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Fe族元素
这是一篇关于Fe族元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钴和镍的配位化合物,铁系元素的配位化合物,钴和镍,铁,铁 系 元 素 概 述。
编辑于2025-06-06 08:57:24Fe族元素
铁 系 元 素 概 述
Fe:3d64s2价电子构型,Co(钴):3d74s2,Ni(镍):3d84s2。
中等活泼金属,能溶于稀酸(钴、镍缓慢)。活泼性按Fe→Co→Ni递减。
在酸性介质中,Fe2+、Co2+、Ni2+分别是铁、钴、镍离子的最稳定状态, 但Fe2+ 可空气氧化为Fe3+。
高氧化态的铁(Ⅵ)、钴(Ⅲ)、镍(Ⅲ)在酸性介质中都是强的氧化剂。
碱性介质中,铁的最稳定氧化态是+3,镍的最稳定氧化态仍是+2. Co(OH)2能被空气缓慢地氧化。
低氧化态氢氧化物的还原性按 Fe(OH)2 → Co(OH)2 →Ni(OH)2 的顺序递减。
碱性介质中把低氧化态的铁、钴、镍氧化为高氧化态比酸性介质中容易。
铁系元素单质
密度较大,熔点随Fe→Co→Ni的次序降低,这可能与3d轨道中成单电子数Fe→Co→Ni次序减少有关. 铁和镍的延展性好,钴硬而脆。
冷、浓硝酸可使铁、钴、镍钝化,可用铁制品贮运浓硝酸;铁能被浓碱溶液侵蚀, 钴、镍对浓碱稳定.实验室常用镍坩埚熔融碱性物质。
空气和水对钴、镍和纯铁稳定,含杂质铁在潮湿空气中形成棕色铁锈(Fe2O3·xH2O。
铁
简单化合物
氧化物与氢氧化物
FeO 黑色 Fe2O3 红棕色 Fe3O4 黑色 Fe(OH)2 白色 Fe(OH)3 红棕色;
FeO 和 Fe(OH)2
FeC2O4(黄色) →FeO+CO+CO2[隔绝空气100°C] 3FeC2O4→Fe3O4+2CO2+4CO[433k] 。FeO溶于酸不溶于碱
4Fe(OH)2+ O2+ 2H2O → 4Fe(OH)3; Fe(OH)2 溶于酸,也能微溶于浓的强碱中:Fe(OH)2 + 4OH-[浓] = [Fe(OH)6]4-
Fe3O4
3Fe+2O2⎯→Fe3O4; 4Fe3O4 + 36KHSO4(熔融) + O2 = 6Fe2(SO4)3 + 18H2O + 18K2SO4; 4Fe3O4 + 18SO3 + O2 = 6Fe2(SO4)3。
Fe3O4 :铁(Ⅲ)酸盐 FeⅡFeⅢ [FeⅢO4]。Fe3O4是一种铁氧体磁性物质,具有高的导电性。 和反尖晶石结构 [FeⅢ ]t[FeⅡFeⅢ]oO4;不溶于水和酸。
Fe2O3和 Fe(OH)3 /Fe2O3 ·xH2O及高铁酸盐
自然界存在的赤铁矿是α-Fe2O3。 Fe2O3 不溶于水,能溶于酸和浓热的强碱: Fe2O3 + 6H+ = 2Fe3+ + 3H2O ; Fe2O3 + 2KOH(浓,热) = 2KFeO2 + H2O。
Fe(OH)3/Fe2O3 ·xH2O两性偏碱性,溶于酸,新制备的Fe(OH)3 能溶于强碱:Fe(OH)3 +3KOH = K3[Fe(OH)6]; FeO42-+Ba2+=BaFeO4(紫红色)。【FeO4-只能存在于强碱性介质中, 在酸性介质中不稳定,是强氧化剂: 4FeO42-+ 20H+= 4Fe 3++ 2O2+ 10H2O】
铁的重要盐类
硫酸亚铁 FeSO4·7H2O/绿矾:2FeS2(黄铁矿)+7O2 + 2H2O = 2FeSO4 +2H2SO4 ; Fe2O3 + 3H2SO4 = Fe2(SO4)3 +3H2O; Fe2(SO4)3 + Fe = 3FeSO4。
