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摄影笔记_初学者摄影教程
这是一篇关于初学者摄影教程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影调、曝光组合、突出主题、光线、人像摄影、旅行摄影、纪实摄影、用照片表达自己的意图等内容,本思维导图突出关键内容,便于查阅和记忆。
编辑于2025-07-23 19:21:55这是一篇关于初学者摄影教程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影调、曝光组合、突出主题、光线、人像摄影、旅行摄影、纪实摄影、用照片表达自己的意图等内容,本思维导图突出关键内容,便于查阅和记忆。
这是一篇关于广州的旅游指南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计划行程,中心城区,周边城区,广州周边的著名景点、美食及摄影爱好者可以拍摄好照片的机位指引。2025编写。
这是一篇关于格里高利.曼昆所著《经济学原理》的思维导图,完整包含全文12篇共计36章内容浓缩内容,其中包括:导言、市场如何运行、市场和福利、公共部门经济学、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劳动市场经济学、深入研究的论题、宏观经济学的数据、长期中的真实经济、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短期经济波动等具体内容,可以有效帮助读者记忆和快速回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初学者摄影教程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影调、曝光组合、突出主题、光线、人像摄影、旅行摄影、纪实摄影、用照片表达自己的意图等内容,本思维导图突出关键内容,便于查阅和记忆。
这是一篇关于广州的旅游指南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计划行程,中心城区,周边城区,广州周边的著名景点、美食及摄影爱好者可以拍摄好照片的机位指引。2025编写。
这是一篇关于格里高利.曼昆所著《经济学原理》的思维导图,完整包含全文12篇共计36章内容浓缩内容,其中包括:导言、市场如何运行、市场和福利、公共部门经济学、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劳动市场经济学、深入研究的论题、宏观经济学的数据、长期中的真实经济、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短期经济波动等具体内容,可以有效帮助读者记忆和快速回顾。
摄影笔记
前言
摄影应该读的书
相机说明书
《摄影笔记》
人生,让你到达并发现值得拍摄的人间真实。
好照片的标准
好照片必须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照片必须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
尽量简洁。
明确主题、突出主体、简化画面
摄影技术
4个方面:取景、曝光、虚实和构图
01 我们从数码相机学起
第1节 数码相机机身简介
单反相机
大面积电子传感器、可更换镜头和优异的机身性能
无反相机
微单或者单电
取消了反光镜
小DC
不能换镜头
传感器尺寸
全画幅和APS-C尺寸
第2节 镜头简介
光圈
光圈是表示镜头明亮程度的参数
光圈值f/=焦距/孔径
焦距
焦距越短,视角越大
02 焦距与取景
第1节 焦距与题材
鱼眼
超广角
24mm以下的焦距
标准变焦镜头
24mm或者28mm起跳,70mm、85mm、120mm左右截止。
超长焦
300mm以上
等效焦距
PS-C尺寸传感器的镜头转换系数是1.5
第2节 透视与焦距的关系
透视和焦距没有直接关系
离得近,透视强烈;离得远,透视不强烈
人物特写选85mm;半身像选50mm;全身像选35mm或24mm;夸张长腿选超广角
透视与畸变的区别
广角端出现涨鼓的畸变,长焦端出现内缩的畸变
第3节 取景
取景范围
明确你的主题
摄影是减法
用变焦镜头变焦来改变取景范围
取景角度
高角度、低角度变换
03 影调
第1节 什么是影调
影调就是指一张照片的明暗程度
中间调=极白与极黑的中间点=18%灰
鲜艳的照片往往都是中间调
第2节 影调的量化
测光系统
相机里标准的量化体系,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标尺上18%灰时为0EV
中间调=18%灰=0EV
照片亮度提升到18%灰的 2 倍是 +1EV
是减暗到18%灰的亮度的1/2时是-1EV
测光系统主要分为三种
第一种就是智能测光,一般都是默认项。
第二种叫做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第三种叫做点测光。
第3节 控制影调
调节曝光补偿。
能够调节曝光补偿是P 挡、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控制照片影调的唯一手段。
AUTO挡不可调节
04 控制曝光补偿三要素
第1节 三要素是什么?
