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00个学习细节
基础作业,练好做题基本功;解题能力,”一题多解“有妙方;分科做题,掌握学科特点做好题;答题技巧,应试解题讲技巧;错题笔记,高考状元的秘密武器。
编辑于2025-07-03 10:31:51第一章 基础作业 从练好做题的基本功开始
001 会做作业也是一种好习惯
一定要先复习后做作业
认真审题
细心做题
作业必须检查
逐步检查法
按照做题思路,一步一步进行检查,看有无错误
核对法
把做出的答案同参考答案或书上的内容进行对照,看有无错误、遗漏
代入法
将结果代入原题中,看是否合理
把每次作业都当成是考试
002 跟着作业拖沓说再见
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做作业之前先计划一下,做到定时定量
保持良好心态
在作业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分段完成作业
做好作业需注意的两点
1.提高作业质量,不能仅仅满足于做完作业
2.在遇到难题的时候要知难而进
003 不能忽视的课本例题和习题
第一,课本上习题,是编教材的老师反复考虑挑选出来的,是最具代表性的题目,值得去做
第二,课本上的习题,是强化同学们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而出的
例题你可以这样记
在作业本上抄写每一道例题的题目
先不要看书中的解法,合上课本自己解答
解答完毕后,再翻开课本参照例题一一对照
有不同的地方
分析原因和利弊
寻找自己的知识盲点
进行订正,在不断改正过程中可以加深对例题的记忆
004 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题
做“拉分题”法
第一,要充分中四“拉分题”,长期坚持做“拉分题”
第二,做题之后,在一定周期要进行小姐,把解题方法进行汇总,以达到系统提高的目的
复习时的“三轮做题法”
第一轮,复习时要多做基础题、中档题,通过做题加深对书本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弥补以前学习过程中的遗漏
第二轮,复习中要注重解题方法的积累,培养清晰的解题思路,训练自己的综合解题能力
第三轮,要静下心来整理知识体系
可适当做真题,不纠缠于难题、偏题
多问一点“为什么”
005 参考书要选好,更要用好
选择参考书的心得
注意按照不同的学科来选择
选择好的出版社出版的书,最好是知名度高的出版社
了解作者及背景,在了解作者的教学风格和思路特点之后,应尽量选择自己容易接受的或是能带给自己启发的书来看
查看书中的内容
多听听别的同学和老师的意见
参考书使用
第一,要有目的地使用参考书
第二,要有计划地使用参考书
不能过度依赖参考书
006 提高做题速度就等同于提高分数
限时练习法
分类对待法
规范草稿
007 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选题重质量,分清主次
不以量取胜,学会有选择做题
做过的题目要整理,不时翻看
做好习题要“四选”
1.选卷子
2.选知识
3.选题型
4.选新题
008 做对答案不是目的
在解习题的过程中领悟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才是做题的终极目的
在平时的练习中解答思路要比答案更重要
切忌依赖计算器
009 不能不说的“题海战术”
考试要考好,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目标
做过很多题,从感性的材料得到理性的认识,总结出规律
通过对题目的不断反思、不但总结才能从做题中得出规律
如何归纳解题方法
1.归纳学科的思想方法
2.归纳重要题型的解题方法
重视对学科思想的理解及运用
熟练掌握每一种方法的实质、解题步骤和适用的题型
010 难题、怪题要少做
只有充分重视基础题,在平时的练习中通过做一定数量的基础题,达到对定义、定理、公式的熟悉,并掌握做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才能做好难题
做题要做到以少胜多
选做难题要从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
做题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011 做练习题要有方法
三项原则
不要对所有的题一视同仁
做过的题要整理
整理后的作业要不时翻看
做题时要规范和准确
012 练习题要精选精做
精选练习题两条思路
第一,往年的高考题
第二,从模拟试题里挑题
做练习题时的注意6个问题
想一想,该题考查什么知识点?
回忆一下,以前是否碰到过类似的题?
