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小说文本阅读
【小说赏析五步法】想快速读懂一篇小说?抓住"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语言"五大核心!从人物描写三层次(直接/间接描写、叙述技巧、形象分析)切入,结合情节三角度(分层梳理、场景转换、线索串联)把握故事脉络环境描写需关注自然/社会作用及手法;主题分析指向人物与社会;最后品鉴语言风格(用词、句式、修辞等)。跟着这套方法,轻松解锁文本深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小说文本阅读
1.人物
1.1人物描写
1.1.1直接描写
语言描写:显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
动作描写:使人物思想情感外显,刻画人物性格
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使人物“深刻化”
神态描写:使读者了解人物心情、思想活动
外貌描写:使人物神形兼备,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性格特点,加深读者印象
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现人物的某一特征
1.1.2间接描写
借次要人物衬托
借助物象衬托
借助环境烘托
1.2人物叙述
1.2.1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突出真实性、增加可信性、拉近与读者间距离,便于抒情
第二人称:增强感染力、抒情性,有亲切感
第三人称:视野开阔,叙述灵活、不受时空限制,客观直接展现生活
1.2.2叙述视角
全知视角:与第三人称相似,叙述朴素明晰
内视角:与第一人称相似,较全知视角更亲切、真实
外视角:叙述者<人物,使情节极富戏剧性、客观演示性,表现出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特殊叙述视角:如女性(展现细节、表现怜悯);儿童(天真反衬虚伪,表现主题)等
1.2.3叙述顺序
顺叙:使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设悬吸读”;增加文章生动性,避免单调
插叙:使情节完整,结构严密,内容充实
去除后不影响文章完整、理解
补叙:助于表现主题,行文跌宕起伏,结构完整
会影响故事完整性
1.3人物形象
1.3.1明确手法:语动心神外细/侧面描写
1.3.2分析效果
展现内心性格特点
推动情节发展
深化主旨内涵
引发读者思考
2.情节
2.1情节梳理三角度
2.1.1按小说叙述顺序、情节发展切分层次
2.1.2按地点、场景转换分层
2.1.3按线索分层,线索可为串联情节的人事物、感情、时间等
2.2情节作用
2.2.1内容
环境上: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人物形象:塑造/表现/刻画人物......的形象/品质/心理,使人物形象鲜明
文章主旨:揭示/深化/突出主题;“吸读引思”;补充叙事,提示矛盾关系
2.2.2结构
开头:统领全篇,引起下文;奠定情感基调,渲染气氛;“设悬埋伏”
中间:承上启下,串贯全篇;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
结尾:照应题目/开头,总结全文,使结构完整;深化主旨,卒章显志
3.环境
3.1环境描写的作用
3.1.1自然环境描写
环境:交代故事发生地点;暗示社会环境(习俗、思想观念等);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人物:烘托心情;体现身份、地位、性格;暗示命运
情节:暗示、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情节做铺垫;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内涵
若位于开头/结尾,可考虑与结尾/开头相呼应
主题:揭示/深化主题
3.1.2社会环境描写
展示人物活动成长背景;揭示形成人物性格的社会基础
预示人物或喜或悲的命运;揭露社会本质,凸显小说主题
3.2环境描写的角度/手法
3.2.1描写角度
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
观察: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
3.2.2描写手法
工笔与白描:二者通常一起使用,对比之下相互映衬,全方位表现景物特征
细节描写:使文章描写更加细腻、丰富(与上文所提相似)
场面描写: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场面变得生动而充满感染力
动静描写:使景物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
虚实描写:激发读者联想;突出景物特征;扩大意境;深化主题
借助修辞: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4.主题
4.1分析主题
4.1.1指向人物
褒扬类:赞扬人物乐于奉献、敬业爱国等优秀品质
同情类:对人物遭遇不幸、处境困窘等表示同情
批评类:对人物追求私立、墨守成规等缺点进行批评揭露
4.1.2指向社会
歌颂类:歌颂社会进步、民族尊严、互帮互助等
反思类:反思人情淡漠、固守传统、愚昧落后等
5.语言/结构
5.1赏析语言
5.1.1抓用词特点
感情色彩是否鲜明
运用叠词产生音乐美;精练的动词、形容词;准确的副词、关联词,体现了XX的XX特点
方言运用——通俗化、生活化特点
5.1.2抓句式结构
排比/对偶/反复句:节奏分明,语句平整有气势
整散句结合:整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气势贯通;散句错落有致、自由活泼;使句式 富于变化、生动活泼,语气舒缓有致、抑扬顿挫,具有典雅之美
长短句交错运用:长句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短句表意灵活、简洁明快,两者结合使句式富有变化、生动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
5.1.3抓修辞
比喻、拟人、借代、设问、反问、夸张、排比
借代能够深化描写对象内涵,加深读者印象
5.1.4抓语言风格
主要语言风格有明快、清新、含蓄、深沉、平实、华丽、幽默等
5.1.5抓语体色彩
口语:朴实风趣、生动形象
书面语:庄重典雅、含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