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当下的力量》思维导图
当下的力量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
你生存在这个世界就是要使宇宙的神圣目标得以实现。你看你是多么的重要。
第一章,你不等于你的大脑
开悟的最大障碍
开悟是什么
与本体合一的自然状态 当下时间注意力和行动合二为一的状态
本体指的是什么
没有解释,体验到了才知道
体验这种现实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认同于你的思维,进行强制性的思考
从大脑中解放出来
观察思考者的准确含义
倾听你的思维,不要做任何评判,体验思维空白,到达无我的状态
集中注意力于当下的一刻
是否成功取决于你内在所感觉到的平和的程度
自我意识不再依赖于思维
超越你的思维
思维不是最关键的
思维运转会消耗能量,百分之八十的思维重复而又无用
为什么对思维上瘾
通过认同思维获取自我
思维是我们所拥有的最为重要的天赋
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机器
攻击,防范其他的思维,收集、存储和分析信息但不具有创造性
情绪:身体对思维的反应
情绪是什么?我陷入情绪的时间比陷入思维的时间多
情绪是身体对思维的反应
强烈的情感会导致身体的生理变化
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内在能量场会让人感受到情绪变化
情绪和思维的冲突
思维会说谎的情绪永远是真实的
观察我们的情绪和观察我们的思维一样重要
习惯性问自己:此刻我内在发生了什么
积极的情绪,爱和喜悦是什么
思维空白产生时的内心宁静,这种状态中,有一种微妙却很强烈的喜悦、爱与平和,注意是由内而外,而不是由外而内
痛苦源于欲望或贪婪,摆脱痛苦,就必须摆脱欲望
思维不断地在外部寻求拯救或满足
意识:摆脱痛苦的途径
别在当下制造更多的痛苦
没有人能能够完全摆脱痛苦和悲哀。应该学会与痛苦并存
源于对现状某种形式的不满、某种形式的无意识抗拒,思维会习惯性地否认或抗拒当下,用时间的过去和未来掩盖当前时刻以达到控制人类
不创造痛苦,等于不创造除了做必要事情之外的时间
有时当下时刻是无法接受的,令人痛苦的或者可怕的
观察大脑在当下时刻如何贴标签,如何创造痛苦和悲哀,在观察发生了什么事情,去接纳别人然后采取行动
瓦解你的痛苦之身
所有的情绪痛苦都会残留一部分,积累的痛苦会占据你的大脑和身体
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里处于休眠状态,不快乐的人,随时处于活跃状态
无意识的你被痛苦之身控制的时候,他会变成你,然后去寻找痛苦,以便自己生存,你自己通常不会意识到这点,只会认为是别人和过去的错
保持警惕和临在,观察你的内心感受而不是被他控制,痛苦就可能被马上转化
小我对自我之身的认同
痛苦之身生出小我,抗拒变成一个未知,陌生的自我
观察你从痛苦中获取的兴奋快感啊观察你想讨论他或是折磨他的冲动
找一个意识很强的人在一起,感受临在的状态,你自己的意识之光会变得浓烈
恐惧的起源
源于可能会发生的事件,而非正在发生的事件
所有的恐惧都是源于小我对死亡的恐惧。对于小我来说死亡无处不在
观察你内在的任何一种防卫感,一个虚幻的身份,一个思维创造出来的形象
人们会不由自主的去追求一种自我满足感和可供认同的事物,以便弥补内在的空虚
小我对圆满的追寻
人们会追求一种自我满足感和可供认同的事物,以便弥补她们内在的空虚
小我需要认同外界事物,需要不断喂养,如工作,社会地位,名望等和集体认同有关
生命的秘密在于在你死亡之前死亡,并发现你根本没有死亡。
深深地进入当下
别在思维里寻找你自己
你不需要理解大脑的工作方式,无意识的根本原因是思维认同
时间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从思维中去除时间,思维就会停止,除非你选择运用它
越关注时间,过去和未来,你就越多地会错过当下
任何事物都不能存在于当下时刻之外
过去是记忆的痕迹,未来是幻想的当下
进入灵性殿堂的关键
受到生命威胁的状况下,意识会很自然地从时间转化为当下
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时刻
汲取当下的力量
