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局域网IEEE802系列标准
这是一篇关于局域网的思维导图,可应用于四川省对口高考计算机类《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的专题三复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这是一篇关于应用层各个网络服务的思维导图,主要应用于四川省对口高考计算机类《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专题5的复习。
这是一篇关于应用层各个网络服务的思维导图,主要应用于四川省对口高考计算机类《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专题5的复习。内容涵盖协议、浏览器和WEB服务器等方面。
这是一篇关于应用层各个网络服务的思维导图,主要应用于四川省对口高考计算机类《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专题5的复习。详细介绍了万维网服务、FTP服务、电子邮件服务、远程登录服务和远程桌面服务等应用层相关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互联网9大思维
生物必修一
OSI/RM
IEEE802
层次
数据链路层
LLC子层
与传输介质无关,针对不同局域网向高层提供统一的接口
功能:数据组帧,帧加序号,顺序控制,差错控制,流量控制
MAC子层
IEEE802系列标准
典型常用
IEEE802.3:CSMA/CD
IEEE802.3u; IEEE802.3z; IEEE802.3ab; IEEE802.3ae
IEEE802.4:Token Bus
IEEE802.5:Token Ring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
802.11a;802.11b;802.11g;802.11n
其他:IEEE802.1A—局域网体系结构;IEEE802.1B—寻址、网络互联与网络管 IEEE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 IEEE802.6—城域网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7—宽带局域网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8—FDDI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光纤技术) IEEE802.9—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技术 IEEE802.10—局域网安全技术 IEEE802.15—蓝牙技术 IEEE802.16 宽带无线局域网
MAC地址(全球唯一)
名称:物理地址、硬件地址、网卡地址、全局地址
结构:48bit,IEEE分配前24位(OUI)给网卡厂商+厂商分配后24位给网卡
功能:主要处理传输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争用型(有冲突,无优先级)
CSMA/CD(检测)
特点:是总线型以太网的核心技术,采用广播方式传输
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发,随机延迟后重发
同一个冲突域中检测一个冲突的时间为两个像个最远站点之间最大传输时延的2倍
CSMA/CA(避免):对应IEEE802.11,适用于无线局域网
轮询式(无冲突,有优先级,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Token bus:物理总线逻辑环
Token ring:物理和逻辑都是环状
特点:适用于高负荷通信量大的网络,实时性好
物理层
局域网
概述
特点:范围小(数千米内);速率高(不小于10Mbps);误码率低;归属单一;分布式控制广播通信;拓扑结构简单(总、星、环)
三大技术要素:拓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局域网三大协议:TCP/IP(适用于各种类型网络);IPX/SPX(专用于netware系统网络);NetBEUI(常用于Windows系统的网络)
以太网(世界上第一个局域网)
以太网标准:10base-2/5/t/f的含义
以太网MAC帧
1.帧是最小的语义单位,它是一个可变的数据单 位,大小为64B—1518B; 2.类型字段用来标志上一层使用的是什么协议 3.数据的MTU值为1500B
以太网分类
标准(10Mbps)以太网
物理层规范:10base-2/5/T/F;100base-t/f;1000base-t/f;10000base-t/f;宽带只有一个:10broad36
中继规则:5-4-3-2-1规则,标准以太网冲突直径为2500m
快速(10Mbps)以太网
传输介质:光纤和双绞线
物理层贵伐:100base-TX(只用12和36号线,对应IEEE802.3u);100base-T4(3类UTP中的4对线);100base-FX(2根光纤);100base-T2
千兆(1000Mbps)以太网
IEEE802.3z:短距STP和光纤
IEEE802.3ab:1000base-T采用超五类UTP和光纤
万兆(10Gbps)以太网
只支持全双工模式
交换式以太网
交换式以太网不受5-4-3-2-1中继规则的限制
全双工以太网
VLAN(虚拟局域网)
概念:以软件方式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协议IEEE802.1Q
VLAN的优点:控制广播风暴;增强网络安全性;简化网络管理
VLAN帧
VLAN的划分
基于端口的VLAN
基于MAC地址的VLAN
基于网络层协议的VLAN
VLAN的配置
交换机初始配置
交换机的两种管理方式
带内管理
Telnet程序登录
http协议访问
厂商管理软件
带外管理(初次必须)
连接:计算机RS-232-C串口连接交换机console口
利用计算机超级终端,连接适用COM1口,COM1的参数设置为:波特率9600,数据位8,无奇偶校验位,1个停止位,无数据流控制
SVI接口:仅关联VLAN1,作为管理接口使用。
交换机的四种模式
用户模式switch> enable
特权模式switch# conf t
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int f0/0
端口模式switch(config-if)
更改名字:HOSTNAME
密码设置
密码明文保存:enable password
密码密文保存:enable secret
VLAN 1管理IP设置:int vlan 1 ip address X.X.X.X
创建VLAN
所有端口默认属于VLAN1,一个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
语法: VLAN +ID号
VLAN命名:VLAN ID NAME XXX
端口加入vlan
设置端口模式:swi mod acc
进入端口模式:int f0/n 加入端口:swi acc vlan ID
删除VLAN: no vlan ID
无线局域网WLAN
标准:采用CSMA/CA;2.4GHz:IEEE802.11 b/g/n;5GHz:IEEE802.11a/n
无线网桥AP
有中心,工作模式:NAT模式,ROUTE模式,AP模式
无中心
服务集标识SS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