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幸福要有福
这是一篇关于幸福要有福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五福临门,要有福,先培福。
编辑于2025-05-23 18:09:11这是一篇关于幸福要有福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五福临门,要有福,先培福。
这是一篇关于心法八种: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前五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第六意识。前五识作用,它只是好像镜子,只是照这个境界而已。第六意识它是依于第七识的意根而得名的,称为意识。管分别。七末那识它是恒审思量,那个“恒”就是恒常,念念有我,念念执八识的见分为我,八阿赖耶识。
这是一篇关于一切法(百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事相(现象界、有为法),理体(本体界、无为法)。展示了唯识宗对宇宙万法的理解和阐释,从现象界的有为法到本体界的无为法,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幸福要有福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五福临门,要有福,先培福。
这是一篇关于心法八种: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前五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第六意识。前五识作用,它只是好像镜子,只是照这个境界而已。第六意识它是依于第七识的意根而得名的,称为意识。管分别。七末那识它是恒审思量,那个“恒”就是恒常,念念有我,念念执八识的见分为我,八阿赖耶识。
这是一篇关于一切法(百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事相(现象界、有为法),理体(本体界、无为法)。展示了唯识宗对宇宙万法的理解和阐释,从现象界的有为法到本体界的无为法,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
幸福要有福
五福临门
五福,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
长寿、富贵是人生重要福报
康宁非常重要,身心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修身养性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
只有当内心没有烦恼,像一片无云晴空时,幸福才会不请而至。所以,解除烦恼才能身心自在,这是幸福的重要前提。
好德很有意义。德是德行,从外在来说,是待人处世的原则和素养,从内在来说,是健康、正向的心理因素。
善终,希望临命终时身无病痛,心无挂碍,能安详自在地离开人间,而不是突遇横祸或久病在床。认识并超越死亡,是佛教的重要修行。佛教史上,很多修行人不仅能预知时至,而且坐脱立亡,潇洒自在,想怎么死就怎么死,为今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临终关怀正是当今中国的两大问题。
概要
幸福是由诸多因素组成的,如果长寿而不康宁,富贵而无好德,或是最终不得好死,都算不上幸福人生。
要有福,先培福
一个人如何才能拥有这些福报?福报有它的前因后果,佛教告诉我们,首先必须培植福田,主要是悲田、恩田、敬田三种。
悲田,就是慈悲普天下的劳苦大众。帮助他们获得快乐,解决痛苦,就是在长养慈悲,耕耘悲田。也只有从慈悲心出发,我们所做的一切,才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福报。
恩田,以感恩心面对这一切,尽己所能地回馈他人,包括关爱社会,保护环境。当我们心怀感恩时,看到一切都会非常欢喜。感恩不仅是福报的源泉,本身就是一种健康、正向、让人快乐的心理。
敬田,是对有德者心生恭敬,带着恭敬心面对有德者,才能与佛菩萨和善知识感应道交,得到正能量的加持。另一方面,当你有一份虔诚和恭敬时,会让自己的心得到净化,变得清净而调柔。
幸福绝不单纯是以财富决定的,而是由综合因素组成。其中,德行是基础,身心健康是关键,外在条件是辅助。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幸福,才是完整的。
耕耘福田,关键是建立三种心,即慈悲心、感恩心和恭敬心。这是产生福报的发电站,能源源不断地制造福报,让心灵越来越健康,生命越来越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