脱离了时间,不止观察到事物的事实和信息,还有灵性和生命
打破抗拒当下,否定当下的旧有模式,让对当下的意识成为一种习惯,不需要去关注过去和未来
观察你的思维,观察者的临在来临,随时观察你的思维,想法,情绪以及在各种情况下你的反应。
某种情况下引发的强烈的情绪反应时,你会变得无意识,情绪会控制你,这是一种反应模式,是处于惯性求生下的思维
摆脱心理时间
在生活实际事务上利用时间,即钟表时间,事务完成后,立即回到当下的状态就不会产生心里时间
心理时间,认同过去,并且持续地、强迫性地投射到未来
钟表时间包括从过去中汲取经验教训,设定目标并向其迈进,以某种科学的方式预测未来并采取行动。
当下的时刻是你拥有的一切,从来没有一刻你的生命不在当下的
一般来说,未来是过去的复制品,除非你能汲取当下的力量解决过去的事情,决定未来的是你在当下时刻的意识质量
所有的消极心态都是由积累了心里时间以及对当下时刻的拒绝所引起的
在时间中没有救赎,你无法在未来被释放,当下时刻才是你获取自由的关键,所以只有在当下才能解脱。
在生活情境中寻找你的生命
暂时忘却你的生活情境并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生命上。生活情境处于时间之中,生命处于当下,生活情境是被思维创造出来的,生命是真实的,把你的生命的重点集中于当下
当你的脑子里充满问题时,新的事物或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无法进入你的大脑。利用你的感官,只是观察,允许内在和外在所有事物的发生,接受万物的本来面目,深深地进入当下。
思维会无意识地喜欢上问题,因为他给你某种身份的认同。你大脑中背负着100件你在未来将会或必须做的事情的重担,却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你现在能做的事情上。
当你在生死攸关的时候,思维没有时间让他成为一个问题。
如果出现了你现在就要解决的问题,你就会产生于当下的觉知,那么他很果断,很清晰,并更有效。
意识演化过程中的重大跃进
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无法让你感受到喜悦、自在和放松,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改变你正在做的事情,你需要改变你做事的方式
本体的喜悦
当你不再迫切的逃离当下,本体的喜悦就会进入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
不要关注行动的结果,关注行动本身就可以
追求结果就是在一个无形无象的世界中追求永恒,追求当下时他是一个有形有象、有得有失、有生有死的世界
思维逃避当下的策略
丧失当下时刻:幻象的核心
当你的每一个细胞都处于当下并能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同时感到生命的每一刻都如此愉悦时,就从时间中解脱了
从时间中解脱就是从你过去中寻求认同感的心理需求以及在未来寻求满足的心理需要中解放出来
一般的无意识和深层的无意识
衡量你意识水平的最好指标是:你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无意识状态和有意识状态,你是否存在观察者
他们在寻找什么
他们总是需要些什么,却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瓦解一般的无意识状态
通过自我观察来养成监控自己思维和情绪状态的习惯
从不快乐中解脱
你同意做了这件事,并且正在做,但你又同时在抗拒和怨恨这件事,这时你将当下时刻当做敌人
停下你正在做而又抗拒的事情,与相关的人谈话,全面的表达你的感受,摆脱由你思维创造的消极观点
清理了内在的污染,才能清理外在的污染
丢掉手中燃烧的木炭,丢掉沉重而无用的包袱认识到自己不想再遭受痛苦的折磨和背负沉重的负担
接纳并保持持续关注,认识到你不再需要这些无意识模式
不要把当下时刻判定为坏
事实只有一个,选择只有一个选择安逸,和平,积极
人类在疯狂之下是有理智的
一旦你认为某种食物让你恶心,你还会吃这种食物吗
普通无意识状态包括抱怨,抗拒此时此地,消极的情绪,恐惧行动,压力大
离开或者改变你的状况
放下消极情绪,深刻内视
行动总比不行动好
完全接受他
诚心的臣服
放下抗拒完全接受他