照片的影调=曝光量×呈现能力
照片的影调=光线强度×光圈×快门×呈现能力
照片的影调=光线强度×光圈×快门×感光度
用相机控制的影调=光圈×快门×感光度
曝光三要素就是光圈、快门、感光度
第2节 光圈、快门和感光度
光圈
光圈是焦距与镜头的有效口径直径的比值
光圈值与曝光量成反比,光圈与曝光量成正比。
光圈值:f/1、f/1.4、f/2、f/2.8、f/4、f/5.6、f/8 、f/11 、f/16、f/22、f/32。
比f/2.8大的算大光圈、比f/8小的就算小光圈
快门
快门就是曝光时间
每一挡快门之间都是2倍
比1/250秒快的是高速快门、比1/60秒慢的就是低速快门
感光度
感光度就是感光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ISO值有6、12、25、50、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25600、51200、102400。
ISO值每提升一挡,感光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就变为上一挡的2倍。
都尽量选择较低的感光度(标准值),细腻照片看起来更好。
第3节 互易律
互易律就是按比例同时改变光圈、快门和感光度而曝光值不变
05 曝光组合
第1节 什么是曝光组合
曝光组合就是拍摄时光圈和快门的设定值
影调=环境光亮度×感光度×光圈×快门×曝光补偿
环境光亮度控制不了、ISO感光度先固定
根据环境光先先设定影调(曝光补偿),然后再选择光圈、快门
第2节 光圈优先
设定光圈和影调,快门自动
第一步设定曝光补偿,然后设定需要的光圈
拍摄人像大光圈虚化掉背景,将主体人物从复杂的背景中剥离出来
拍摄风景照广角加小光圈可以获得深景深,使得远近的景物都清晰。
多数时候摄影师都是通过控制光圈来实现创作意图的
第3节 快门优先
设定快门和影调,光圈自动
第一步设定曝光补偿,然后设定需要的快门
快门优先模式控制画面中的动态效果,或短快门凝固动态,慢门体现动态流转。
第4节 手动模式
夜拍曝光补偿调整超范围时,或者环境光在变测光不准时,无法用相机测光时用M档,M挡其实并不是很常用的曝光模式
使用M档的一些特殊情景
1.环境光频繁变化的时候
舞台上的表演
2.使用闪光灯的时候
根据闪光灯功率测算光圈和ISO就可,快门可忽略
3.超过曝光补偿调节范围的时候
超过机调节曝光补偿在±3EV,±5EV
4.固定的曝光参数
满月是1/500秒、f/5.6、ISO 200
银河30秒,f/2.8,ISO 3200
善用相机的一切功能,用更多的精力去观察和取景,不必拘泥M档
06 光线
第1节 光线的特性
光线的特性
摄影就是用光。表现光线的能力就是摄影师的功底
光的三个特性:强度、方向、色温
光线的强度
光的强度与光源能量成正比,光的强度与光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光源亮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相机的光强度变为原来的2倍,就是增亮了1EV。
光源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时,相机的光强度变为原来的1/4,也就是减暗了2EV。
光线的方向
顺光——光源在被摄体正面
使得面部趋于平面化,所以又叫平光
顺光拍风景,容易获得蓝天白云红花绿草
侧光——光源一般在被摄体正面45°的位置
侧光能够让人物的面部呈现立体效果。
90°侧光——光源一般在被摄体90°的位置
90°侧光强调明暗对比。被摄体一面强光,另一面处阴影中。可表现被摄体表面质感
逆光——光源在被摄体背面
逆光是很多摄影师进行创作的用光
有雾蒙蒙的感觉,并形成暖色调
逆光剪影,降低影调让画面通透,还可表现绚丽色彩
逆光的时候,植物的叶子或者花瓣会被阳光打透,很好看
真实的拍摄中,尽力地避免高难度逆光
色温
色温是指光色的尺度
蓝色是冷色,但是色温高;红色是暖色,但是色温低
烛光的色温大概是1900K。白纸放到烛光下就是橙黄色的。