硫酸亚铁铵 (NH4)2Fe(SO4)2·6H2O/莫尔盐。相比FeSO4,Mohr盐不易失水和被空气 氧化;这是由于大量的氢键网络保护中心金氢键属离子。
硫酸铁 Fe2(SO4)3:Fe2O3 + 3H2SO4 = Fe2(SO4)3 +3H2O。无水硫酸铁是淡黄色固体
三卤化铁:无水FeCl3:二聚体分子存在: 1023K以上分解为单体。
铁的硫化物FeS(黑色)FeS2 [S22-](黄色):Fe + S= FeS;Fe2+ + S2- =FeS
Fe2+、Fe3+ 的水解性、氧化还原性
Fe2+ 的还原性: 4Fe2++O2+ 4H+⎯⎯→4Fe3++ 2H2O;保存Fe2+溶液应加入Fe。6Fe2++Cr2O72-+14H+⎯⎯→6Fe3++ 2Cr3++ 7H2O; 5Fe2++MnO4-+ 8H+⎯⎯→5Fe3++M n2++ 4H2O。
Fe3+的水解性:[Fe(H2O)6]3+(淡紫)= [Fe(OH)(H2O)5]2++H+(黄色),Fe3+水解最终产物: Fe(OH)3。
Fe3+的氧化性:2Fe3++ Cu ⎯⎯→Cu2++ 2Fe2+; 2Fe3++ Fe ⎯⎯→3Fe2+; 2Fe3++ 2I-⎯⎯→2Fe2++ I2; 2Fe3++ Sn2+⎯⎯→Sn4++ 2Fe2+; 2Fe3++ H2S⎯⎯→2Fe2++S+ 2H+。
钴和镍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氧 化 物
FeO Fe2O3 Fe3O4 CoO Co2O3 NiO Ni2O3 颜色 黑色 砖红色 黑色 灰绿 黑色 暗绿 黑色 碱性 两性 碱性 碱性 碱性 碱性
MCO3隔绝空气△——> MO + CO2(M=Fe,Co,Ni) MC2O4隔绝空气△——> MO + CO + CO2(M=Co,Ni) 4NiCO3 +O2——> Ni2O3 +4CO2 4Co(NO3)2>100℃ ——>2Co2O3 + 8NO2 + O2。【MO溶于强酸,不溶于水和碱】
Co2O3 和Ni2O3 在酸性介质中是强氧化剂: M2O3 + 6HCl = 2MCl2 + Cl2 + 3H2O 2M2O3 +4H2SO4 = 4CoSO4+O2 +4H2O (M=Co,Ni)
氢 氧 化 物
Fe(OH)2 Fe(OH)3 Co(OH)2 Co(OH)3 Ni(OH)2 Ni(OH)3 白色 棕红色 粉红色 棕褐色 绿色 黑色 还原性 还原性 氧化性 弱还原性 强氧化性 碱性 两性偏碱 两性偏碱 碱性 碱性 碱性
Co(OH)2 + 2H+ = Co2+ + 2H2O Co(OH)2+ 2OH-(浓) = [Co(OH)4]2-
还原性:Fe(Ⅱ) > Co(Ⅱ) > Ni(Ⅱ) 氧化性: Fe(Ⅲ) < Co(Ⅲ) < Ni(Ⅲ)
重 要 的 盐 类
[Fe(H2O)6]2+浅绿色 [Co(H2O)6]2+粉红色 [Ni(H2O)6]2+亮绿色 Fe2+白色 Co2+蓝色 Ni2+黄色
硫 酸 盐
MO + H2SO4 = MSO4 + H2O (M=Fe,Co,Ni); MCO3 + H2SO4 = MSO4 + H2O + CO2; 2Ni+2H2SO4 +2HNO3 =2NiSO4 +NO2 +NO+3H2O 。
卤 化 物
MF2 MCl2 MBr2 MI2 Co 粉红色 蓝色 绿色 蓝黑色 Ni 黄色 黄色 黄褐色 黑色
