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痛经问题中医调理方案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痛经问题中医调理方案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 五运六气先天体质分析,二、 六经辨证与病因病机,三、 中药处方指导 (丹栀逍遥散合失笑散加减),四、 药膳建议,五、 茶饮方案,六、 运动处方,七、 董氏奇穴针灸配伍 (经前7-10天施治)。
这是一篇关于患者中医诊疗方案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 基本信息,2. 五运六气 - 先天体质分析,3. 当前主诉与辨证,4. 综合治疗方案,5. 2025下半年疾病预测与预防。
这是一篇关于上眼睑水肿伴失眠诊疗信息整合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基础信息,二、现病史与主诉(2025年电子病历),三、影像学与检查结果,四、中医诊断,五、治疗方案,六、2025下半年预测与预防。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痛经问题中医调理方案思维导图
一、 五运六气先天体质分析
出生信息: 2002年8月13日(壬午年丁未月)
岁运: 木运太过 (肝气旺盛)
司天: 少阴君火 (上焦热盛)
在泉: 阳明燥金 (燥气伤津)
体质特点:
肝心气盛,气机郁滞
燥热伤津,血热夹瘀
肝木克土,脾胃虚弱
二、 六经辨证与病因病机
核心病机: 肝郁血热,冲任瘀阻,兼脾虚津亏
六经辨证:
少阳经证 (肝郁气滞): 经前乳胀
厥阴经证 (寒热错杂): 痛经、冷汗、血块
太阴经证 (脾虚湿蕴): 腰酸、乏力
阳明经证 (血热夹瘀): 经色深、泌乳素高
三、 中药处方指导 (丹栀逍遥散合失笑散加减)
治则: 疏肝清热,活血化瘀,健脾降逆
基础方:
丹皮、栀子 (清肝泻热)
柴胡、白芍 (疏肝柔肝)
当归、川芎 (养血活血)
蒲黄、五灵脂 (化瘀止痛-失笑散)
茯苓、白术 (健脾益气)
生麦芽 (降逆回乳)、甘草 (调和)
加减:
腰酸: 加杜仲、牛膝
冷汗: 加煅龙骨、煅牡蛎
血块多: 加桃仁、红花
四、 药膳建议
玫瑰山楂茶 (经前一周): 玫瑰花+山楂+红糖 | 疏肝活血
黑豆莲藕汤 (经后服用): 黑豆+莲藕+排骨 | 滋阴养血化瘀
五、 茶饮方案
疏肝降逆茶:
组成: 生麦芽20g + 佛手10g + 薄荷5g (后下)
用法: 每日1剂,泡饮,连续2周
功用: 调节冲任、降逆气
六、 运动处方
平日: 瑜伽、太极 (舒缓肝气,调和气血)
经期: 避免剧烈运动,以慢走或腹部保暖按摩为主
七、 董氏奇穴针灸配伍 (经前7-10天施治)
治则: 疏通瘀堵,调和气血
主穴 (疏肝降逆调冲):
上三黄 (明黄、天黄、其黄): 调肝第一要穴
门金穴: 调理月经、降逆止痛
木穴: 疏肝解郁,缓解乳胀
辅穴 (活血化瘀通宫):
妇科穴: 调经基础穴
还巢穴: 与妇科穴为经典配对
佐穴 (健脾益气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