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5一建机电3.3通风与空调
这是一篇关于3.3通风与空调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分部分项、施工程序,风系统,水系统,设备安装,调试与检测,净化空调。
编辑于2025-07-25 17:49:003.3通风与空调
分部分项、施工程序
风管及部件
金属风管程序
风管检查-组合连接-风管调整-漏风量测试
察言观色 查连管测
水系统
空调冷热水
管道与附件安装-水压试验-冲洗
水系统阀部件、仪表
强度严密性试验-阀门及部件安装-仪器仪表安装
设备安装
制冷机
机组减震安装-机组就位安装-机组配管
冷却塔
冷却塔减振安装-冷却塔就位安装-冷却塔配管安装
水泵
标注
给水水泵
检测位置 纵向水平偏差 横向水平偏差 整体安装 泵的进、出口法兰面 0.1/1000 0.2/1000 或其他水平面 解体安装 底座水平加工面上 0.05/1000 水平中分面 轴的外露部分
两横一竖,就是干
姐坐中轴
解体的是大型的,要求高
减振装置安装-水泵就位-找正找平
组合式空调机组
减振装置安装-设备安装-找正找平
风机(箱)
支吊架安装-减振安装-风机就位-找正找平
多联机系统
基础验收-室外机吊装-设备减震安装-室外机安装-室内机安装-管道连接-管道强度及真空试验-冲制冷剂-绝热-调试
风系统
风管制作
一般规定
金属风管(外径/外边长);非金属风管
金玉其外
排烟系统风管最小厚度按高压系统选择
微压 p≤125Pa 低压 125Pa<p≤500Pa 中压 500Pa<p≤1500Pa 高压 1500Pa<p≤2500Pa
125 500 1500 2500
375 1000 1000
密封面宜在正压测 拼缝应错开,不得由十字形拼接缝
矩形内斜线和内弧形弯头设导流片,减少局部阻力和噪声
镀锌钢板
镀锌层厚度不得低于80g/㎡,(普通风管是80) 表面不得有10%以上的花白、锌层粉化 板厚≤1.2mm的风管与角钢法兰连接时,应采用翻边铆接。翻边6~9mm;铆钉间距100~ 150mm,数量不少于4个。 中、低压系统风管法兰螺栓及铆钉孔孔距不大于150mm,高压系统风管不大于100mm。
咬口形式:联合角、单咬口、转角、按扣 咬口形式 适用系统 联合角咬口、单咬口、转角咬口 微、低、中、高 按扣式咬口 微、低、中
炼丹专案
圆形风管的连接形式可采用各类承插及抱箍,其中: 承插连接、抱箍连接适用于φ < 700mm的微压、低压风管; 带加强筋承插、角钢加固承插、芯管连接、立筋抱箍连接适用于微压、低压及中压风管; 内胀芯管连接适用于大口径螺旋风管。
胀大口承包700亩地(低压)
矩形风管无法兰连接形式包括: 其中S形插条、直角形平插条适用于微压、低压风管; 其他形式适用于微压、低压和中压风管。
普通钢板
普通钢板风管采用焊接连接。 风管与法兰的焊缝应低于法兰的端面, 除尘系统风管宜采用内侧满焊、外侧间断焊的形式。当风管与法兰采用点焊固定连接时,焊缝应熔合良好,间距不大于100mm。
不锈钢板
法兰与风管采用内侧满焊、外侧点焊 加固法兰采用两侧点焊的形式与风管固定,点焊的间距不大于150mm。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风管的覆面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内层的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或难燃且对人体无害的材料。 铝箔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风管可采用承插阶梯接口和外套角钢法兰两种形式。
非金属
玻璃钢风管
有机玻璃钢风管板材厚度普遍高于钢板风管板材厚度, 风管不得采用高碱玻璃纤维布。 风管表面不得出现泛卤及严重泛霜。 玻璃钢风管不适用于高压系统风管。 法兰螺栓孔的间距不得大于120mm。 矩形风管法兰的四角处,应设有螺孔。
部件制作
成品风阀
手动以顺时针方向为关闭。 电动、气动调节阀:驱动执行装置,动作应可靠,且在最大工作压力下工作应正常。 工作压力大于1000Pa的调节风阀:生产厂应提供在1.5倍工作压力下能自由开关的强度测试合格的证书或试验报告。
消声器、消声弯头
矩形消声弯管平面边长大于800mm时,应设置吸声导流片。 消声器内的织物覆面层应有保护层,保护层应采用不易锈蚀的材料,如镀锌钢丝网。当使用穿孔板保护层时,穿孔率应大于20%。
柔性短管
应采用抗腐、防潮、不透气及不易霉变的柔性材料,但防排烟系统的柔性短管必须采用不燃材料。 不应为异径连接管。
