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上历史
这是一个八年级上册历史1-7课的思维导图,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戊戌变法、抗击八国联军这七课的内容。
编辑于2021-08-22 11:25:20历史1-7课
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
人物:林则徐 地点:虎门 时间:1839年 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材料
签订条约
《南京条约》: 签订时间:1842年 国家:中英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虎门条约》: 签订时间:1843年 国家:中英 内容: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黄埔条约》: 签订时间:1844年 国家:中法
《望厦条约》: 签订时间:1844年 国家:中美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失败原因
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起止时间:1856-1860 主凶:英法 帮凶:俄美 爆发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主要事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签订条约
《天津条约》: 签订时间:1858年 国家:中国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 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签订国家:英 法 美 内容: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北京条约》: 签订国家:中英、中法 内容: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大幅增加
影响
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太平天国运动
起止时间:1851-1864 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 加重人民的负担 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经过
金田起义1851年(爆发标志)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定都天京1853年(与清朝形成对峙,近代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北伐西征1853年(全盛) 天京事变1856年(由盛转衰) 安庆陷落1860年 天京陷落1864年(失败标志)
性质
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起义
影响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沉重打击了清朝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中外联合势力的绞杀
《天朝田亩制度》
主要内容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
建立“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 是不可能实现的 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资政新篇》
提出者:洪仁玕 内容:向西方学习 改革内政
洋务运动
起止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背景:内忧外患 口号:自强 求富 目的:富国强兵,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代表人物
中央:奕䜣 地方: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曾国藩
内容
近代军事工业(自强)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
近代民用企业(求富)
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培养新式人才
兴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19世纪80年代:南洋、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
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 台湾建省
评价
性质
洋务运动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地位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进步性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起止时间:1894-1895 根本原因:日本企图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 导火索:朝鲜东学党起义 经过: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左宝贵 黄海大战——邓世昌 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屠杀—徐邦道 威海卫战役——丁汝昌
《马关条约》
签订者:李鸿章
签订时间:1895年春
内容
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设厂: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影响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中国腹地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甲午中日战争后 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门户开放政策
提出国:美国
实质:“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戊戌变法
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春 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内容:拒和、迁都、变法 结果:失败 意义: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宣传变法维新思想: 学会:强学会 报刊:上海《时务报》(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天津《国闻报》
戊戌变法
起止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在位皇帝:光绪帝
开始标志: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内容 :①政治:裁撤冗官冗员(触犯顽固派利益)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体现变法性质)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③文化教育: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④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
影响: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失败原因: 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根本原因) ②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谭嗣同等
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
地点:山东、直隶一带(北上抗击八国联军) 性质:一场农民阶级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结果:在中外反对势力的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天津保卫战中牺牲的将领:聂士成
八国联军(英 美 俄 日 法 德 意 奥 ) 侵略起止时间:1900年6月-1901年 结果:中国战败
《辛丑条约》(庚子赔款) 签订时间:1901年 国家:英 法 俄等 内容: ①经济: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 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②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③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④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影响: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