硫 化 物:FeS CoS NiS【CoS, NiS形成后由于晶型转变(α→β)而不再溶于非氧化性强酸中, 仅溶于硝酸】
铁系元素的配位化合物
Fe2+(d6)、Fe3+(d5)都是很好的形成体. Fe(Ⅱ) 常生成八面体或四面体配合物. Fe(Ⅲ)主要形成八面体配合物,在弱场中 也可形成四面体,如:[FeCl4]
与氨(NH3)的配合物——Fe2+、Fe3+与氨水生成氢氧化物,不生成配合物。 Fe2+、Fe 3+的无水盐与氨气作用可得到氨的配合物[Fe(NH3)6]2+、[Fe(NH3)6]3+,但遇水即分解。
与卤素离子( X-)的配合物:[FeF3(H2O)3] (无色) [Fe(SCN)6]3- + 6F- = [FeF6]3- + 6SCN-【常用氟化物作Fe3+的掩蔽剂,向 FeCl3 溶液中加入磷酸, 溶液由黄色变为 无色, 生成了无色的 [Fe (PO4)3]6–,[Fe(HPO4)3]3-配离子.常用于分析化学中对Fe3+的掩蔽】
与硫氰酸根离子(SCN-)的配合物——Fe3++nSCN-——>[Fe(SCN)n]3-n[血红色]
羰基(CO)配合物_金属羰基化合物是金属特别是过渡元素与中性配体CO分子形成的一类化合物.在这类化合物 中,金属原子处于低氧化态(氧化态为0或负值),存在σ配键和反馈π键 。
钴和镍的配位化合物
钴 的 配 位 化 合 物
4[Co(NH3)6]2++O2+2H2O→4[Co(NH3)6]3++4OH-;磁矩测定表明,[Co(NH3)6]2+中有3个成单电子, 是高自旋配合物,[Co(NH3)6]3+ 是低自旋配合物。
钴 的 氰 配 合 物——Co2+(aq)——> Co(CN)(浅棕色)——> K4[Co(CN)6](紫色);[Co(CN)6]4-强还原性。
H2O→NH3→CN-, 随着配位体场强度的增加, 分裂能Δo增加,对CFSE贡献增大,使Co(Ⅱ)向Co(Ⅲ) 转化的趋势愈来愈大; Co(Ⅱ)的还原能力随着配位场的增加而增强,Co(Ⅲ)的氧化能力随之下降。
其 它 配 体 Co2++4SCN-→Co(SCN)42-(天蓝); [Co(SCN)4]2-+Hg→Hg[Co(SCN)4](重量法测钴)。 Na3[Co(NO2)6]是一橙色固体,可从水溶液中沉淀出K+离子:3K++[Co(NO2)6]3-→ K3[Co(NO2)6](s)[黄色]。
镍 的 配 合 物
Ni(Ⅱ)离子是d8组态,配合物的配位数有 4, 5, 6; 空间构型包括八面体、三角双锥、四方锥、四面体和平面四边形. Ni(Ⅱ)配合物的特征是存在复杂的立体化学构型间的平衡。
Ni(Ⅱ)的八面体构型配合物中,中心原子一般认为采取sp3d2杂化成键,而不太可能采取d2sp3杂化。
Ni(d8)在强场下,正方形场与八面体场的CFSE相差大,常形成4配位的正方形化合物,如[Ni(CN)4]2-; 弱场常形成 6 配位化合物 , 如[Ni(NH3)6]+。Ni2++ 2DMG+ 2NH3→Ni(DMG)2(s)【鲜红色】+ 2NH4+【鉴定镍离子】
[Ni(CO)4]: 空间构型为四面体. Ni 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84s24p0 ,在与CO 形成羰合物时, 经重排为:3d104s04p0;Ni原子采取sp3杂化,CO中C的孤对电子向杂化轨道配位,形成σ配键,配合物为正四面体。 Ni(活性粉)+ 4CO→Ni(CO)4[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