有应该做没有做的事情吧,有现在就开始做吧,充分的享受他
压力的产生源于你在当下却想去未来,让过去消失,没有万一,不要幻想,不要等待,努力改善你的生活状态
你生命旅程的内在目的
内在目的关于你如何做事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你此时此刻的意识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外在目的就像一局游戏的结果,它成功与失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体验,体验就是内在目的。
过去无法在你的临在里生存
没有必要研究无意识的过去,只有当下才能把你从过去中解放出来,而不是未来
临在是你从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的意识
回到过去你不会找到自己,进入当下,你可以
以当下的力量处理过去,并且将他化解
过去生存在你的意识缺席状态中,而不会在你的临在中生存
临在状态
临在不是你想的那样
要理解临在状态,就要处于临在状态,思维不能理解临在状态
集中精力等待自己下一个想法,我们会发现我必须等很久脑袋中才有念头出现
经常将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体的内在能量场上。从内在来感受你的身体。这种身体意识有助于你的临在,它帮助你平静地处于当下时刻
等待的奥秘
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就像主人不知道何时到来,一直保持警惕,处处小心以免错过主人的到来
美好源自你临在的定静之中
比如你是否曾在晴朗的夜晚凝视星空,惊叹于他绝对的寂静和不可思议的浩翰?
超越外在形式之美的是那些不可名状的东西,那些叫不出名的事物,那些深沉的、内在的、神圣的东西。
由于我们生活在思维主宰的文化之中,大多数现代艺术,建筑,音乐和文学都缺乏美感,缺乏内在的本质。
纯意识的实现
当你意识到本体时,本体就会意识到你自己,当生命获得了自我时,他就是临在
任何事物都有本体,都有一定程度的意识。生命的价值对于个体来说在于体验,而不是他们的评价。
观察自己的思维,把意识从思维形式中抽离了出来,我们需要吧思维小孩话,他也会放错,他不会创造,他的一切由本体赋予
当意识从身体和心理形式的认同中解放出来,他就变成了我们所谓的纯意识或受过精神启蒙的意识。
无论何时何地,沉默是进入当下时刻最容易、最直接的方法。
救世主:你神圣临在的现实
从时间到临在就是神圣的复活
不要把就是主人格化,他是一种无时间状态下的神性意识
任何排他性都是对形式的认同,形式认同意味着自我,不管他多会掩饰自己
一群处于当下时刻的人聚在一起,就会产生全神贯注的集体力量,比如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
内在身体
本体是你最深刻的自我
超越名字和身体形式时,你就可以感受到本体,那个永恒临在的“我是”感觉到以及知道你已经深深地进入了这种状态就是开悟,从以各种形式掩饰的恐惧中解放出来
超越字面的意义
别陷入词的字面意思中,词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你体验尝试了,你才会知道他的味道
你思维不认同他,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不让你看到他
找出你无形的和不可摧毁的本质
你的整个自我感觉源于你的思维活动,你的身份变成了一个脆弱的心理结构,恐惧成为了你的主导情绪,这样你的无形的和不可摧毁的本质——对自我的深沉感知就丢失了
姜你的注意力从思维中转移到身体内,是一个从思维中收回意识的好方法
与内在身体联结
注意力越集中,感觉到的身体能量越强烈,越清晰
你的内在身体位于你的形式身体和真正本质之间的门槛上,通过对体内的感受来让他们联系起来
通过身体进行转化
人类没有足够的意识来与自己的动物本性和谐相处,允许他们的存在并同时享受它们——更不要说深入它,找出其中隐藏的神性和幻觉中的真实了,所以他们做了些自认为必须做的事情
没有人通过拒绝身体,折磨身体或是身体经验来达到开悟,转化是通过身体而不是远离身体来完成的。
有关身体的训诫
请不要对抗你的身体,因为这样做就是在对抗你的本质。你就是你的身体
在体内深处扎根
