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明1074:究竟是谁主导了王安石变法?
1074年,一场大旱让王安石变法陷入争议。这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王安石一辞职,神宗皇帝立即批准,还温柔地说"让你去离开都城好好休息"。要知道,此前每次王安石闹辞职,神宗都像哄女朋友的小男孩,好话说尽就是不分手。为什么这次神宗态度大变,王安石一提辞职就放人?
编辑于2025-09-03 19:37:201084年,司马光在洛阳的地洞里,终于写完了《资治通鉴》。294卷,1362年的历史,从战国写到宋朝开国,这一年,他把整整17年的心血,恭恭敬敬地呈给了神宗皇帝。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政治家写史,专门写给皇帝看的执政参考书。所以取材的时候,跟治国无关的一概不写。比如写唐朝写了80卷,但一个字都没提李白。 奇怪的是,这么一本只给皇帝看的书,为什么后来成了中国人都想读的书?
1083年,大宋名将种谔去世。神宗皇帝不解恨,下令彻查他的问题。种家是个奇怪的家族。老祖种放不考科举,跑到终南山当隐士,被皇帝五进五出请来请去,拿赏赐买车买房。第二代种世衡56岁从文官转武将,在最歧视武将的宋朝简直是疯了。到第四代种师道,50多岁才弃笔从戎,71岁还在打仗,成了大宋最后的军神。
1082年,苏东坡在黄州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和《临江仙》,还有书法杰作《寒食帖》。一年之内,这么多传世名作,简直是杀疯了。但这个时候的苏东坡,其实相当于一个被监视居住的“罪犯”。穷到要自己种地才能吃饱饭。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1084年,司马光在洛阳的地洞里,终于写完了《资治通鉴》。294卷,1362年的历史,从战国写到宋朝开国,这一年,他把整整17年的心血,恭恭敬敬地呈给了神宗皇帝。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政治家写史,专门写给皇帝看的执政参考书。所以取材的时候,跟治国无关的一概不写。比如写唐朝写了80卷,但一个字都没提李白。 奇怪的是,这么一本只给皇帝看的书,为什么后来成了中国人都想读的书?
1083年,大宋名将种谔去世。神宗皇帝不解恨,下令彻查他的问题。种家是个奇怪的家族。老祖种放不考科举,跑到终南山当隐士,被皇帝五进五出请来请去,拿赏赐买车买房。第二代种世衡56岁从文官转武将,在最歧视武将的宋朝简直是疯了。到第四代种师道,50多岁才弃笔从戎,71岁还在打仗,成了大宋最后的军神。
1082年,苏东坡在黄州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和《临江仙》,还有书法杰作《寒食帖》。一年之内,这么多传世名作,简直是杀疯了。但这个时候的苏东坡,其实相当于一个被监视居住的“罪犯”。穷到要自己种地才能吃饱饭。
王安石罢相之后变法根本就没有停
神宗马上就任命了新一届的执政班子
宰相是韩绛,参知政事是的吕惠卿,都是铁杆的新法派
这两个人上台之后,是一丝不苟的继承了王安石的变法政策
第三天,神宗下了一道诏书
第一,我搞新法搞了八年,非常好,非常有效。
第二,如果有问题,那也是执行中的问题。
第三,新法有问题,可以慢慢完善,但绝不会废掉新法。
第四,以后如果有反对新法的人,必定要惩罚的,绝不宽恕
里面有这么一句:所有的新法,都是“参考群策而断自朕志”,该怎么办,是大家提意见,最后我来决定的。
大宋熙宁年间的变法,是大大咧咧的成熟政治家王安石领着唯唯诺诺的对王安石无比崇拜的小青年皇帝宋神宗干呢?
宋神宗在这场变法运动中是什么角色?