150-250mm
风管安装
一般技术要求
(1)穿过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或楼板时,设置厚度不小于1.6mm的钢制防护套管,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采用不燃柔性材料封堵严密。穿墙套管与墙体两侧平齐,穿楼板套管底与楼板底平齐,顶应30mm。 (2)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空间时,应设置性短管; 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墙体时,墙体处应设钢制套管,风管与套管之间应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填充密实。墙体一侧的风管应设置柔性短管。 (3)外保温风管必须穿越封闭的墙体时,应加设套管。 (6)输送含有易燃、易爆气体的风管系统通过生活区或其他辅助生产房间时,不得设置接口。 (8)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严密性检验,漏风量应符合规范允许的数值。
套管 穿墙 穿楼板 工业管道 套管长度不小于墙体厚度 高出50mm 建筑管道 高出20mm 高出50mm(卫生间、厨房) 空调风管 高出30mm (风管有点水没太大关系,所以比较特殊,是30mm) 空调水系统 高出20-50mm
柔性:避免墙体载荷的挤压
风管支吊架安装
(1)风管支吊架预制加工时,不得用电气焊切割。 (2)支吊架不应设置在风口、检查门处,离风口和分支管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 (3)风管吊架的吊杆直径不得小于6mm,横担固定吊杆的螺栓上下应加锁母;保温风管应加木质衬垫,其厚度不小于保温材料的厚度。 (4)金属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边长≤400mm时,支、吊架间距≤4m; > 400mm时,支、吊架间距≤3m。 (5)垂直安装时,应设置至少2个固定点,支架间距不应大于4m。风管支架宜设置在法兰连接处,不宜单独以抱箍的形式固定风管,应使用型钢支架,并使风管重量通过法兰作用于支架上。 (6)悬吊的水平主、干风管直线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防晃支架或防止摆动的固定点,且每个系统不应少于1个。 (8)不锈钢板、铝板风管与碳素钢支架的接触处,应采取隔绝或防腐绝缘措施。
比母线槽、梯架槽盒轻,所以是6mm
金属风管安装
(2)法兰的连接螺栓应均匀拧紧,螺母宜顺气流方向且螺母宜在同一侧。 (3)垫片材质应符合系统功能的要求,厚度不应小于3mm。垫片不应凸入管内,且不宜凸出法兰外;垫片接口交叉长度不应小于30mm。 (4)风管穿出屋面处应设置防雨装置,且不得渗漏。 (5)接口不得安装在墙内或楼板内。 (6)金属无法兰连接风管的安装技术要求: ③矩形薄钢板法兰弹簧夹连接时, 中、低压系统风管的弹簧夹间距不大于150mm, 高压风管的弹簧夹间距不应大于100mm,弹簧夹应一正一反交错卡压固定,不应松动。
(7)柔性短管的安装: ①柔性短管长度宜为150~ 250mm,与风管的连接不得采用抱箍固定的形式。 柔性短管与角钢法兰组装时,可采用条形镀锌钢板压条的方式,通过铆接连接。 压条翻边宜为6~9mm,紧贴法兰,铆接平顺,铆钉间距宜为60~ 80mm。 ②柔性短管的安装应松紧适度、目测平顺,不应有强制性的扭曲。 ③可伸缩金属或非金属柔性风管的长度不宜大于2m。柔性风管支吊架的间距不 应大于1500mm,承托的座或箍的宽度不应小于25mm,两支架间风道的最大 允许下垂应为100mm,且不应有死弯或塌凹。
复合材料风管安装
(1)当采用插接连接时,接口应匹配,不应松动,端口缝隙不应大于5mm。 (2)复合材料风管采用金属法兰连接时,应采取防冷桥的措施。 (5)玻璃纤维增强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风管,应采用粘结连接。直管长度大于30m时,应设置伸缩节。
玻璃钢风管安装
(1)采用法兰连接时,垫片宜采用3~ 5mm的软聚氯乙烯板或耐酸橡胶板。 (2)直管长度超过20m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伸缩节,支管的重量不得由干管承受。 (3)所有的金属附件及部件,均应做防腐处理。