此类题通常采用哪种可行方法?基本思路如何?思考如何寻找其突破点。
反思推导过程是否合理,逻辑是否严密,所考虑的情况时否全面等
检查得到的结论是否合乎逻辑,与预期的结果相差大不大
总结此题是否有价值,有什么价值
先构思,再做题
构思的任务,就是想好解题的思路、步骤、方法
013 从基础题目做起
重视基础题,不要在偏题、怪题上花太多的时间
普通题解法也涵盖着很多技巧性的方法
做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克服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定式思维”
第二章 解题能力 拓宽思路和提高效率的妙方
014 主动寻求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是解题的指导思想
是做对题目的首要条件
最基本的解题能力
主动寻求解题思路
从简单习题入手
简单题做好之后在由浅入深
015 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
不仅要熟悉知识的纵向联系,而且要熟悉知识的横向联系、逆向联系,达到“信手拈来,呼之即出”的程度
需经常对自己进行开阔思维的训练
①把问题倒过来想一想
②举出所有的例子
不仅要会做题,还要努力探索题目怎样编拟出来
发散性思维重在转化
问题解决的过程
一种思维活动的转化过程
化归与转化的思想
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也是最基本、最常用、最重要的思想方法
通过问题的化归与转化,极容易开阔自己的思维,寻找到正确答案
016 提高做题效果的三种好方法
做题步骤一定要清楚
争取一遍就做对
做题做到熟练
答题要规范
017 善用“联系法”巧做题
题目中各个部分的联系
概念和原理的联系
解题方法的联系
018 解题的根基——普通解题法
从习题中找方法
019 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综合练习
多题一解
一题多解
一题多用
一题多变
一题多练
020 让你打胜仗的“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
不仅仅局限于一两种解法
发散思维积极寻求更多的解法
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更富有创造力地去学习、摸索、总结,使自己的解题能力更胜一筹
从基础着手
解题经验
扎实的基础
021 做综合题需要综合能力
需要精通每个知识点的同时,学会触类旁通,灵活解答综合类题型
022 遇到难题要会“三想”
回想
联想
猜想
023 活用考试真题,培养解题深度
整合做
拆开做
前后颠倒做
分类对待做
做真题的正确时间
在做真题时,要多注意总结方法,并加强对出题人出题思路的研究,为考试做好准备
024 如何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要善于总结做过的综合题,理清它的思路
顺序分三种
正推,从条件入手
逆推,从结论入手
两头推,从条件和结论同时入手
习题训练应有一个完整的系统
025 做考试真题让你事半功倍
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秘诀就是做真题
高考题分类汇编做三遍
第一遍,随着老师的复习进度将分类汇编中的大部分题目做一遍
第二遍,做题在第一遍接近尾声时。攻克较难解答的题目
第三遍,高考前15天左右,典型题对照改错本复习一遍
计算要心笔结合
026 从“做例题”到“背例题”
许多考试题目都是取材于课本的例题,对例题进行简单改造而成
提高做题能力,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熟记课本中的例题
“背题”方法
首先,弄清全书有几章,每章有几节,每节有几道例题
然后,在作业本上抄下每一道例题
回忆书上的解题步骤、解题方法,不要马虎和省略
课上例题很重要
027 专项训练做题法
四选
选卷子
选知识
选题型
选新题
第三章 答题技巧 提高答题成功率的做题方法
028 先审题,后动笔
慢看轻读法
复杂题目,多看几遍
找出联系,回头想想
审题“四要”
1.审题要细
2.要准
3.要看懂
4.要稳
029 规范答卷,减少无畏丢分
书写要整齐
用语要规范
层次分明
必要的步骤要详细
参考答案的妙用
理解答案中所体现的解题思路、表达方式
在解题时可以尽力模仿
以提高答题时表述的规范性
030 把握解题速度,合理分配时间
把时间首先放在普通题上
会做的题一定要保证做对
大考前必要的准备
1.考试前几天要注意休息,养精蓄锐,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紧张
2.考试之前要准备好考试所需的文具和必需的证件,放入透明文件袋中
031 科学制订考场答题顺序
答题顺序
多数试题属于基础题,难度小,一般排在前面
少数试题综合性比较强,难度较大,排在后面
科学地制定答题顺序,对树立起考试信心、取得好成绩是非常重要
优先解答时间分数比值较大的题目
自己认为会做的题
以前似乎做过的题目
题目短、答案也简单的题
大题、长题和自己感觉吃力的题目
按上述顺序答题的好处
避免先解难题而占用大量 的时间
先做容易的题目能使大脑很快进入解题状态,有利于排除紧张情绪
可获得一个适应的过程,消除紧张情绪
不同学生的答题措施
对于成绩优秀、反应灵敏,但容易粗心做错的同学来说,宜先做底、中档题
