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史纲导图笔记
史纲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扎挣讲述了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华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场、抗日战争的胜利等。
肖秀荣精讲精练知识框架思维导图整理,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特社义法律体系建设、中特社义法律体系、坚持走中特社义法治道路培养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
肖秀荣精讲精练知识框架,主要包括绪论、人生的青春之间、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模块知识。
本导图梳理了毛特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知识点,包括理论形成依据、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从九一八到华北事变
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中华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抗日救亡运动和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一二·九运动
时间:1935年12月9日
意义: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
八一宣言
瓦窑堡会议(1935.12)
阐明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总方针“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时局转换,内战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历史潮流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四项保证
停止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
改名
民主制度
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战线正式形成(1937.9.22)
标志: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台儿庄战役)
起始:1937.7卢沟桥事变-1938.10广州武汉失守
作用
担负起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
表现了空前的民族义愤和抗战热情
失利原因
客观:敌强我弱
主观:战略指导方针的错误
片面抗战
没有积极防御
战略相持阶段
消极抗战(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关键)
洛川会议
工作重点:农村
人民战争首先要发动和组织广大农民
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论持久战》
中日双方矛盾基本特点
国情:帝国主义vs半殖半封
战争不能速胜
战争:退步、野蛮vs进步、正义
日本物资缺乏
失道寡助vs得道多助
最终一定胜利
三个阶段
战略防御
战略相持(最关键)
战略反攻
敌后战场与游击战争
敌后战场
平型关战役(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
敌后游击战争(太原失陷后)
游击战争(相持阶段变为主要作战方式)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独立自主原则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总方针
总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工、农、小资)
基础、主要力量
争取中间力量(民资、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
孤立顽固势力
同顽固派斗争的原则
有理、有利、有节
又联合又斗争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
政权主张
根据地政权性质
“三三制”原则
共产党员(工农)
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小资)
不左不右的中间派(民资,开明绅士)
民主集中制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六届六中全会)
新民主主义理论(详见毛概)
延安整风运动
重点:教条主义
内容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最主要)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意义
中共七大
政治路线
三大作风
理论与实践结合
人民群众紧密联系
自我批评
毛泽东思想确定为指导思想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9.2投降书(战争结束)
1945.10.25收回澎湖列岛(完全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原因
民族精神是决定因素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关键
全民族抗战是重要法宝
反法西斯力量(国际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