票
实质
此类安排的实质是公司赋予员工在满足可行权条件后以约定价格(授予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 员工可获取行权日股票价格高于授予价格的上行收益,但不承担股价下行风险
实质上属于一项股票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