对于学习踏实、知识掌握较好,但动作缓慢的同学来说,则宜先做中、高档题
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从头做起,依次往后为宜
032 考场答题应以“准确”为主
答案要想清楚才能写清楚
运用“步步为营”的检查方法,及时确认答案
注重考前测验
033 考场上要勇于放弃
考场上用于放弃是一种智慧
消除紧张的考场镇静操
间断性地闭上眼睛,然后舒适地做深呼吸
做深呼吸时,要让双臂和双手在身体两侧摆动
活动一下手指肌肉,使血液循环
伸展双臂、双腿和腰、背
034 稳操胜券的“对症解题法”
遇到简单题
更应该仔细、谨慎
遇到难题
遇到难题不要紧张,要明白难题在绝大数考生面前都是难题
如果实在做不来,先放过去
遇到“似曾相似”的题
反复审题,千万不可简单轻率地将练习过的方法照搬
遇到自己做错的题
当发现有题做错的时候,先别急着划掉
要先在旁边写上正确的解法再划
遇到不曾见过的题
回忆题目内容在课本哪里提过,想想这部分的知识体系及有关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遇到综合性很强的大题
把大题一步一步地分解成若干小题
把每一个小题做出来
最后综合在一起就是正确答案
遇到绝对答不出来的题目
尽管放心地猜,大胆地“蒙”
035 沉着应对“记忆堵塞”
保持镇静
联想
利用试卷中的其他题目
036 考场检查的八个通用法宝
结果代入法
将结果代入公式
典型的“逆向确认”方式
试题重做法
如果时间允许,可将某些试题重做一遍
稳步检查法
从审题开始检查,以便发现问题进行矫正
正反结合法
①以检查丢、漏、误为目的检查
多采用“正向确认”
②以判断解答方向是否正确为目的的检查
多采用“逆向确认”
引入条件法
从解答条件入手进行分析,专门检查自己平时容易出错的问题
专拣“粗心点”法
在检查时间不足的情况下,专门检查自己平时容易出错的问题
多变检查法
根据剩余时间的多少来决定自己如何检查
比照检查法
选择性试题,检查以后将题号和答案的符号写在一张纸上,然后一一对照,以避免出现填错或漏填
用不同的方法反复检查
037 节省时间的读题法
"读题目“
就是不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只要懂得了它的解法,总结了解题思路和技巧就可以了
学会阅读例题
教材中的例题,是学习如何运用概念、定理、公式的最一般的示范
一定要将例题作为重点
038 难题先跳过,手热好得分
做题用”梳“顺序
第一遍,没做出来没有关系,空着它
第二遍,不行再来
第四章 错题笔记 最实用、最有效的学习工具
039 错题本也是一种学习策略
建立错题本有利于节约时间
建立错题本能帮助同学抓好学习重点
建立错题本可以提高大家的自主学习能力
040 如何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错题本
标注符号法
章节归纳法
注重质量
041 整理错题的几种方法
随错随录
分析原因
弄清楚自己做错的原因,到底是因为审题不准备,还是根本不会
是因为马虎,还是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纠正错误
写出疑惑
042 错题本到底应该记什么
记经常用到的公式
记常见方程式
记灵感
记小知识点、小结论
记注意事项
记英语出现的高频词汇
记典型题
记优美的句子和文段
贵在整理
043 怎样使用错题本最有效
相互交流
给每科建立一本错题本
每天做作业前,把昨天的错题解决后再开始做新的作业
把错题本与课堂笔记结合起来
坚持不懈
整理错题不能半途而废
044 从错题本中”筛“出”金子“
先把错题本温习一下
重新做
再次整理
错题本也可以用活页本
045 从错题中总结规律
从错题中总结经验和规律
针对错题,进行滚动式的反复练习,最终一一消除这些错误
通过错题分析法总结出出题规律和答题方法
第五章 做好语文题的必备方法
046 解答好诗歌鉴赏题的几种方法
答题方法
回答型
要问什么,答什么
要什么,给什么
综述型
总-分-总
①概括诗歌特色
用一个判断句来表明自己的审美观点
②依据试题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审美观点
③揭示诗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对比型
①通过研读两首诗,比照之间的异同点
②根据题目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词句加以分析阐述
回答“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试题
采用了(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
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
表现了(或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回答“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试题
离不开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几方面
回答“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试题
