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节 刑法的沿革与发展
【中国刑法的演进之路】从1979年第一部刑法典诞生到2023年修正案(十二),我国刑法历经创制、全面修订与12次修正案迭代。1979年刑法奠定基础,1997年修订案实现体系化,此后通过单行刑法(如1998年外汇犯罪决定)和修正案持续完善,2009年调整法律用语,2020年修正案(十一)等回应社会新需求。40余年间,从23部单行刑法到精细化修正,彰显法治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共同犯罪中,不同角色的刑事责任如何划分?本章详解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的认定标准与处罚原则。主犯包括组织领导者,从犯起次要作用,胁从犯被胁迫参与,教唆犯则故意唆使他人犯罪。刑法对每类犯罪人规定了具体处罚方式,如教唆未成年人需从重处罚,胁从犯可减轻或免除处罚。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和认定要点也在本章明确列出。"
"犯罪停止形态是故意犯罪的关键节点,直接决定刑罚轻重!本章系统解析犯罪既遂、预备、未遂和中止四大形态:既遂犯是犯罪完成态,预备犯具有准备特征,未遂犯已着手但被迫中断,中止犯则体现行为人主动性。特别关注《刑法》第2324条对未遂犯'可从减免'、中止犯'应减免'的差异化处罚原则,揭示'自动放弃'与'被迫停止'的本质区别。学习时需重点把握各形态特征、分类标准及与犯罪构成的关联性。"
【法律中的正当行为:守护权益的合法盾牌】当面临不法侵害时,法律赋予我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权利保护机制。正当行为包括防卫过当、特殊防卫、自救行为等,需满足特定条件如"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被害人承诺、法令行为等也属合法范畴。这些制度平衡了权益保护与法律秩序,既防止滥用暴力,又为公民提供必要救济途径。了解正当行为的分类与适用条件,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关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第三节 刑法的沿革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创制
1979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通过,7月6日公布,8月1日实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完善
刑法的局部修改
1981-1995年间,全国人大常委会陆续通过23部单行刑法
1980-1997年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107部非刑事法律中设置了大量的附属刑法
刑法的全面修订
1997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通过并公布,于1997年10月1日施行
刑法的适时修正
一个单行刑法1998年《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12个刑法修正案
1999年《刑法修正案(一)》
2001年《刑法修正案(二)》
2001年《刑法修正案(三)》
2002年《刑法修正案(四)》
2005年《刑法修正案(五)》
2006年《刑法修正案(六)》
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
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
2017年《刑法修正案(十)》
2020年《刑法修正案(十一)》
2023年《刑法修正案(十二)》
2009年8月27日《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对刑法两个条文中的有关词语作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