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PMP项目范围、进度管理
详细阐述了项目范围管理和项目进度管理的各个过程及其要点、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等关键信息,有助于全面理解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
编辑于2025-05-17 14:43:27项目相关方、沟通管理
1. 项目范围管理(做什么)
1. 基本概念
项目范围管理包括确保项目做且只做所需的全部工作。
范围=产品范围+项目范围
产品范围:产品、服务或成果具有的特征和功能(可交付成果)
项目范围:未履交付具有规定特性和功能的产品,必须完成的工作。
2. 规划:规划范围管理
要点
作用在整个项目期间对如何管理范围提供指南和方向。
输入
项目章程
工具和技术
专家判断
会议
输出(2个计划)
范围内管理计划:描述将如何定义、制定、监督、控制和确认项目范围。
需求管理计划:描述将如何分析、记录和管理项目和产品需求。
注意事项: 范围管理计划无范围,范围是记录在范围基准中的 需求管理计划无需求,需求是记录在需求文件中的
3. 规划:收集需求
要点
为了实现目标而确定,记录并记录管理相关方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
且进开展一次或仅在项目的预定一点开展
输入
1. 项目章程(高层次需求)
2. 项目管理计划
1. 范围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
2. 相关方参与计划
工具和技术 场景分析
收集数据
访谈:了解真是想法、私密
头脑风暴:只管数量不管质量
问卷调查:地理位置分散、人数多
焦点小组
标杆对照:“抄”模仿超越
决策
一致同意
德尔菲技术“专家、匿名、多轮、趋同、消除偏见”
大多数同意、相对多数同意
独裁型决策制定
多标注决策分析
数据表现
亲和图
思维导图
人机关系与团队技能
名义小组
观察和交谈
引导
原型
输出
需求文件
需求跟踪举止
名义小组
观察和交谈
引导
4. 规划:定义范围
要点
确保项目信息及时且恰当地收集、生成、发布、存储、检索、管理、监督和最终处置的过程(PMIS系统)
输入
项目章程
需求文件
工具和技术
产品分析
输出
项目范围说明书
5. 规划:创建WBS
要点
是吧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更易于管理的组件的过程。 最底层的组成部分称为工作包
100%原则;责任唯一;80小时原则;4~6层原则
规划包:滚动式规划
输入
需求文件
项目范围说明书
工具和技术
分解
输出
范围基准
范围说明书
WBS
WBS词典
6. 监控:确认范围
要点
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
结束当前阶段,开启下一阶段的最重要的里程碑。 正式签字批准,并获得正式文件。
输入
核实的可交付成果
工具和技术
检查
输出
验收的可交付成果
7. 监控:控制范围
要点
保持对范围基准的维护且需求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范围蔓延
镀金:团队内部原因造成的范围蔓延
范围潜变:团队外部原因造成的范围蔓延
工具和技术
偏差分析
趋势分析
输出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变更请求
2. 项目进度管理
1. 观海进度管理
要点
为如何在整个项目期间管理项目进度提供指南和方向
进度管理计划无进度
输出
进度管理计划
项目进度模型制定和维护:进度模型的进度规划方法论和工具
准确度
计量单位
控制临界值:允许出现的最大进度偏差,通常用百分数标识
绩效测量规则
2. 规划:定义活动
要点
将工作包分解为进度活动 作为对项目工作进行进度估算、规划、执行、监督和控制的基础。
输入
范围基准
工具和技术
1. 分解:让团队成员参与分解过程,有助于得到更好、更准确的结果。
2. 滚动式规则
输出
活动清单:全部进度活动的总和清单
总的,不拆分
活动属性
逻辑关系
紧前活动:进度计划逻辑路径中,排在非开始活动前面的活动