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照、联想、想象、照应、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卒彰显志
诗歌中的常见意象
1.杨柳
表现离情别绪或亲情
2.梧桐
表示寂寞惆怅、凄凉悲伤
3.梅花
象征高洁或不屈不饶
4.荒野
象征新旧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
5.鸿雁
书信的代称,表现两性交往或思乡之情
6.杜鹃
表现哀怨、凄凉、思归或冤魂悲鸣
7.月亮
①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
②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
③寄托思乡、思亲之情
④表现旷达、潇洒、美丽或冷清
047 文言文翻译要掌握“五字诀”
留
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
删
删去一些只有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
无法对应地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删后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的,也可删去
增
把文言文的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也应增补出来
调
将古今汉语不同的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调整。
变
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用虚词为文言文断句
虚词是明辩句读的重要标志
048 文言文阅读如何得高分
从题目入手理解全文
从文章联系处理解全文
从注释着手理解全篇
从常理出发理解全文
课内开花课外香
049 如何做好语文阅读理解题
巧用信息整体把握
确定区域圈点勾画
注意摘取原文
打好草稿列要点
050 迅速把握散文主旨的四大方法
抓关键语句
抓场景描写
抓文章线索
抓详略处理
语文材料要整体把握
051 科技文阅读的答题策略
读出答案
概括段意
看清题目要求,检查选项
培养对阅读材料的语感
052 “三问”助你读好作文说明
问为什么写
问写什么
问怎么写
写好作文要从平时着手
053 作文快速构思的方法
由点到面
点,题目
面,多侧面,多层面地围绕题目进行思维的发散
由面到点
点是在第一步“寻思”而得的“面”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精彩之点
由点到线
把经过提炼的精彩之点联结成线,形成一条完整有机的思路
第六章 轻松提高数学成绩的做题策略
054 九招做好数学选择题
直接法
排除法
估值法
图形法
归纳推理法
赋值法
注意选择题的关键性词语
055 用你的眼睛来做题
可以很快就发现题目存在的显著特征
然后可以用最简单的办法把它做出来
学会阅读数学例题
056 找出错因,对症下药
做错数学题的情况
概念不清或根本不理解题意
找出课本,看看弄错的概念
计算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多锻炼计算能力
方法不正确或是虽然知道题意却不知该如何下手
找相类似的题目多练习
对题意理解失误
动笔前,题目读三遍
057 教材与试卷的角色互换
认真阅读材料,找出教材中的关键题型
在阅读数学课本的时候,用若干问题以考题形式总结出来
将问题和参考答案整理到一个本子上
试卷和教科书的“角色互换”法
058 数学课本目录巧利用
忆
回忆知识内容
说
述说各个章节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写
默写目录内容
用
回忆时,解题思路也就有了
059 不可不知的解题方略
第一,想一下考查的知识点
第二,回想解题思路
第三,反思对该题目的推导过程
第四,检查得到的结论
第五,总结此题的价值
060 做题也需详略得当
综合题
略做,即重点寻求解法,分析题目类型,总结经验
基础题
详做,数学课本上和老师选讲的例题是很有代表性的。
课后题
数学题“循环做”
061 做数学题需要提速
练习要达到的目的
选择题和填空题争取再20分钟到30分钟内解决
前三道大题再20分钟到30分钟内解决
给最后三道大题留出来最少1个小时的时间
062 知识点网络总结法解数学题
以考试说明为指导,把握考试命题方向
以知识点联想为手段,构建基础知识点网络
第七章 妙用方法巧做英语题
063 做好听力题的几个小技巧
整体浏览所设问题,预测话题
边听边记,强化记忆
运用归纳、分析、综合等技巧推断最佳答案
了解文体特点,注意结构层次
克服犹豫不决的毛病
064 单选题有窍门
捕捉标志性词汇,寻找解题突破口
利用标点符号线索,准确锁定最佳答案
排除法
比较法
尊重表达习惯
065 还原法再解题中的妙用
其一,将倒装句还原为陈述句
其二,将陈述句还原为倒装句
其三,去掉从句或插入语
其四,改动被动句为主动句
其五,该省略句为完整句
注重对句式进行分析
066 做好完形填空的六大线索
语义线索
语法线索
词汇线索
概念线索
语篇线索
超语言线索
验证完形填空答案的三项标准
①放在原句中是否能够该句意思通顺
②是否符合上下文
③是否与全文整体意思协调一致