很多人认为,王安石才是变法的主导者,神宗皇帝年轻,他只是在背后提供支持而已。
王安石外号“拗相公”
王安石不仅对同事横,对皇帝也是这样
有时候说着说着,急眼了,就把神宗皇帝也捎带手训一顿。
有的时候,神宗即使站在他这一边,他也能劈头盖脸给皇帝来一下子。
毕竟是皇权时代,再强的权臣面对再弱的皇帝,也多少都有几分恭敬。
史家放大郑侠的作用
《宋史》作者明显反感王安石变法,但是,又不能说这是神宗的错儿。
郑侠是王安石在金陵讲学时的学生。王安石被自己的学生亲手拉下宰相的位置,显得变法得是多么地不得人心
叙事里,还有一个支线情节
神宗和他弟弟——岐王赵颢一起去看奶奶,一家人为了王安石的去留不欢而散。
郑侠上《流民图》的事件
《宋史》的叙事
郑侠是开封城西南门负责收税的门官,看到灾民实在可怜,就画了一幅《流民图》,还顺手写了一封反对变法的奏疏。
神宗拿到图以后,一看老百姓那个惨状,被震撼了
第二天就暂停了一些新法措施。
再隔了一天就发布了罪己诏。
然后就是王安石罢相。
实际神宗厌恶郑侠
神宗觉得他太狂了,让开封府弹劾他擅用驿站的罪过。
郑侠继续上疏批评新法,神宗判他罢官流放,监视居住。
又过了三年,朝廷大赦,刑部想给郑侠挪个好一点的地方。结果神宗非常生气地拒绝。
强势王安石
大宋
王安石变法第6年
一场特大旱灾
北方大部分地区,甚至江浙、福建地区,有半年多的时间没有下雨,很多地方庄稼绝收
神宗下了一道罪己诏
王安石罢相
因为旱灾,王安石辞职,神宗立即批准
重臣一辞职,皇帝就批准。说明皇帝希望他走
世界
拜占庭皇帝迈克尔七世挫败诺曼雇佣军的叛乱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与萨克森叛军媾和
盖萨公爵击败所罗门王,成为匈牙利新统治者
巴德尔·贾马利成为法蒂玛王朝的军事独裁者
大宋熙宁七年,大辽咸雍十年
内容来源 | 得到APP
主讲人 | 罗振宇
制作 | 絮起
强势王安石
《文明之旅》第75期
文明1074:究竟是谁主导了王安石变法?
楔子
神宗对司马光
寇准当年懂什么?他不过就是在国家有大的变故的时候,能挺身而出,拯救危局。司马光这样的人,是可以托付幼主的人。
神宗活着的时候,基本就把司马光雪藏在洛阳,让他专心写《资治通鉴》,他不用司马光,但是他非常清醒地知道司马光什么时候有用。
神宗一死,九岁的小皇帝宋哲宗继位,司马光复出,他果然成了被托付幼主的人。
他心里非常清楚每一个大臣的价值,什么时候该用谁,他都有算计。什么时候用什么态度对待谁,他也是有策略的。比如说司马光,他虽然不听司马光的意见,但是他一直对司马光另眼相看。
王安石最风光的阶段,也不完全失控的
第一个事实,神宗仍然是变法的最后决策人。
他拿不准的事儿,王安石说了算。
但是,如果是他在政策上看准的事儿,他是不会让步的。
神宗不仅坚持底线,而且是那种非常难得的态度,叫“温和而坚定”。
第二个事实:他一直在朝廷中保留着反对派
比如枢密使文彦博和枢密副使冯京
因为反对派的意见可以不听,但反对派不能没有。
神宗在实习期需要一个学习过程
刚刚登基的宋神宗,对于政务还没有那么熟悉,在公众场合,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弱势,王安石强势,也没有什么不好。
万一做错了,可以让王安石把锅背走
神宗这个阶段对王安石的服从和隐忍
熙宁七年的时候,神宗已经27岁了,他对于自己掌控朝局已经有了充分的自信。
正好遇上一场大旱,需要有人把锅背走,所以,王安石必须下车了。
神宗拿好听的话哄王安石干活
神宗你要找的人,得符合什么条件?
