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西安事变的前夕,5年零3个月的时间,中国国土不断被日本帝国主义所侵吞。
觉醒的中国人民不能不起而救亡图存。在这段时间里,抗日救亡运动是以两种形式出现的。一种是声势浩大的群众抗日运动,一种是威武壮烈的地区性抗日战争。1936年底,已经处在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全面进攻的前夕,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得越来越迅猛,各方爱国力量强烈要求蒋氏和南京政府停止内战,团结御侮。张学良、杨虎城就是在这种新形势下,利用西北的有利地理位置和与红军靠拢形成的巨大军事力量,决心举行兵谏的。
1936年9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指示中说:“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氏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
1936年10月下旬到12月上旬,张学良多次劝蒋抗日无果
西安事变
以张学良为首的国民党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扣押了蒋氏,逼蒋抗日。12月24日,蒋氏被迫接受联共抗日的条件,随后被释放回南京。
我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与蒋氏会面初步达成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