067 词义推断题三招过关
弄清人称演变过程,巧妙推断代词意义
结合原有含义分析所在语境,巧妙推断熟词新含义
认真分析语境逻辑,巧妙推断生词含义
方便好用的替代法
一种是大纲以外的生词
另一种是大家认识的常用词
068 巧答英语阅读中的事实细节题
排序题
同义(反义)转换题
快速寻找信息题
代词指代理解题
从细节入手
069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效率
先看题目再看文章
加强对文中重要信息的判断
眼脑并用
阅读要集中精力
070 翻译题拿分的几种好方法
意译法
增译法
拆句法
倒置法
时态的译法
翻译完毕要检查
071 六种方法写好英语作文开头
开门见山,揭示主题
交待人物、事情、时间或环境的开头
回忆性的开头
概括性的开头
介绍环境式的开头
交代写作目的的开头
练习造句的几种小方法
①用单句和词组造句
②按规定的语法条件造句
③给出主语和谓语完成句子
④把给出的主语和谓语两部分适当搭配成句
⑤按规定的条件扩展、缩短、改写句子
072 英语作文用“亮点”得高分
改变句子的开头方式
灵活运用多种类型的句子
注意连接词与句子的运用
写好文章结尾
第八章 物理题的解答妙招
073 “投机取巧”做好选择题
题目中找答案
掌握出题规律
特值代入法
排除法
从易混淆处突破
074 从审题中挖隐含条件
注意题目中一些提法的具体含义
掌握一些物理现象出现的条件
记住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
注意发现一些物理量之间的外在联系
“两头堵”的分析方法
1.从选项入手,看着结论想已知,分析这道题目索要考的知识点,通过对结论的分析,逐步向已知条件靠拢
2.“发展”已知,从已知想“可知”
075 养成画图的做题习惯
画图有直观、简捷、明了等特点,常常时解题的好工具
通过作图可以提高打架对过程的分析能力
用框图帮助自己记忆
076 解题时注意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
我们可以形象地把解开每一道题的物理公式称为钥匙
自己动手推导一下公式、定理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用好公式要“三会”
1.会理解
2.会变形
3.会应用
077 解答物理题的基本脉络
识别物理现象
分析物理过程
运用数学知识解题
①通过寻找数量关系,给物理模型加入定理的因素
②用符号来表示物理量,从而使符号称为物理内容的载体,把复杂的事物代码化
③根据物理规律列出问题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实现物理过程的数学化
讨论验证结果
物理过程要重分析
078 解答物理题常见的思维技巧
先常规,再技巧
先特殊,再发散
先结果,再探索
先联想,再转化
用联想打开思维大门
079 设计型实验题的求解策略
明确目的,广泛联系
选择实验方案
1.科学性
2.可行性
3.精确性
4.简便、直观性
依据方案,选定器材
拟定步骤,合理有序
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学好物理要重视实验
080 主观题解答要规范
简洁的文字说明与方程相结合
书写布局要规范
绘制图形图像要清晰、准确
字母符号和术语要准确
第九章 化学题的常用做法
081 审好题目有五招
由“大”到“小”、有“粗”到“细”
逐字逐句,捕捉有用信息
1.“不正确”“由小到大排列”“由大到小排列”
2.“等体积”“等质量”
3.单位
4.有关化学反应问题(尤其是平衡问题)的“三看
看特征:物质状态、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等
看条件:是否恒温、恒压、恒容等
看各物理量的单位是否需要换算
排除干扰,滤取有用信息
深入分析,挖掘隐含信息
借助流程图,串联解题信息
选择题可从不同方向出发
082 计算型选择题有技巧
差量法
守恒法
估算法
做好计算型选择题要注意的几点
1.掌握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2.代入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量应该是纯净物的质量
3.要正确理解化学方式的含义,善于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发现或明确或隐含的条件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计算型训练,这是考试命题的新趋势
083 ”写·记·比·画“解难题
把题中所述的条件写出来,记在草稿纸上
可能有用的反应方程式要配平
在明确所求的前提下把各种量之间的关系用笔画一下
搞清楚他们之间的联系
必要时写出某些概念的数学表达式
形成”化学头脑“
084 做好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的必备招数
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
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
各归各位记元素
085 如何做好有机推断类试题
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解答此类题
从官能团