与你内在身体永远联结的关键是——时时刻刻地去感受它,尽可能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内部
当挑战来临时,就必须采取行动,将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体的内在能量场上,意识从思维中撤离,从而会立即变得宁静并进入当下时刻。
进入内在身体之前,请宽恕
在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内在身体之后,你会感受到一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被压抑的情绪,关注一下他们,观察他们,承认他们存在并接受它们的现状。
将注意力集中在情绪的感受上,检查是否处于怨恨模式,如果是这样,那么你还没有宽恕
你与未显化状态之间的联系
临在是一种纯意识,一种从思维,形式世界中收回的意识。
内在身体是你与不显化状态之间的联系,在内在身体的最深处就是不显化状态,对内在身体的感知就是意识记起了它的出处而回归源头
你的本质是意识,意识从形式的梦幻中醒了
减缓衰老的过程
作为过去和未来的心理负担的时间会大大损坏细胞的自我更新的能力
加强你的免疫系统
你的身体喜欢你的注意力,你对身体投入的意识越多,你的免疫系统就会变得越强,精神免疫系统也是一样。,每个部位强烈感受内部的生命能量,停留15秒中时间
让呼吸带你进去内在身体
任何时候当你发现你很难与你的内在身体相联结时,可以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呼吸上
有意识的呼吸本来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冥想方式
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感觉上,不要执着于任何出现的意向上,这样你就可以进入你的体内了。
创造性的使用大脑
你为了一个特殊的目的而需要运用于你的思维,请将你的思维与内在身体联结在一起。当你在没有思想的情况下而保持意识时,你就能创造性的使用你的思维
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内在的能量场上,觉察这种内在的平静状态。当你重新思考时,你的思维将会变得新鲜且具有创造性
倾听的艺术
当倾听别人说话时,不仅要用大脑去听,还要用整个身体去听
在倾听的时候,去感受你内在身体的能量场,从而将你的注意力从思维中带走,创造出一个没有思维干扰的,便于真正倾听的宁静空间,这样你就会给与他人空间——存在的空间。
子主题
进入未显化的大门
深深地进入你的体内
停止任何有关身体的想想办法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感受上
将注意力与能量场融为一体,内外融为一体,观察者与被观察者融为一体
然后再次关注你的身体,呼吸和你的身体感觉
然后再以一种冥想的方式观察周围的环境
未显化状态——万物的源头,众生的内在存在,一种深深的宁静与和平的能力,有着喜悦和充沛的活力
气的源头
未显化状态是气的源头,气是能量场,是你的外体与源头之间的桥梁
气可以看做一条河流,沿着他走可以看到他的源头,气是动态的,未显化状态是静止的。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百分之百地将你的注意力放在外部世界和你的思维上,请在内在保持一定的注意力。
无梦睡眠
在你进去深层的无梦睡眠时,你就进入了这种未显化状态。不要在无梦睡眠中保持意识,你不会成功的。
其他的大门
通过高度临在时刻的觉知而瓦解了心理时间时,你就直接地或间接地意识到了未显化状态。
另外一扇进入未显化状态的大门是停止思维活动
臣服——放下对本然事实的心理情绪的抗拒。
寂静
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寂静上而不是声音上,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外部的宁静,会创造内在的宁静,思维停止了。
空间
将注意力从空间中的物体移开,开始关注空间时,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个房间的本质是什么?