家用白炽灯的色温大概是2800K。白纸放到白炽灯光下就是黄色的。
日光的色温大概是5500K。白纸放到日光下就是白色的。
闪光灯的色温大概是6000K。白纸放到频闪灯的闪光灯下就会特别白。
荧光灯色温大概是7000K。白纸放到荧光灯下就是白色偏蓝的。
天光的色温大概是11000K。白纸如果只反射天光就是蓝色的。
白平衡
白平衡就是将在不同环境色温中的白色物体还原成白色
将K模式调节到当前环境的色温,就能将景物的色彩还原本色
AWB 就是 AUTO WHITE BALANCE,自动白平衡
拍摄RAW格式照片可在计算机中重新定义白平衡
AWB+RAW拍摄,是既方便,又保险的组合
相机有四种色温设定,K、场景模式、自定义白平衡、自动白平衡。
第2节 光线的分类
光线可分为:自然光、场景光、人造光
自然光:户外遇到的光线太阳直接提供给我们的光
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自然光色温很高,颜色冷艳迷人,但是光线强度很低
日出日落时的光色温很低,光线温暖柔和
白天的光线色温居中,不会给景物染上任何颜色
阴天或者雨天光保持色温居中,光线强度弱了很多,天空是大柔光箱
外拍摄人物可以选择阴天、日出后一小时或者日落前一小时拍摄。
摄影中耶稣光又称丁达尔现象,有美和神圣的感觉
场景光:室内遇到的光线是场景光。包括窗口进来的阳光、室内的灯光等。
对于光源复杂,要分析光源的色温和光源的方向
人造光:特指摄影师设置的人造光源,就是可一边拍摄一边控制的光源。
光的强度、方向、色温都是完全由摄影师控制。
持续光源和闪光灯,一种是一直可见的,一种是短暂存在需要预见的。
闪光指数就是标明闪光灯光强度的指数,通常用GN值表示
闪光灯GN值为60,表示在ISO100、焦距为105mm的情况下,闪光灯指数为60
要取得0EV的中间调,并用f/8,闪光灯距离被摄体:GN值/光圈值=60/8=7.5米
感光度增加2挡(变为原来的4倍),GN值变为原来的2倍。
光圈加大2挡(光圈值变为原来的1/2),GN值变为原来的2倍。
距离缩短为原来的1/2,GN值变为原来的2倍。
GN值相差1倍,强度相差2EV。
布光法中的灯位
正面光
平面化,没有立体感,一般用于辅助光
顶光
使人物面部非常阴郁
鬼光
下方射过来的光线
异常恐怖,营造恐怖氛围
45°侧光
呈现立体但阴影浓重,常作为主灯
90°侧光
一半明亮一半处于阴影
艺术化处理才会用
背景光
提亮背景
常配合主光和辅光一起使用
伦勃朗布光法
包含主、辅、背景、轮廓灯
1.四分之三面部对着相机。看不到一侧的耳朵
2.主灯强度要能使人面部正确曝光,方向为与人物面部方向同一侧45°左右。面部形成三角形光区(以鼻子阴影、面颊阴影、下眼线为边长,围成的三角形亮区)。
3.辅灯使面部阴影柔化,使用4:1或者3:1的光比。
4.背景灯打亮背景。人物斜后方可放置一集中的光,打在人物轮廓上形成轮廓光。
伦勃朗布光法有几个特点
够表现出深邃和坚毅。能够强调面部的线条。
伦勃朗布光法非常适合用于成功男人的塑造
蝶形布光法
用于女性摄影的布光法
包含主、两辅、背景灯
主灯在正前方从上斜射下来,鼻子下方形成蝴蝶形阴影,更像瓜子脸
两侧两盏辅灯将人物的轮廓和背景打亮,使人物和背景分离开
可以再添加背景光
07 正确的曝光
第1节 正确的曝光
以主题来确定照片的高中低影调
曝光组合包含光圈、快门、感光度
关注光线的三大特性:强度、方向和色温
曝光的目的是为“明确主题、突出主体和简化画面”而服务的
第2节 大光比强反差
第1招:白就白,黑就黑,轮廓要清晰,形成剪影
第2招:提亮暗部,压暗亮部
补光方式包括反光板、闪光灯、持续光源等
中灰渐变镜来对亮部区域进行减光
第3招:换个角度,换个时间
第4招:HDR:High-Dynamic Range 高动态范围
几张不同曝光的照片,把亮的暗的都拍出细节,然后合成为一张
第5招:拉上拉链
“光线不好的时候我不拍。”
第3节 摄影绘画
摄影的画布是黑色的,光线就是颜料
曝光欠曝后期还能挽救,一旦过曝照片就废了
“宁欠勿曝”
光绘:在“黑画布”上用光线作画的方法
画笔可以是焰火、手机屏幕、手电筒、各种发光体
1.曝光时间到底多长?
2.使用的发光体到底多亮才好?