前后有机物的结构差异
特殊反应条件
不饱和度等角度推断
通过化学计算进行推断
先求出相对分子质量
再求分子式,根据性质确定物质
化学关键在”记“
086 ”猜“出推理题答案
利用特征反应和现象法
利用转化关系尝试法
利用逻辑推理法
化合物的物理特性总结
颜色
状态
熔点
硬度
导电性
087 用”物理“的方法做实验题
把化学物质的性质按物理性质分类
实验突破口往往是某种物质的物理性质
第十章 怎样做好政治题
088 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
抓住立意
找关键词
排查误项
089 政治主观题的解答步骤
第一步是”审“
第二步是”看“
第三步是”找“
第四步是”组织答案“
学好政治要”留心“
090 设问不同,思路就不同
运用某观点,分析说明某问题
答题思路
(1)简要写出教材相关观点
(2)分析该问题,要多阐述
材料是怎样体现某观点
答题思路
(1)回答该观点的具体内容
(2)找材料,将材料与观点的具体内容对应起来
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解题思路
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
说明几者之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
在回答时,必须把这几者联系起来综合考虑
结合材料,谈理解、认识、感悟
解题思路
先对材料进行分层并概括出每一层的意思,明确它属于哪个问题
然后结合课本内容
审清设问很关键
091 答开放性题目的策略
答题策略以下几方面入手
反复看材料审题,弄清材料、题目属于什么问题
根据问题和题目的提示在课本中找到与说明材料相关的观点、内容
先答题目材料”表明什么“”是什么“,再回答与问题、材料相关的观点、内容,最后回答在这个问题上应如何做
解答认识性问题的高招
先要确定这个要求我们认识的事物是什么,给它定性,明确其性质和状况
然后联系周围的事物,分析其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
再把握它的发展趋势,思考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或办法,限制它的消极作用,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092 从材料中挖答案
材料中往往蕴含着答题的角度,答题时要善于分析材料,可以利用材料的暗示来答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许多政治主题观题的答案都是蕴含在材料之中的
解答材料问答题不能只记”条条“
093 图表类分析说明题的解题技巧
”看“。看设问,浏览资料
(1)要看设问,审设问,不同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
(2)浏览资料
①审标题(表格名称)
②审图表(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
③审附注(解释性和补充性的)
④注意特定年份的意义
”比“。比数据,找结论
(1)纵向比较,前后数据之间的比较
(2)横向比较,左右数据的比较
(3)同类比较
(4)整体比,即表与表之间的比较
”析“。分析原因,找措施
从因果关系处入手
094 答主观题的”五忌“
忌随便发挥
忌过大过小
忌层次不分
忌文气阻塞
忌用语不规范
第十一章 历史题的审答技巧
095 历史选择题的”审、辨、解“技巧
认真审题
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前提条件
巧用”辨“析
这要求我们学会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解答得当
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多种多样,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解题可以提高解选择题的速度和效率
首尾结合法做好排序选择题
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序号
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
然后就可以将备选项中的首尾序号相符的先选出来
096 历史问答题审什么
审题型
不同类型的试题各有不同的要求
熟悉和掌握历史试题的不同类型和要求,有针对新地回答问题是取得较好成绩的前提
审范围
范围是指问题所涉及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以及在分析、论述时应涉及的论点、论据和知识
审重点
就是分析试题的设问指向
试题所问的方式、角度、侧重点概念不同,回答的重点也应不同
做好问答题要善于挖掘题意
097 ”四字口诀“做好历史问答题
述
叙述,一般表现为概述、简述、论述、综述等
一般按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表达就行
注意
围绕题目要求的有关知识点一定要涉及,不必展开,但要讲述明白,不可遗漏
简述、概述、综述一类需要较强的概括性,时间跨度较大的,要先划分历史阶段,再按阶段回答问题
答题要条理清楚
论
一般表现为
命题给出一种观点或一个论题