阀门、部件
风阀
②斜插板风阀安装时,阀板应顺气流方向插入;水平安装时,阀板应向上开启。
消声器及静压箱
①消声器及静压箱安装时,应设独立支吊架。 ②当采用回风箱作为静压箱时,回风处应设置过滤网。
风口
②风管安装的支吊架不应设置在风口处,至风口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 ③空调送风口边到火灾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远离) ④送风机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当设在同一面时,两者 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不足20m的排风口应高出进风口边缘6m。
远离,一般就是1.5m
风管制作安装的检验与试验
(1)风管批量制作前,应进行风管强度与严密性试验。
强度试验 5分钟 低压风管为1.5倍的工作压力; 中压风管为1.2倍的工作压力,且不低于750Pa; 高压风管为1.2倍的工作压力。
严密性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
和建筑管道一样,这里的风管是金属,所以是工作压力。加入是非金属就是1.15倍
(2)管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对安装后的主、干风管分段进行严密性检验。 严密性检验,主要检验风管、部件制作加工后的咬口缝、风管管段之间、铆接孔、风管的法兰翻边的连接严密性,检验合格后方能交付下道工序。 (3)排烟、除尘、低温送风及变风量空调系统风管的严密性应符合中压风管的要求。
咬断猫栏
前面做了强度,这里连接后只做严密性
绝热施工
进场前
对密度、导热系数或热阻、吸水率等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小蜜倒热水
现场随机抽样送检,核查复验报告
(2)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穿越防火隔墙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7)铝箔玻璃棉板绝热
①保温钉与风管、部件及设备表面的连接,应采用粘结或焊接,不得采用抽芯铆钉或自攻螺钉等破坏风管严密性的固定方法。 ②矩形风管及设备表面的保温钉应均布,其数量为 底面每平方米不少于16个, 侧面不少于10个, 顶面不少于8个。 首行保温钉至绝热材料边沿的距离应小于120mm,保温钉的固定压片应松紧适度、均匀压紧。 ③玻璃棉板铺覆时要使纵、横缝错开,纵向接缝不宜在风管底面,板间拼缝要 严密平整,并用铝箔胶带封严;风管的法兰处要单独可靠保温。 ④玻璃棉板粘铝箔胶带后,可以缠玻璃丝布,或直接外包保护层,如镀锌铁皮。 铁皮要由下向上进行安装,搭接处采用自攻螺钉固定。
水系统
水管道
冷冻、冷却水管道
连接方式有:螺纹连接、焊接、法兰连接、沟槽连接等。 外露螺纹应为2~3扣。 支吊架不应设在管道对接焊缝处,距离应大于50mm。 采用法兰连接,法兰面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同心,紧固后的螺母应与螺栓端部平齐或略低于螺栓。 穿过地下室、地下构筑物外墙时,应采取防水措施,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管道穿越墙体或楼板处应设钢制套管,管道接口不得置于套管内,钢制套管应与墙体饰 面或楼板底部平齐,上部应高出楼层地面20~ 50mm。 穿防火分区,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防火封堵;保温管道与套管四周的缝隙,应使用不燃绝热材料填塞紧密。
套管 穿墙 穿楼板 工业管道 套管长度不小于墙体厚度 高出50mm 建筑管道 高出20mm 高出50mm(卫生间、厨房) 空调风管 高出30mm 空调水系统 高出20-50mm
建筑电气
母线槽垂直穿楼板设高度50mm及以上防水台 导管穿越密闭或防护密闭隔墙,套管两端伸出30-50mm 进配电(控制)柜内的导管,高出50-80mm
风管穿墙 穿墙套管与墙体两侧平齐,穿楼板套管底与楼板底平齐,顶应30mm。
(7)冷(热)水、冷却水系统管道机房内总、干管支、吊架,应采用承重防晃管架,与 设备连接的管道管架宜采取减振措施。 当水平支管的管架采用单杆吊架时,应在系统管道的三通、阀门、起始点、弯头处及长度每隔1 5m设置承重防晃支吊架。
