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从公元前323年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征服托勒密王朝为止。这一时期地中海东部地区原有文明区的语言、文字、风俗、政治制度等,逐渐接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而形成新的文明特点。该时期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希腊化时代”。
《论十大关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
明清经济文化,介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思想领域的变化、小说与戏曲、科技,快来看看吧
本图介绍了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具体包含隋朝的兴亡、唐朝的繁荣、唐朝的衰亡、五代十国,快来看看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古代文明的扩展
背景(帝国的起源)
人类最初文明的现状:人类最初的文明出现在亚非欧大陆的若干地区,犹如茫茫大海中的几座孤岛,相互联系甚少
农耕文明扩展的潜能: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古代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文明形态。随着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
农耕文明是指人类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文化集合
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是文明区域不断扩大
概况
古埃及文明的扩展
由于尼罗河南部高山深谷的阻隔,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
埃及新王国时期,世纪城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古代西亚文明的扩展
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亚述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第七和小亚西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古代希腊文明的扩展
古希腊和近代西方殖民扩张的不同
古希腊
殖民原因:资源不足,生活所迫,城邦内部斗。
性质:奴隶制度下的殖民运动
与母邦关系:平等关系
近代西方
殖民原因: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工业革命推动;利益驱动
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殖民扩张
与母邦关系:宗主国与殖民地
古希腊人移民方式扩大影响,他们凭借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
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影响
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
古代世界的帝国——征服与传承
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的兴起
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
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波斯帝国的统治
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
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利被认为来自神
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
帝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由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以统治社会发展水平和风俗都非常不同的广大地区
亚历山大帝国
希腊化时代
含义
从公元前323年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征服托勒密王朝为止。这一时期地中海东部地区原有文明区的语言、文字、风俗、政治制度等,逐渐接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而形成新的文明特点。该时期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去世后帝国分裂为三个王国:马其顿王国、托勒密王国、塞琉古王国
托勒密埃及王国。公元前30世纪,托勒密埃及王国与塞琉古王国蓓争夺巴勒斯坦与南叙利亚一带,先后发生5次战争,史称“叙利亚战争”。这场战争以塞琉古王国的胜利告终。长期的战争消耗的托勒密埃及王国的国力,加上内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从公元前3世纪末起,托勒密埃及王国就进入衰落时期,公元前30年被罗马所灭
塞琉古王国。塞琉古王国的建立者是塞琉古一世,首都为安条克城,中心地区是叙利亚,因此又叫做叙利亚王国。公元前3 世纪,塞琉古王国内外征战频仍。战争不仅消耗的国力,而且使其统治下的帕加马、帕提亚、巴克特利亚等地趁机独立。公元前2世纪初,塞琉古王朝与另一强大的对手罗马相遇。马革尼西亚一役,塞琉古军队大败,丧失了小亚的领土。随后王国每况愈下,终于在公元前64年被罗马大将庞培征服,叙利亚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马其顿王国及其控制下的希腊。伊普苏斯之战后,马其顿几易其主,最后马其顿及希腊建立长期统治的是安提柯的孙子安提柯·贡那特。安提柯王朝公元前168年,马其顿本土被罗马所灭,到公元前146年希腊全境都落入罗马统治之下。在马其顿统治下,南部反马其顿势力一直存在,甚至形成的埃托利亚同盟的阿卡亚同盟。虽然推翻马其顿统治的目的没能达到,但同盟组织反映的希腊内部统一和超越城邦的趋势
亚历山大帝国的崛起
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帝国
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成功灭亡波斯后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
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
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重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的扩张
过程: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邦→征服意大利→征服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
在扩张过程中,罗马把大批战俘和被征服地区的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
罗马帝国的鼎盛
原因:奴隶和广大平民的辛勤劳动,帝国内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贸易的发展
表现: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帝国在1~2世纪空前繁荣,地中海地区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1世纪基督教产生,到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西罗马帝国灭亡
陷入危机:3世纪之后,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同时,边境压力也逐渐增大
帝国分裂: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走向灭亡:5世纪后期,在内外矛盾的夹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
文明的交流
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
人类文明交往的方式主要有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
暴力冲突主要指战争。古代不同文明和地域之间存在着强国与弱国的矛盾和碰撞。在这一过程中,虽伴随着暴力、奴役、压迫,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如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等
在世界文明的交往中,不同文明的和平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古代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通过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以各种形式不断交流,互相影响,创造出来的新辉煌,谱写出的新乐章,如来往于丝绸之路的各国商人,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阿拉伯数字的传播等
虽然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但它对社会和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的破坏也是非常巨大的,而和平交往有利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又加强的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所以今天在各国交往中,应大力提倡和平交往方式
技术的交流
农耕技术的交流: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
冶铁技术的交流: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
艺术的交流
文学艺术的交流: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雕刻艺术的交流: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
文字的交流
字母文字的发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地处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为方便记录,人们发明了由22个字母组成的文字,这22个字母被称为“腓尼基字母”
字母文字的交流
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
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经贸的交流
汉朝和罗马帝国的交流
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两大强国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
罗马商人东来
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
此后,罗马帝国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必修二第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