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2 常用逻辑用语
这是一篇关于1.2 常用逻辑用语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命题,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反证法。总结全面细致,适合做为复习资料。
这是一篇关于儒林外史人物卡片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科举痴迷者,假名士与伪君子,作者理想形人物,礼教牺牲品。
这是一篇关于儒林外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作品基础,核心主题,人物图谱,批判逻辑,关键情节节点,艺术特色。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1.2 常用逻辑用语
命题
用自然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且可以判断其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通常用陈述句表述.其含义判断为真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特别提醒: (1)命题由条件与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结论是推导的;有些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不止一个,要分清哪个是条件哪个是结论 (2)判断命题的真假:数学中要判定一个命题为真命题,需要给出严格的数学证明;要判定一个命题为假命题,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3)数学中的定义、公理、定理、公式、推论等都是真命题
推出关系
如果命题“若α,则β”是真命题,那么就称α推出β, 记作αÞβ(或βÜα). 因为子集关系满足传递性,所以推出关系也满足传递性: 若αÞβ且βÞγ,则αÞγ. 它是逻辑推理的基础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对于两个陈述句α与β,如果αÞβ,就称α是β的充分条件,亦称β是α的必要条件
特别提醒: (1)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对应的是同一个关系,即aÞb (2)根据定义,如果a退不出b,那么就称a不是b的充分条件,亦称b不是a的必要条件 (3)对于命题“若a,则b”的条件和结论,我们都视为条件,只看推出符号“Þ”的推出方向,箭尾是箭头的充分条件,箭头是箭尾的必要条件
充要条件
对于两个陈述句α与β,如果既有αÞβ,又有βÞα, 就称α是β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记作αÛβ,读作 “α与β等价”或“α成立当且仅当β成立”
反证法
反证法的定义
要判断命题“若α,则β”是假命题,只要存在一个满足条件α但不满足结论β的对象就行了.但是要判断命题“若α,则β”是真命题,就需要证明所有满足条件α的对象 都满足结论β.有时直接验证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可以首先假设结论β不成立(β为假),然后经过正确的逻辑推理得出矛盾,从而说明“β为假”是不可能发生的,即结论β是正确的.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反证法.
一些常用的否定形式
反证法证明步骤
假设结论不成立
导出矛盾
假设不成立,则结论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