三连发卡(起)弯15m长
有冲击力
风管是20米设防晃支吊架
冷凝水管道
(1)冷凝水排水管的坡度干管坡度宜大于或等于8‰,支管坡度宜大于或等于1%(10‰),且应坡向出水口。 (2)冷凝水管道与设备的连接应采用软接。冷凝水管道与空调机组连接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存水弯。 (3)冷凝水管道不得直接接入生活污水管道,且不应接入雨水管道。(间接排水)
室内供暖
管道及配件
建筑
给水2‰-5‰坡度
汽水同向
应3‰,不得小于2‰
汽水逆向
不小于5‰
散热器支管
1%,坡向排气和排水
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如臂长方向垂直必须设排气及泄水装置。
热水干管变径顶平偏心,蒸汽干管变径底平偏心连接。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
盘管埋地不应有接头
隐蔽前,水压试验——1.5倍工作压力,且不小于0.6MPa,稳压1小时,压降不大于0.5MPa
制冷剂管道、管件安装
吸、排气管道
应设独立支架
上、下平行敷设
吸气管应在下方
弯曲半径
不应小于 3.5 倍管道直径
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不应大于 0.08 倍管道直径,且不应使用焊接弯管及皱褶弯管
分支管
按介质流向弯成 90°后与主管连接
不宜使用弯曲半径小于 1.5 倍管道直径的压制弯管
铜管
承插钎焊
承口应迎着介质流动方向
套管钎焊
插接深度应符合规定
对接焊接
错边量不应大于 0.1 倍壁厚,且管道内壁应产平,不大于 1mm。
制冷剂阀门
安装前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强度试验
压力为阀门公称压力的 1.5倍,持续时间不应少于 5min
严密性试验
阀门公称压力的 1.1 倍,持续时间 30s,不漏为合格。
阀部件
阀门的安装
(1 )阀]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工作压力大于1.0MPa及在主干管上起到切断作用和系统冷、热水运行转换调节功能的阀门和止回阀,应进行壳体强度和阀瓣密封性能的试验,且试验合格;其他阀门]可以不单独进行试验。 壳体强度试验压力应为常温条件下公称压力的1.5倍,持续时间不应少于5min,阀门的壳体、填料应无渗漏。 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公称压力的1.1倍,在试验持续的时间内应保持压力不变。 (3)水平管道上阀门的手柄不应向下安装,垂直管道阀门门的手柄应便于操作。
壳体强度,阀瓣密封:是工业和建筑的结合体, 名称是建筑,实验时间是按工业
石油化工:阀门不应向上,怕堵塞爆炸
阀门总结 场合 进场试验名称 检查比例 试验压力 工业管道 压力、密封试验 / P压力=1.5 P密封=1.1 建筑管道 强度、严密性试验 每批10%,且不少于1个 P强度=1.5 主干管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全查 P严密=1.1 通风空调 壳体强度和阀瓣密封性能 工作压力>1.0MPa; P强度=1.5 水系统 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 P严密=1.1 冷热水运行转换调节功能的阀门和止回阀
口诀:建强严 工压封
补偿器
(1)补偿器的补偿量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并应根据设计计算的补偿量进 行预拉伸或预压缩。 (2)波纹管膨胀节或补偿器内套有焊缝的一端,水平管路上应安装在水流的流入端,垂 直管路上应安装在上端。 (3)管道系统水压试验后,应及时松开波纹补偿器调整螺杆上的螺母,使补偿器处于自由状态。
除污器、自动排气装置安装
电动、气动等自控阀
安装前应进行单体调试,启闭试验应合格。
过滤器
应安装在进入机组.水泵等设备前端的管道上
安装位置应便于滤网的拆装和清洗,与管道连接应牢固严密
排气阀、排水管及排水阀
排气阀
应安装在系统最高处及所有可能积聚空气的管段高点,且在 便于操作的部位
排水管及排水阀
在系统最低点
强度、严密性、冲洗
冷冻、冷却水管道水压试验