空间内没有物体时,你就不会认为这是空间一样
空间和时间的真正本质
离开了空间,任何事情都不将存在,然而空间却是无物,没有事物存在时,也就没有空间,只有未显化状态“一”
空间的内在对应是寂静,无限深入无念的领域
时间的内在对应物是临在,永恒的当下的意识。
未显化状态是通过这个外世界并最终通过你,才能知道你自己。因为你,宇宙的神圣目的才会展示出来。你是多么的重要。
开悟的爱情关系
随时进入当下
拯救不在时间空间之内,他就在此时此地
真正的拯救是成就满足,是和平,是生命的圆满,就是做你自己,在你体内感受没有对立面的美誉。
真正的拯救是一种自由状态——从恐惧、痛苦、匮乏和不满的感觉中解脱,从所有的欲望需求、占据和依赖中解放出来。
爱与恨的关系
除非你拥有当下时刻的意识频率,否则你所有的人际关系,尤其是爱情关系,都会有缺陷并最终失调。
爱情看起来很完美,这种表面上的完美会随着争论,冲突,不满以及情绪甚至身体暴力的逐渐频繁发生而受挫,。不久以后,大部分的爱情都会变得爱恨交织,爱可以瞬间变成野蛮的攻击或情感的敌对。
爱给予你的痛苦就像给你的欢乐一样多。
情侣们对这种周期性变化都很上瘾,即使你消除了这种破坏性周期,实际上积极之中的消极成分永远存在,两者是相同功能失调的两个不同方面。
沉溺上瘾和追求圆满
浪漫的爱情关系为什么是这种强烈的,广受欢迎的体验呢?原因在于它似乎可以使人从深层的恐惧,需求,匮乏和不圆满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真爱是没有对立面的,如果你的爱有对立面,那么这就不是真爱,而是小我对更深层,更完整的自我感的需求。
所有沉溺上瘾都源于你无意识地拒绝去面对和经历痛苦。
三次失败的爱情,比你幽居荒岛或闭关苦修三年,更有可能迫使你走向觉醒。
从上瘾到开悟的爱情关系
爱情最伟大的催化剂就是完全的接受你伴侣的一切,而不是去批判或以任何方式改变他或她。
你的爱不在你之外,而在你之内,你永远不会失去他,他也不会离开你。爱不需要依赖一个人,一个外在的形式才能存在。
除非你永久的从你的思维认同中解放出来,否则爱情之花不会永远盛开
在爱情中灵修
由于人类越来越认同他们的思维,所以大部分人际关系不是扎根于本体之中,这也因而成为痛苦的源头并导致了问题和冲突
除非你完全承认或接受所有事实,否则隐藏于危机中的机会就不会展现。
当你觉知你们的关系不和谐并承认这种不和谐时,通过你的觉知,新的因素就会产生矛盾这种不和谐关系也会随之而改变。
爱情关系不是用来使你快乐或满足的,如果你扔想通过爱情来获得拯救的话,你会一次次地遭受挫折。
你的开悟不需要去等待这个世界变得明智,或别人变得有意识,不要相互指责对方的无意识行为
学会在不责备对方的情况下表达你的感受,学会用一种开放的,非防御性的方式倾听你伴侣说话。
判断开悟的另外一个方法是看一个人在困难或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或当事情出错时如何行事。
可以选择不成为痛苦之身,而在自己身上观察情绪上的痛苦。因此获取当下的力量并转化痛苦
为什么女人更容易开悟
女人更容易去感受
我们需要各种不同的素质:臣服不批判接受生命而非抗拒生命,温柔地拥抱万物。
男人最大的障碍是思维,女人最大的障碍是痛苦之身。
瓦解女性的集体痛苦之身
主要包括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带来的痛苦,如奴役,剥削,强奸你生产,失去孩子等千百年来形成的痛苦。
只要你从痛苦中汲取你的身份认同感你就无法从痛苦中解放出来
受害者身份是这样一个信念,过去比现在更强大,认为其他人对你所做的事,需要对今天的你负责,要对你的情感痛苦或不能成为真正的自我负责。
女性集体痛苦之身清醒之前,你需要保持足够的意识,在被他控制之前去察觉到他,全面的关注意味着全面的接
放弃与你自己的关系
当你与你自己建立关系时,你就将你自己一分为二:我和我自己,主体和客体。这种由思维创造的二元性是你生活中所有问题和冲突的来源,
