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调:我们接触到的各种声音有的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听起来音调低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一一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如果一个物体在1秒的时间内震动100次,它的频率就是100Hz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Hz到20 000Hz之间。人们把高于20 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因为他们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们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做声音,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声。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的不同,一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比如猫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60~65 000Hz之间。
响度: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音色: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影响声音的响度,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出他们的不同,这表明在声音的特性中,还有一个特性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