(1)冷(热)水、冷却水与蓄能 (冷、热)系统的试验压力, 金属管道及金属复合管 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0MPa时,应为1.5倍工作压力,最低不应小于0.6MPa; 当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应为工作压力加0.5MPa。 ( 3 )各类耐压塑料管的强度试验压力(冷水)应为1.5倍工作压力,且不应小于0.9MPa; 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1.15倍的设计工作压力。 (2)系统最低点压力升至试验压力后,应稳压10min,压力下降不得大于0.02MPa, 然后应将系统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外观检查无渗漏为合格。
小乘大加
空调风管
(1)风管批量制作前,应进行风管强度与严密性试验。
强度试验 5分钟 低压风管为1.5倍的工作压力; 中压风管为1.2倍的工作压力,且不低于750Pa; 高压风管为1.2倍的工作压力。
严密性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
对比建筑供暖
室内供暖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
盘管埋地不应有接头
隐蔽前,水压试验——1.5倍工作压力,且不小于0.6MPa,稳压1小时,压降不大于0.5MPa
调试和检测-供暖
供暖设备及辅助设备试验
锅炉本体
p>1.18MPa,试验压力1.25P
锅炉阀门
严密性试验:1.25P
密闭箱、罐
水压试验:1.5P且≥0.4MPa
散热器组队后
水压试验:1.5P且≥0.6MPa
室内供暖管道系统试压、冲洗及调试
供暖管道系统试压
蒸汽、热水供暖系统 p顶点+0.1MPa,且≥0.3MPa 塑料管及复合管热水供暖系统 p顶点+0.2MPa,且≥0.4MPa (严) 高温热水供暖系统 p顶点+0.4MPa
冲洗
试运行和调试
整体出厂锅炉带负荷连续试运行4-24h
室外供热管道系统试压、冲洗及调试
空调水系统管路冲洗
合格的条件是目测排出口的水色和透明度与入口的水对比应相近,且无可见杂物。 当系统继续运行2h以上,水质保持稳定后,方可与设备相贯通。
冷凝水管道通水
冷凝水系统采用通水试验,应以不渗漏、排水畅通为合格。
制冷剂管道试验要求
氟利昂
(1)制冷剂管道安装完毕,检查合格后,应进行管路强度、充注制冷剂检漏试验、真空试验、气密性试验,技术数据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和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制冷系统的吹扫排污应采用压力为0.5~0.6MPa (表压)的干燥压缩空气或氮气,应以白色(布)标识靶检查5min,目测无污物为合格。 系统吹扫干净后,系统中阀门的阀芯应拆下清洗干净。
强制检漏空气
强充真气
绝热
用途可分为保温、保冷、加热保护三种类型。 空调水系统和制冷系统管道的绝热施工,应在管路系统强度与严密性检验合格和防腐处理结束后进行。
管道的绝热材料进场施工前,应对密度、导热系数或热阻、吸水率等性能指 标进行复验,检验方法为现场随机抽样送检,核查复验报告。
小蜜倒热水
设备安装
1.制冷机组及附属设备
就位于基础上,按要求设置减震器 各个减震器压缩量偏差不大于2mm 应有防止水平位移的限位装置 管道与设备采用金属或软接头连接,与设备相连的管道设独立支架
机组安装前应找平找正
离心式
在压缩机的机加工平面上找正找平
螺杆式制冷机组
应对机座进行找平
如有偏差, 可调整垫铁组,调整完成 螺杆式制冷机组 应对机座进行找平 后在垫铁两侧点焊牢固。
2.冷却塔
(1) 进风侧距建筑物应大于1m。冷却塔部件与基座的连接应采用镀锌或不锈钢螺栓。 (2)冷却塔安装应水平,单台冷却塔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应为2‰。 多台冷却塔安装时,排列应整齐,各台开式冷却塔的水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偏差值不应大于30mm。
对比
成套配电柜固定
先调中间配电柜 垂直度≤1.5‰,接缝≤2mm,成列盘面偏差≤5mm 柜与柜之间、柜与基础型钢间用镀锌螺栓固定
配电母线槽 水平度、垂直度不宜大于1.5‰,全场≤20mm 照明母线槽 水平不大于5mm,垂直不大于10mm
照明:武直十
3.组合式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安装