超越幸福和不幸
超越好和坏的至善
允许事实存在的做法会使你超越有抗拒模式的思维,这种思维会创造正与负。
对当下的宽恕比对过去的宽恕更为重要
如果你宽恕每一刻,你就不会去积累需要在未来宽恕的怨恨了。
在我能有所作为的状况下,怎么允许事实的存在,如何去改变他呢?做你必须做的事情,同时,接受它的存在
生命戏剧的终结
人们生活中的大部分不好的事情都是由无意识而引起的它们是小我创造的,有时我们称她为:“戏剧性事件”
小我的基本模式是反抗它深层的恐惧和缺乏感——抗拒,控制,权威,贪婪,防卫和攻击
不管在个人关系还是集体关系中,小我聚集在一起时,坏的事情迟早会发生。
大部分人都会有他们钟情的戏剧性事件。他们的故事就是他们的身份。小我控制着他们的生活
当你完全接受当下的现实,你生活中的所有戏剧性事件就会终结。
生命的无常和循环
所有的痛苦都是小我创造的,都是由于抗拒而产生的
只要你处于状态之中,你就仍会受限于循环的本质和无常的规则,但是你不再将他看成坏事,它就是它
在形式层面,每一个人迟早都会“失败,每一个成就都会化为乌有,所有的形式都是无常的。”
事物和生活条件可以给你快乐,但他无法给你喜悦。喜悦是你内在宁静状态下的关键部分
接受生活的现实就是活在一种恩典,安逸和轻松的状态里。这种状态不在取决于事情的好坏。
利用和放弃消极心态
所有内心的抗拒都是各种形式的消极体验。所有的消极心态都是抗拒。
小我相信消极心态可以改变现实,然而没有任何作用,反而是阻碍
一旦你认同了你的某种消极心态,你就不想放手,同时你在无意识的层面抗拒积极的变化,因为你无意识地认为自己是一个抑郁,愤怒或不开花的人
消极心态存在就要把他当做提醒你变得更为临在的信号。
摆脱消极心态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把自己想象成透明的,引发反应的外部因素穿过你,进而使他消失
超越了由思维产生的对立面,你就会变成一个深深的湖泊
慈悲的本质
痛苦是形由于形式认同而产生的。有时可以通过唤醒别人的本体意识到就可以奇迹般地治愈痛苦。
慈悲是你与众生之间的一种深深的联结,但是慈悲和这种联结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肉身的脆弱和必死性,另一方面就是在你形式生命之前死亡,感受大自然的赠与,至少在那一刻是永恒的,不朽的
一个不同层次的现实
你对世界的感知是你意识状态的一个反映。你并没有与其分离,没有一个外在的客观世界。每一刻你的意识在创造着你所栖身的那个世界。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很大一部分是人类战我思维的反映。恐惧成为小我幻象不可避免的结果,而这种小我幻象是由恐惧主导的世界
所有的邪恶都是无意识的果。你可以减少无意识所带来的果,但是你不能消除他们。除非你能消除他们的因,因为真正的变化发生在内在,不是外在。
无论如何请确保你的内心没有抗拒,没有仇恨,没有消极力量。你才能去拯救
臣服的意义
接受当下时刻
臣服是一种顺随生命流动,而不是逆流而上的简单而又深刻的智慧。你唯一能体会到的就是在当下时刻,所以臣服就是无条件,无保留的接受当下时刻
不要对当下时刻贴任何标签,不断地臣服于当下,尽最大努力采取积极的行动,直到你取得理想的结果。
不臣服会让你的心理形式——小我的外壳更加顽固,所以创造了一种很强的孤立感
如果你发现你的生活情境令你不满意或无法忍耐,只有通过臣服,你才能打破充满在你生活情境中无意识的抗拒。
臣服是与采取行动,寻求变化或达到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如果你所做的事是与本体相联结的,那么他们会变成你生命能量的一场庆典,并将带你深刻的进入当下。
你会经历什么样的未来,主要取决于你当下时刻意识的质量。臣服是引发积极变化的关键所在。