紧后活动:进度计划逻辑路径中,排在某个活动 后面的活动
前提量和滞后量
资源需求
强制日期
制约因素
里程碑清单:可以是强制性;也可以是选择性
里程碑不是活动,持续时间为0
3. 规划:排列活动顺序
要点
定义工作之间的逻辑顺序,以便在既定的所有项目制约因素下获得最高的效率
工具和技术
紧前关系绘图法(PDM) 用节点标识活动,用一种或多种逻辑关系链接活动,已显示活动的实施顺序
F—S:只有紧前活动完成,紧后活动才开始
F—F:只有紧前活动完成,紧后活动才完成
S—S:只有紧前活动开始,紧后活动才开始
S—F:只有紧前活动开始,紧后活动才完成
确定和整合依赖关系
强制性依赖关系(硬逻辑)
法律或合同要求的或工作的内在性质决定的
选择性依赖关系(软逻辑)
具体应用领域的最佳实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活动顺序
外部依赖关系
项目活动和非项目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
内部依赖关系
项目活动之间的紧前关系(通常项目团队可控)
提前量“-”;滞后量“+”
前提量:相对于紧前活动,紧后活动可以提前的时间量(FS-2)
滞后量:相对于紧前活动,紧后活动必须推迟的时间量(FS+2)
输出
项目进度网络图:进度活动之前的逻辑关系
带汇聚和分支的活动,收到多个活动的影响活能够影响多个活动,因此存在更大风险
路径汇聚:带有多个紧前活动的活动
路径分支:带有多个紧后活动的活动
4. 规划: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要点
估算完成单项活动所需工作时段数(工期)的过程。
谁来估算?项目团队中最熟悉具体活动的个人或小组提供持续时间的估算
考虑其他因素:收益递减规律;资源数量;员工激励
工具和技术
类比估算:专家判断;速度快、成本低,但不太准确
参数估算:依赖于参数模型(套公式)、统计关系和历史数据
都是基于历史数据,类比脑袋一拍;参数套用模型
三点估算:考虑风险和不确定性(最乐观、最悲观、最可能)
贝塔分布计算公式:(乐观时间+4*最可能时间+悲观时间)/6
三角分布计算公式:(乐观时间+最可能时间+悲观时间)/3
自下而上估算:自下而上,逐层汇总
相对较慢,成本高,相对准确
储备分析
已知-已知风险(主动应对措施)
已知-未知风险(应急储备)
包含在进度基准内
未知-未知风险(管理储备)
需要走变更,然后使用新的基准
输出
持续时间估算
定量评估
估算依据
5. 规划:制定进度计划
要点
为完成项目活动而制定的具有计划日期的进度模型
工具和技术
进度网络分析(综合技术)
关键路径法(CPM) Critical Path Method
关键路径:是项目中时间最长的活动顺序,决定着可能的项目最短工期
关键路径越多,风险越大
浮动时间(七格图)
总浮动时间:不至于延误项目完工日期。体现进度灵活度
自由浮动时间:不延误任何紧后活动最早开始日期。
资源优化
资源平衡:往往导致关键路径改变
关键路径一定会延长
资源平滑:活动只在其自有和总浮动时间内延迟,不会导致关键路径发生改变
提前量和滞后量
通过有效地调整提前量和滞后量,有时候也是可以进行压缩进度
进度压缩
赶工(增加成本):加班、加人、加急
只针对关键路径上的活动
快速跟进(增加风险):只适用于选择性依赖关系活动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输出
项目基准
经过批准的进度模型
项目进度计划
横道图、里程碑图、项目进度网络图
项目日历
规定可以开展进度活动的可用工作日和工作班次
6. 规划:控制进度
要点
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进度基准的维护
输入
进度管理计划、进度基准、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
工具和技术
挣值分析、偏差分析、趋势分析
输出
工作绩效信息
进度预测
7. 新考纲-过程领域 规划和管理进度计划
估算项目任务(里程碑、依赖关系等)
使用标杆和历史数据
基于方法论制定进度计划
基于方法论修改进度计划
与其他项目和其他业务进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