冷凝水排出管应设置U 型水封,水封高度应为机组机外余压水头高度加50mm,但整体水封高度不得小于100mm。
里面的空气凝结成水,形成了里面负压。
5.水泵
经典图
(1)对减振要求较高的场所,空调循环水泵应设置整体式减振台座(惰性台座),减振台座与基础间设置减振器,并设置防止水泵水平位移的限位装置。减振台座可采用型钢制作框架,中间浇筑钢筋混凝土。 当设备安装在减振基座上,独立支架固定点应为减振基座, 进入总管时采用顺水流斜向插接(顺水三通),角度≤60°
6.风机盘管
(1)机组进场施工前,要对供热量、水阻力、噪声、功率、供冷量及风量等性能参数进行复验,检验方法为随机抽样送检,核查复验报告。 (2)风机盘管安装前应逐台进行水压试验和风机三速试运行。盘管水压试验压力应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试验观察时间应为2min,不渗漏为合格;通电试运行不漏电、不短路,风机三速转动方向、转速正常为合格。 (3)立式明装风机盘管应将设备置于地面垫平,卧式采用悬吊方式,应设独立支吊架,固定应牢固,高度与坡度应正确。 (4)直径或长边尺寸≥630mm的防火阀,或边长> 1250mm的弯头和三通,应设独立的支吊架。 (4)风机盘管机组与管道的连接,应采用耐压值大于或等于1.5倍工作压力的金属或非金属柔性连接,连接应牢固、严密,坡向正确,金属软管及阀门均应保温。 凝结水管与风机盘管连接时,应设透明软管,能观察到凝结水排水情况,长度不宜大于150mm。
热水澡供冷风
对比
柔性导管
长度
动力:≤0.8m 照明:≤1.2m
明配柔性导管固定点间距≤1m,距设备弯头、管端距离<0.3m 不能作为保护导体连续导体
金属风管安装
(7)柔性短管的安装: ①柔性短管长度宜为150~ 250mm,与风管的连接不得采用抱箍固定的形式。 柔性短管与角钢法兰组装时,可采用条形镀锌钢板压条的方式,通过铆接连接。 压条翻边宜为6~9mm,紧贴法兰,铆接平顺,铆钉间距宜为60~ 80mm。 ②柔性短管的安装应松紧适度、目测平顺,不应有强制性的扭曲。 ③可伸缩金属或非金属柔性风管的长度不宜大于2m。柔性风管支吊架的间距不 应大于1500mm,承托的座或箍的宽度不应小于25mm,两支架间风道的最大 允许下垂应为100mm,且不应有死弯或塌凹。
单机试运行
调速、温控阀的动作应正确,并应与机组运行状态一一对应
中档风量的实测值应符合设计要
检查项目 试验内容 成品风阀 工作压力> 1000Pa的, 生产厂家提供1.5倍工作压力强度测试合格证书 风管批量制作前 低压: 1. 5倍的工作压力; 强度与严密性试验 中压: 1.2倍的工作压力,且≥750Pa; 高压: 1.2倍的工作压力。 水系统阀门的安装 强度试验: 1. 5P公称,严密性试验: 1.1P公称。 冷冻、冷却水管道 工作压力≤1.0MPa时,1.5P, 且≥0.6MPa; 水压试验 当工作压力> 1.0MPa时,为P+0. 5MPa。 风机盘管水压试验 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试验观察时间应为2min 风机盘管机组 采用耐压值≥1.5倍工作压力的金属或非金属柔性连接 与管道的连接
7.多联机系统
(1)安装在户外的室外机组应可靠接地,并采取防雷保护措施。室外机组应安装在设计专用平台上,并应采取减振与防止紧固螺栓松动的措施。 (2)室外机的通风应通畅,不应有短路现象,运行时不应有异常噪声。当多台机组集中安装时,不应影响相邻机组的正常运行。 (3)风管式室内机的送、回风口之间,不应形成气流短路,室内机应设置单独支吊架固定牢固。
调试与检测
调试准备
由施工单位负责,监理单位监督,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参与和配合。 (2)系统调试前应编制调试方案,并应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系统调试 应由专业施工和技术人员实施,调试结束后,应提供完整的调试资料和报告。 (3)系统调试测试仪器,如微压计、风量罩、超声波流量计、转速表等,应在使用合格检定或校准合格有效期内,精度等级及最小分度值应能满足工程性能测定的要求。
关键工序,要编方案。工序报监理工程师,分部报总监
调试及检测
单机