在臣服状态中你会清楚的看到你需要做什么,然后采取行动,一次只做一件事,一次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从大自然中学会这个道理:观察万事是如何运作的,生命的奇迹是如何在没有不满或不开心的状态下展现在你面前的。
不要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未来的一百件事情上,而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此刻你可以做的一件事上。
如果你臣服,你就会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内在,并检查那里是否有你抗拒的存在。
从思维能量到灵性能量
首先承认你的内心有抗拒。观察你的思维是如何创造抗拒,如何为你的生活状况,你自己或他人贴标签的。关注思维的过程感受情绪的能量,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无意识的抗拒就会变成有意识。
当你臣服时,你散发出来的能量振动频率,要比仍然控制我们世界的思维能量的振动频率高得多。
在个人关系中臣服
如果有人要利用,操纵或控制我时,你可以完全坚定地对那个人说不,或者离开那种状况,并同时进入内心的无抗拒状态。
让它成为一个非反应的不,高质量的不,一个不带任何消极情绪的不,这样他就不会创造更多的痛苦。
如果你不能臣服,请你立即采取行动的说出来或做一些事情来改变这种情况,或者离开他。请不要让任何形式的不开心在你的内心里生存。
如果你无法采取行动,抗拒或臣服,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环境而获得内心自由,承受痛苦或享受内心的宁静。
不抗拒并不是说不采取行动,它是指你做的所有事情都不是由反应引起的。你的思维中没有任何概念,观察自己对观点和意见的执着。
将疾病转化为开悟
臣服不是改变现实生活至少不是直接地改变。臣服改变的是你。当你被改变了,你的整个世界就改变了,因为世界只有你。
疾病的几个因素:身体的疼痛,虚弱,不适或残疾是你需要臣服的东西。不要为他贴上任何过去和现在的标签。让它迫使你进去强烈的当下时刻,并观察所发生的事情。
当灾难来临后
恐惧和痛苦将会转化为一种内心的宁静,这种宁静来自于一个深沉的地方——未显化状态。这就是超越一切的平安。快乐与之相比只是非常浅薄的东西。
将痛苦转变为平安
在有些极端情况下,你可能仍然不可能接受当下时刻,但是你仍然会得到第二次臣服的机会,第一个机会是向当下的现实臣服,第二个机会接受你内心状况,不要去抗拒痛苦,允许他们的存在。
当你无法摆脱痛苦时。你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不去逃避他,而是去面对他,去全面的感受它,但不要去思考他,不要采取行动。全面的关注就是全面的接受。
受苦之路
受苦之路的意思是通过迫使你臣服,迫使你进入死亡状态,迫使你变得一无所有,迫使你变成上帝——上帝也一无所有——将这些发生在你生活中最坏的事情,你的磨难变成你身上发生过的最好的事情。
选择的力量
没有人会选择失常、痛苦、冲突。没有人会选择疯狂。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意识来消除过去,没有足够的光亮来驱散黑暗。
人们看起来是有选择的,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只要你的思维及其受制约的模式控制着你的生活,你还会有什么选择,不你没有。当你认识到这点以后你就不会有任何怨恨了,你怎么会怨恨别人的疾病呢?第一反应就是慈悲。
只有拥有当下的力量,你才能选择宽恕,过去就变得没有力量了。
真正臣服的时候就是你不在问问题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