第4节 多重曝光
在同一张照片采用两次或者更多次的独立曝光,最终呈现在单一照片中的手法
08 摄影中的虚实
第1节 对焦与景深
对焦是让物体清晰,物体到相机的距离是对焦距离,这个距离形成的面是焦平面。
景深是对焦点前后一段清晰成像的范围
景深的特点
1.景深和光圈、焦距、拍摄距离有关
2.前景深比后景深要浅,前面易虚,后面不易虚。
3.后景深变化特别快,前景深变化慢。
4.景深范围如果小称为浅景深。景深范围大的话称为大或深景深。
第2节 背景虚化
背景远
背景离人物越远,肯定就越模糊
相机近
相机离拍摄主体越近,景深就越浅
光圈大
光圈开大,背景虚化
焦距长
其他条件相同,焦距越长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
拍摄人像选择中长焦好
200mm f/2.0 相当 100mm f/1.0、50mm f/0.5和24mm f/0.24的背景虚化效果
背景虚化的作用在于明确主体、突出主体以及简化画面
50~200mm之间拍人是拍唯美的糖水人像,只要人美就是甜啊
浅景深就要用大光圈+长焦+对焦距离近这三者搞定
第3节 超焦距
远近都清晰的大景深就要用小光圈+广角+对焦距离远
超焦距是对焦在无穷远的时候,离相机最近的清晰的距离
第4节 通过快门控制虚实
利用高速快门
高速快门的一个作用就是凝固瞬间
高速快门记录的是某一个时间点
闪光同步速度与高速闪光同步
高速闪光同步就是快门每开启一次,闪光灯就频闪一次
慢速快门记录时间
慢速快门记录的则是一个时间段
门将画面中动态的物体记录,一个由点到线的过程
慢门拍摄得到明亮夜景、车灯轨迹、野外星轨、海水雾化、瀑布水线
慢门实现运动物体虚实的结合
后帘闪光同步曝光
长曝光拍出移动物体的轨迹线,然后闪光灯打亮主体的效果
第5节 拍不清楚怎么办
第一大类问题:没对上焦
看清楚对上主体了再拍
1.先构图再对焦。
2.景深别太浅。
3.离模特别太近。
第二类大问题:不管谁动了,动了就虚了
情况1:没有达到安全快门
1.使用安全快门速度,可使用大光圈镜头或者提高感光度来达到。
2.用三脚架是王道
3.把周围弄亮,光线足快门速度就能上来,或用闪光灯
不能保证相机和拍摄主体相对静止,就提高快门速度,提亮环境、开大光圈、提高感光度
第三大类问题:你真的很无辜
情况1:感光度高了有的相机画质太差
不要超过相机最高可用感光度
情况2:光线暗了数码相机都是不好
加光源,或者不拍照
情况3:镜头也不是那么可靠的
镜头有问题了——跑焦
去维修中心调整
情况4:成像差,没办法
尽量买好的器材
对焦点个数
越多越好
对焦点覆盖面积越大越好,越利于构图
线性对焦点
十字对焦点
双十字对焦点
对焦点与光圈的关系
佳能的双十字对焦点,在f/2.8以上启动,小光圈则一个十字
镜头最大光圈越大,越有利于对焦
对焦与环境亮度的关系
对焦系统有光线感应范围,超过范围就对不上焦
09 构图
前注
摄影无定法,但是有其基本原理
摄影理论中的构图完全是继承了绘画中的构图理论
第1节 居中法构图
拍摄的主体是对称的结构采用居中法构图
主体外形是圆形的时候一般采用居中法构图
画面中占据很大面积的主体,可用居中法构图
第2节 三分法构图
将画面分割成九宫格,“井”字的四条线和四个交汇点是重要的视觉关注点线
绝大多数照片都是用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还需要关注方向感
永远让你的主体朝向比较空旷的一面
照片可采用非常规的构图法以表达达负面情绪
第3节 重复法
单调的重复一个物体同样可突出主体的效果
重复法要元素单纯
第4节 引导线
画面中的主要线条汇聚引导到主体
第5节 三角构图
画面中的元素或者线条形成了三角形
三角形是一个稳定的结构,会让人看起来很舒服。
10 总复习
第1节 复习所有的知识
对于取景来说
画面中保留对于主题有益
等效焦距/透视
对于曝光来说
照片明暗只和曝光补偿有关
曝光补偿却和取景的环境亮度、光圈、快门、感光度有关
光圈、快门、感光度可用相机控制。三者每改变一挡,亮度变化是2倍的关系。
光圈、快门、感光度之间存在互易律关系
线有三大特性:强度、方向、色温
色温可用白平衡校正
光线分为三大类型:自然光、场景光、人造光
对于虚实来说
控制虚实两大方法:景深,快门
景深越浅,虚化效果越明显
背景虚化口诀:背景远,相机近,光圈大,焦距长
风景照拍最大的景深,就要用超焦距
快门控制虚实
高速快门凝固画面瞬间
慢速快门记录运动的物体线形或影迹
对于构图来说
5个基本方法:居中法、三分法、引导线法、重复法、三角构图法
第2节 几个场景实战
日出日落怎么拍?
日出日落的时候色温低,可以给人温暖的感觉
色温变化快,天空的色彩比较丰富
适当调节白平衡,还能表现出紫色、古铜色等其他色彩
有了背景环境,更需要关注地面上可拍摄的主题素材
拍摄月亮
少也要200mm的焦距,如果是长焦小DC,800mm是极好的
M挡拍摄,ISO 200、f/5.6或者f/8、1/500s左右的参数
拍摄银河,ISO 3200、f/2.8、30秒
第3节 拍摄照片时要考虑什么
取景、曝光、虚实、构图,就是摄影技术的一切
明确主题,突出主体,简化画面
主题才是你的照片灵魂
好内容来自于内心,来自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