1)通风机、空气处理机组中的风机,叶轮旋转方向应正确、运转应平稳,应无异常振动与声响,电机运行功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在额定转速下连续运转2h后,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的温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水泵叶轮旋转方向应正确,应无异常振动和声响,紧固连接部位应无松动,温升正常,电机运行功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水泵连续运行2h后,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的温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冷却塔风机与冷却水系统循环试运行不应小于2h,运行应无异常。冷却塔本体应稳固、无异常振动。 4)制冷机组运转应平稳、应无异常振动与声响。正常运转不应少于8h。 5)风机盘管机组的调速、温控阀的动作应正确,并应与机组运行状态一一对应,中档风量的实测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单机:2h 设备:一个工作班8h
非设计满负荷联合试运行及调试
1)应在设备单机试运转合格后进行。
2)通风系统的连续试运行应不少于2h,空调系统带冷(热) 源的连续试运行应不少于8h。 联合试运行及调试不在制冷期或供暖期时,仅做不带冷(热)源的试运行及调试,并在第1个制冷期或供暖期内补做。
单机:2h 带冷热源了就有制冷机组参与:一个工作班8h
调试内容 4)室内空气参数的测定和调整。 1)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检验、调整与联动运行。 2)系统风量的测定和调整(通风机、风口、系统平衡)。 3)空调水系统的测定和调整。 5)防排烟系统测定和调整。 空调水系统的开机顺序为:冷却水泵一冷却塔-冷冻水泵→ 制冷机组; 空调水系统的关机顺序为:制冷机组-冷冻水泵→ 冷却水泵→ 冷却塔。
空气监控风水+防排烟
开机蹦哒,关机中心开花
总风量 -5%~10% 各风口 15% 定流量系统水流量 15%
15%,总风口定水流
节能性能
系统调试完成后,应进行节能性能检验 1.材料、设备的见证取样复试
绝热材料
通风空调工程的绝热材料,要对密度、导热系数或热阻、吸水率等指标进 行复试,检验方法为现场随机抽样送检,核查复验报告,要求同一厂家同材质的 绝热材料复验不得少于2次。
小蜜倒热水
风机盘管
风机盘管机组要对供热量、水阻力、噪声、功率、供冷量、风量等参 数进行复试,检验方法为随机抽样送检,核查复验报告。同一厂家的风机盘 管机组按数量复验2%,不得少于2台;复验合格后再安装。
热水澡供冷风
对比
灯具固定在砌体和混凝土结构上严禁木榫、尼龙塞或塑料塞固定,固定每检验批灯具数量5%,且≥1套 质量大于10KG灯具,固定、悬吊装置按灯具重量5倍恒定均布载荷做强度试验,时间≥15分钟,全数检查 吸顶、墙面安装灯具,固定螺栓、螺钉≥2个,每检验批不同形式抽5%,且≥1套 悬吊灯具:质量>3Kg,螺栓、预埋吊钩直径≥6mm 采用钢管,内径≥10mm,壁厚≥1.5mm
建筑给水 阀门安装前
严密性和强度试验
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抽检10%,且不少于1个
主干管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逐个做试验
强度:1.5倍
严密性:1.1倍
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性能检测
(1) 冬季不得低于设计计算温度2°C,且不应高于1°C; 如设计温度20度,则18-21 可以更冷点 夏季不得高于设计计算温度2°C ,且不应低于1°C。 如设计温度20度,则22-19 可以更热点
避免耗能
净化空调
洁净度等级
工业
N1 级至N9 级
N1最高
N1-N5高压
N6-N9中压
生物
空态或静态条件下的细菌浓度
为I、Ⅱ、Ⅲ、IV 级
I级最高
施工技术
风管制作
材料要求
宜采用镀锌钢板,镀锌层厚度不应小于100g/m2。(净化空调是100)表面不得有10%以上的花白、锌层粉化。 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
风管
镀锌钢板
镀锌层厚度不得低于80g/㎡,(普通风管是80) 表面不得有10%以上的花白、锌层粉化 板厚≤1.2mm的风管与角钢法兰连接时,应采用翻边铆接。翻边6~9mm;铆钉间距100~ 150mm,数量不少于4个。 中、低压系统风管法兰螺栓及铆钉孔孔距不大于150mm,高压系统风管不大于100mm。
制作
