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持于庚辛,同样的话有的人愿意相信,是因为说话的人是他们的亲人;同样的命令有人愿意执行,是因为下达命令的人是他们服从的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严氏家训读书笔记
序言
圣贤教诲我们要诚实孝顺,谨慎说话,行为检点, 树立人格传扬的美名。这些道理已经说了很多遍了。 颜氏家训要说一些不一样的给后人。
同样的话有的人愿意相信,是因为说话的人是他们的亲人; 同样的命令有人愿意执行,是因为下达命令的人是他们服从的人。
年轻是孝顺父母,谨言慎行,也确实会犯错。
第一章 教子
智慧卓越的人不用教导也能成才, 愚笨至极的人即使教导也没什么用处, 中等平庸的人如果不加教导也就不会明白。
吃饭举止,任由孩子的想法去做,该训诫的时候反而夸奖,该责骂的时候反而嬉笑,到孩子懂事之后,就会将这种行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从小娇惯二孩子,给予他大孩子同样的待遇,会导致孩子长大后骄横跋扈。
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很少有人能做到一视同仁,
聪明俊秀的孩子自然能够得到赏识与喜爱,顽皮迟钝的孩子也应该加以怜惜。
兄弟
兄弟间的关系与其他人不同,期望过深就容易结怨,互相亲密就容易消除积怨。
后娶
续弦不会对孩子好
续弦后免不了子女争斗,这是古往今来的事实
按一般人的习性,后夫大多会宠爱前夫的孩子,后妻一定会虐待前妻的孩子;
因为妇人生来有嫉妒之心,男子生来就有受诱惑的习性。
治家
治家与治国从本质上而言有着极大的共通性,要上行下效、赏罚分明。
父亲不慈爱儿子就不会孝顺,兄长不友善弟弟就不会恭敬,丈夫不仁义妻子就不会顺从。
如果父亲慈爱但儿子忤逆,兄长友善但弟弟傲慢, 丈夫仁义但妻子盛气凌人,那他们就是天生的凶 恶之人,只有刑罚与杀戮才能震慑,教育引导是无法改变的。
过度奢侈会显得不谦逊,过分节俭会显得寒酸。与其不谦逊,宁可寒酸。
1. 奢靡之弊 • 表面光鲜:奢侈能带来短暂的荣耀与满足(如《史记·项羽本纪》载刘邦宴饮群臣的奢靡场景),但会暴露人的虚荣与浅薄。 • 道德沦丧:孔子批评“乡愿”式人物“愿仁,仁之贼也”(《论语·颜渊》),认为奢侈是道德堕落的开端。 2. 节俭之弊 • 形式主义:过度节俭易流于“伪善”,如《论语·子罕》讽刺的“乡愿,德之贼也”,表面恭顺实则虚伪。 • 精神困顿:宋儒朱熹指出“俭则固”会使人陷入“小家子气”( 《四书章句集注》 ),失去进取与包容的胸怀。 3. 中庸之道 孔子主张“适度”,既反对奢侈也反对节俭: • 节制而丰裕:如《论语·八佾》“礼,与其奢也,宁俭”,强调在礼法框架内的适度享受。 • 内在修养:通过“克己”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而非依赖外物。 【现实启示】 • 个人修养:避免陷入“精致穷”(过度消费提升生活品质),也勿为“穷则独善其身”而刻意节俭。 • 社会治理:政府应“以民为本”,既反对“三公”奢靡( 《盐铁论》 ),也警惕“苛政猛于虎”式的极端节俭。 • 文化传承:儒家此论与道家“知足常乐”、墨家“节用”思想形成互补,共同构成中国传统“适度消费观”的思想基础。
现在世间的有名之人,只要是治理家庭就讲求宽厚仁爱;但在吃饭饮食和馈赠的物品上,仆人都能私自扣减,按照诺言要施惠给他人的东西,妻子孩子会减少其中的数量,还会发生侮辱宾客、侵犯损耗乡里乡亲利益的事情。这也是家庭之中的一大害虫啊。
房文烈曾经把自己的房子借给别人住,结果那家人的奴婢将他的房子拆了当柴烧,几乎都烧光了,他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只是皱了皱眉头,到最后都没说一句话。
男女结婚时要找清白的人家来婚配,这是靖侯立下的规矩。近年来的嫁娶,居然有人用贩卖女儿的方式来赚钱,用财礼来购买媳妇,比对考量对方父亲祖辈的地位,在细节上面斤斤计较,都想多要一点少付出一点,跟市场上的商贩没什么两样。因此有的人把猥琐的女婿招进了门,有的人把傲慢的媳妇娶进了家,贪图荣华追求利益,反而招致家族蒙羞,这就是不慎重的表现啊!
我们家不请巫师前来作法祈祷,也不用写满符文的文书去做祈祷,这都是你们所看到的。不要为这种邪门虚妄的事情破费。
风操
什么是风操?士大夫应该讲究风度节操,但不应一味遵守古制,不应唯风操是举。本篇主要讲述了士大夫应该如何遵守风操、待人接物的问题。
礼记中对人们要求看到、听到父母相似的面相或者名讳都要睹物思人。也教导人们在某些地方需要避讳。仍然有些人拘泥于礼数,最终荒废了主业。这些我们要注意!
给孩子取名不能用过于卑劣的名字,导致孩子从小就会受到歧视。
但凡与人说话,称呼对方的祖父母、伯父母、父母以及长姑时,都要在称谓前加一个“尊”字,从叔父母往下,则要加一个“贤”字,这是尊卑的差别。
北方人到了冬至、岁首的时候,要隆重地举行吊唁之礼;
北方人送客会送到门外,见面时会相互作揖,这些都是古代传下来的道义,我认为这种迎客作揖的礼节是好的礼节。
但凡是亲属的名称,都必须分辨清楚,不能够随便乱用。不受风俗教养的人,在他的祖父去世之后,称呼外祖父母和祖父母的方式相同,这让人听到之后不高兴。即使是当着外祖父母的面,也应当增加一个“外”字进行区别;称呼父亲母亲的世叔父,都要加上他们各自的排行来进行区别;称呼父母亲的世叔母,都要加上各自的姓氏来区别;称呼父母亲的诸位从世叔父和从世叔母,都要加上他们的爵位或者姓氏来进行区别。
慕贤
本篇强调要向比自己贤能的人学习,在与贤者的相处中潜移默化地进步。
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句意:不要与在忠信标准上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