然后要求相应的理论和事实加以说明
有的题
给出一则材料
先要求提炼有关信息
再判断信息的正确性
然后再加以说明和论证
论证首先应该判断观点和论题的正误,标准有两条
实践的标准
理论的标准
论证要摆事实,讲道理
首先要用充分的事实证明观点和命题的正确或错误
然后要做出相应的说明、结论或总结
答题强调列举史实要充分和全面,说服力要强
析
分析
一般先回答”是什么“
在此基础上回答”为什么“
比
比较,把两个以上的事物或人物进行比较
一般要求比较各种历史现象相同点和不同点
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①比较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背景、历史条件和人为目的的相同和不同
②比较历史现象的内容(主要过程)、特点、特征(表现形式)、性质、实质等方面的相同与不同
③比较事物成败的原因、历史作用、地位、影响、经验和教训等方面的相同与不同
做好问答题要注意的三点
1、回答的内容要简明扼要,详略得当
2、要注意全面准确,要深入分析且兼顾大局
3、适时检查。注意审题是否有偏差,论点是否有遗漏,史实部分是否确切,是否有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恰当
098 解历史问答题需”四注意“
知识到位
要全面思考所要解答的内容,力求所需的相关史实的知识点全部到位
”到位“指对属于史实基本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历史名词,应该具体说明
要是史实记忆不准确,宁可虚写也不能乱写
解释合理
运用观点去分析材料或说明道理,这是问答题的常见形式
无论分析还是说明,都要力求解释合理
”合理“指的是针对求答要求,选择适当内容,形成解答观点,这样就可以避免答题方向产生偏差
史论结合
学习历史不仅要了解一些史实,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史实观点和掌握正确的学史方法
解答历史题目必须协调处理史实、史观、史法三者的关系
表达有序
列举史实确定观点后,如何进行有条有理的表达,是解题的又一注意事项
应按序循意,叙述流畅
”按序“,按设问次序,一一应当,这样思路顺畅,表达方便,书写后检查也比较容易
”循意“,紧扣题意,问什么答什么
落笔书写前,可以在全盘考虑答题内容的前提下,依照题目的设问顺序和分值分布提示,拟一份简明扼要的答题提纲
内容的条理性不容忽视
099 做好材料解析题需从四个方面入手
先看设问,再看材料
传统的解析材料题的方法
先看阅读材料,再分析问题
仔细阅读理解材料,切忌不看材料跟着感觉走,想到哪说到哪
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知识迁移,切忌单靠所提供的材料答题
”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中“,是材料解析题的重要特性
每一个问题都对应着一个知识点
我们在完成获取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之后,必须结合从教材中所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将材料与知识相结合,完成知识的迁移
总结答案时要进一步审清、审准设问,文字表达要清晰有条理,言简意赅,切忌答非所问,杂乱无章
材料处理和知识迁移的最终目标是
运用材料和已学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首先要对所设问题进一步审清,结合材料才能进行解答,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要注意材料的”边角料“
读懂材料正文
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的出处
说明性质的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作者及背景等
通过这些信息,同学们可以得到暗示,而有时这些材料能起到”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效果
100 运用地理思维解历史综合题
利用地理因素中的时间规律性来判定人类社会活动的时间性
利用地理因素中的交通特点来判定影响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区域范围
利用地理因素中的特定地理特性来判定人类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历史考试也要检查
100个学习细节
基本作业
练好做题基本功
解题能力
“一题多解”有妙方
分科做题
掌握学科特点做好题
答题技巧
应试解题讲技巧
错题笔记
高考状元的秘密武器
第一章 基础作业
从练好做题的基本功开始
第二章 解题能力
拓宽思路和提高效率的妙方
第三章 答题技巧
提高答题成功率的做题方法
第四章 错题笔记
最实用、最有效的学习工具
第五章 做好语文题的必备方法
第六章 轻松提高数学成绩的做题策略
第七章 妙用方法巧做英语题
第八章 物理题的解答妙招
第九章 化学题的常用做法
第十章 怎样做好政治题
第十一章 历史题的审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