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公共组织思维导图
公共组织相关知识,涵盖了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以及公共组织的变革等,知识梳理清楚,便于理解和记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三章 公共组织
3.1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
3.1.1公共组织的内涵
1.组织的含义(人、目标、特定的人际关系)
2.公共组织的含义(不以营利为目的、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基本职能)
3.1.2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
1.物质要素
①人员(主体、核心)
②经费(运营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③物资设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精神要素
①目标
②责权结构
③人际关系
3.1.3公共组织的特征
①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目标
②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的明确限制并具有权威性
③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
④公共组织的活动具有政治性
⑤公共组织的目标在形式上清楚但实际中模糊,且行为绩效评估比较困难
⑥公共组织具有一定的独占性(垄断性)
3.2公共组结的结构
公共组织结构的定义(名解)
公共组织的纵向结构
最高层级公共组织【决策层】
中层公共组织【协调指挥层】
基层公共组织【技术操作层】
优点
缺点
公共组织的横向结构
①按业务性质分工
②按管理程序分工
③按管理对象分工
公共组织的主要结构形式
①直线制
②职能制
③直线职能制
④矩阵制
3.3公共组织的类型 (按公共组织是否拥有行政权力 以及这一权力的大小划分)
政府组织
广义定义
狭义定义
基本特点
①政府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②政府组织从事公共管理手段是行政权力
③政府组织有权支配和运用公共资源
④政府组织提供的产品是公共物品
⑤政府组织行为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
非营利性组织
含义(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且是非官方的,即本身不具有行政权力的公共组织)
特点
非强制性
服务性
准政府组织
定义
内容
3.2非营利组织
3.2.1非营利性组织的特征与分类
1.非营利性组织的特征
①正式组织性
②非政府性
③非利润分配性
④自主管理性
⑤自愿性
⑥公共性
2.非营利性组织的“非分配性约束”:非盈利组织不能把获得的净收入分配给对该组织实施控制的个人包括组织成员管理人员,理事等,净收入必须保留,完全用于为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
3.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1)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分类(收入来源分)
赞助型
商业型
自理型
企业型
(2)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①已登记非营利组织
社会团体
基金会
民办非企业单位
②未登记非营利组织
3.2.2非营利组织是公共管理主体的必要组成部分(作用+重要性)
1.非营利组织是微观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的主要承担者
2.非营利组织能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
3.非营利组织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4.非营利组织是当代公共管理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必然要求
①明确政府的核心职能就是公共政策和法律的制定
②将公共服务尽可能交由社会组织,以扩大公共服务的总供给量,满足人们的要求
③将经营性投资和能够多开展市场竞争的领成交给私人部门经营
3.2.3当代中国公共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
1.兴起: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展开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1)非营利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
①身份不清
②非营利组织缺乏资金、内部组织不健全、行动缺乏代表性和规范性
(2)由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政策、法律与管理等构成的外在环境问题
①对非营利组织基本政策的实施存在着培育和监督管理脱节、重登记而忽视过程监督的现象
②法制薄弱
3.我国非营利组织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
(1)大力培育非营利组织
①在社会领域推进“政社分开”改革
②重点在资金方面进行必要的帮助
(2)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
①逐步完善有关非营利组织尤其是活动的法律法规
②在逐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的过程中,通过依法行政和强化法律追惩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强化各种法律规范的实施和监督。
3.3事业单位
3.3.1事业单位的含义与特征
1.事业单位的含义: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组织。
2..事业单位的基本特征
①事业单位的活动的非经济性和政治性
②事业单位由政府主办并主管
③事业单位经费由公共财政供给
④整个事业单位系统具有行政性
3.3.2事业单位改革
1.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
①事业单位规模巨大、增长过快,财政负担过重的困难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②社会效益不高
③与经济建设结合不紧密
2.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目标取向
(1)事业单位的社会化
①社会公共事业社会办
②事业单位的资源配置与服务社会化
(2)资源配置和服务社会化
(3)事业单位运行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3.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分类改革
(1)基本原则
①实行职责分开
②实行管理方式及手段分开
(2)实行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
第一,具有准政府组织性质的事业单位
第二,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的事业单位
第三,具有生产经营性和能力的事业单位
3.4公共组织的变革
3.4.1科层制组织与反思
1.科层制组织的基本特征
①专门化
②等级制
③规则化
④非人格化
⑤技术化
⑥公、私分明化
2.科层制方法的主要内容
(1)组织标准化
①分工专业化
②工作指标化
③管理规范化
(2)工作秩序化
(3)管理规范化
3.传统科层制组织的缺陷与困境
(1)传统科层制组织的缺陷
(2)传统科层制组织面临的困境
3.4.2公共组织的变目标和内容
1.公共组织变革的目标
(1)提高公共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
(2)提高公共组织自身的稳定性、协调性
①理顺公共组织自身的工作秩序
②理顺组织与个人的关系
(3)提高公共组织的工作绩效
2.公共组织变革的内容
(1)组织结构的变革
①含义
②横向部门结构
③纵向层级
(2)权力关系的变革
①公共组织向社会组织还权
②横向分权
③在纵向权分配上,实行集权与分权的互相融合与共存
(3)技术变革
(4)产品和服务的变革
(5)人力资源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