①风管内不得有横向拼接缝,不得设有加固框或加固筋。咬口缝处所涂密封胶宜在正压侧。 ③矩形风管不得使用S形插条及直角形插条连接。边长大于1000mm的净化空调系统风管,无相应的加固措施,不得使用薄钢板法兰弹簧夹连接。 空气洁净度等级为N1 ~N5级净化空调系统的风管,不得采用按扣式咬口连接。
风管安装
(1)净化空调系统风管及其部件的安装,应在该区域的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完成,对施工 现场彻底清扫,可以无尘作业,且室内建立防尘措施的条件下进行。 (2)在安装前,风管、静压箱及其他部件的内表面应擦拭干净,且应无油污和浮尘。当 施工停顿或完毕时,端口应封堵。 (3)法兰垫料应采用不产尘、不易老化,且具有强度和弹性的材料,厚度应为 5~8mm,不得采用乳胶海绵。法兰垫片宜减少拼接,且不得采用直缝对接连接,不得在垫料表面涂刷涂料。 (4)风管穿过洁净室(区)吊顶、隔墙等围护结构时,应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 (5)负压隔离病房排风口应高出屋面不小于2m,排风口处应安装防护网和防雨罩
净化空调系统进行风管严密性试验时,
N1~N5 级
按高压系统风管
N6~N9 级,且工作压力小于等于 1500Pa
按中压系统风管
医院洁净手术部风管漏风率
I级
不应大于 1%
其他级别
不应大于 2%
工业洁净室的阀门安装前
逐个做压力和严密性实验
对比
(1 )阀]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工作压力大于1.0MPa及在主干管上起到切断作用和系统冷、热水运行转换调节功能的阀门和止回阀,应进行壳体强度和阀瓣密封性能的试验,且试验合格;其他阀门]可以不单独进行试验。 壳体强度试验压力应为常温条件下公称压力的1.5倍,持续时间不应少于5min,阀门的壳体、填料应无渗漏。 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公称压力的1.1倍,在试验持续的时间内应保持压力不变。 (3)水平管道上阀门的手柄不应向下安装,垂直管道阀门门的手柄应便于操作。
壳体强度,阀瓣密封:是工业和建筑的结合体, 名称是建筑,实验时间是按工业
石油化工:阀门不应向上,怕堵塞爆炸
阀门总结 场合 进场试验名称 检查比例 试验压力 工业管道 压力、密封试验 / P压力=1.5 P密封=1.1 建筑管道 强度、严密性试验 每批10%,且不少于1个 P强度=1.5 主干管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全查 P严密=1.1 通风空调 壳体强度和阀瓣密封性能 工作压力>1.0MPa; P强度=1.5 水系统 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 P严密=1.1 冷热水运行转换调节功能的阀门和止回阀
口诀:建强严 工压封
可燃流体、有毒流体 高纯气体、高纯水 特种气体、化学品
高效过滤器安装要求
(1)高效过滤器安装前,洁净室的内装修工程必须全部完成,系统中末端过滤器前的所有空气过滤器应安装完毕,且经全面清扫、擦拭,系统连续试运行12h 以上。 (2)高效过滤器应在现场拆开包装,其外层包装不得带入洁净室,但其最内层包装必须在洁净室内拆开。 (3)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重点检查过滤器有无破损漏泄等,并按规范要求进行现场扫描检漏,且应合格;合格后应立即安装。 (4)高效过滤器安装方向应正确,密封面应严密。
洁净层流罩安装
调试技术
调试检测
电子厂房等工业洁净空
室内空气的洁净度、风速和换气次数
生物洁净
含菌量和压差是主要控制参数
(2)净化空调系统的联动试运行和调试前,系统应进行全面清洁,在回风、新风的吸入口处和粗、中效过滤器前设置临时无纺布过滤器。 电子厂房等工业净化空调应在系统正常运行24h及以上,达到稳定后进行系统的检测和调整。 传染病医院净化空调系统应连续运行不少于12h,达到稳定后进行环境指标检测,环境指标检测应在空调或静态下进行。检测时,室内人员不宜多于3人,并应穿着与洁净室等级相适应的洁净工作服。 (4)相邻不同级别洁净室之间和洁净室与非洁净室之间的静压差不应小于5Pa,洁净室与室外的静压差不应小于10Pa。 (5)电子厂房净化空调系统的带冷、热源的稳定联动试运行和调试时间不得少于8h,应在空态下进行。
与自己人5Pa,与外人1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