第一,肯干活 , 第二,肯背锅。
王安石完美符合这个标准。
王安石既敢拿主意,又不怕得罪人,他唯一需要的,就是皇帝要一直在旁边提供情绪价值:“你太牛了,我可佩服你了,你说得对,我就信任你。”
真心佩服喜欢,和有意地操控,这两件事并不对立
一家公司的CEO,面对公司里的销售冠军,肯定是既有真诚的欣赏,也会有意地陪着小心,说点好听的话激励他
做到这一点不是什么道德缺陷。这是在上位者的本能而已。
神宗的执政目标
富国强兵,恢复汉唐旧疆,灭了西夏,打败辽朝
但当时宋朝毕竟和辽朝有和平条约,所以,这是只能默默准备,不能公开说的话
“神宗是有自己的心愿的,但是不能痛痛快快地说。而富弼这些人既不能领会,也不善于达成这些心愿。这才给了王安石上位的机会。”
这场变革的故事,还有另外一个讲法:神宗自始至终,就是一个特有主见的、掌控力极强的君主,他在变法的不同阶段用的不同的人,都是有他自己的策略的,看人下菜碟的。
神宗其实是杀伐果决的人
大兴“诏狱”
皇帝直接下旨逮捕官员,这叫“诏狱”,就是从宋神宗这一朝兴起来的
神宗说“刑不上大夫”的意思,不是不能对士大夫用刑,而是只要受到过刑罚,他就不配再叫士大夫了
高明的权术
神宗兴起大狱,虽然到最后,往往是大笔一挥,饶你不死。
但是过程中,他就是能制造出这么一种恐怖的氛围,让大臣们战战兢兢,担心小命不保。
这么一位皇帝,怎么可能是王安石的小迷弟、乖宝宝?
读历史就是这样,遇到一件事儿,如果在情理上讲不通,那往往是因为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出了问题。
神宗搞变法将近20年
在皇权时代,搞这么大的变革,核心动力和总体方向,只能来自于皇帝。
王安石和后来接替的人只是神宗变法的具体的执行人。
内容来源 | 得到APP
主讲人 | 罗振宇
制作 | 絮起
神宗的权术
《文明之旅》第75期
文明1074:究竟是谁主导了王安石变法?
神宗的权术
《文明之旅》第75期
现代诗人臧克家的《难民》 日头堕到鸟巢里, 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陌生的道路,无归宿的薄暮, 把这群人度到这座古镇上。 沉重的影子,扎根在大街两旁, 一簇一簇,像秋郊的禾堆一样, 静静的,孤寂的,支撑着一个大的凄凉
神宗和《韩非子》
宋神宗还没有当皇帝时候,还是一个好学的翩翩少年,有一天,他拿出来手抄的一本《韩非子》,吩咐自己府里的幕僚校对。
《韩非子》大概十万字出头,毛笔手抄一遍,怎么也得花上一个月
这本书,除了皇帝,没人用得上。
这本书,从此成了神宗的私人藏书。
根本上,帝王权术不是因为帝王的道德水准低,而是因为他孤家寡人的处境决定的。不要低估任何一个陷入了如此彻底的、绝望的孤独处境的人。
神宗对“法术势”的运用
法
他这一辈子就是在折腾各种各样的新法,立各种新规矩
术
宋神宗习惯用各种各样的小纸条来控制帝国
从1067到1077年,神宗专门写给宰相们的小纸条,就有1346件。
边境上的军务,神宗干预起来更是来劲,每当用兵打仗,他经常会通宵不睡,前线将领该怎么行军,怎么打仗,他都要指示。
控制大臣最好的权术,就是确保每一个人都不知道皇帝到底知道些什么,背着自己又指挥了些什么。
“势”
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赏和罚,这是操纵人心的最主要的工具。
神宗焦虑不安的少年时代
15岁就跟着父亲宋英宗进宫,英宗当时只是皇位的备胎,随时都会被赶走
在宫里的生活,一步路、一句话都要小心
等熬到英宗继位,神宗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父亲生病、神志不清醒、和大臣们关于“濮议”的事儿折腾了几年,然后撒手归天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皇帝的孩子”学会当这个家,也不会太晚。
没有道德底线的《韩非子》
为了君主的利益,无所不用其极。
它立论的基础,其实就是君主的处境:你处于绝对的孤独、绝对的劣势中,要是不用我教你的这套技术,你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把所有的君主统治方法,总结成了“法、术、势”
法,就是明面上的规矩,谁也不能破
“术”,隐藏在君主心中的招儿,都叫“术”。
“势”,就是君主权威的建设。
所谓造势,不是针对任何一个人,而是制造一种局面,任何人在这个局面里,就不自觉地要顺从。
重新审视皇帝这个角色
极权君主的处境是非常可怜的
作为一个君主,两只眼睛盯着全国人,全国人那可是千万只眼睛盯着你家的东西
在皇权时代,皇位是唯一的
所有人都可以有同伴、有朋友,而唯独皇帝,从利益关系上讲,你是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
表面上皇帝拥有一切,但实际上皇帝是最孤独的,要用一个人来对抗天下所有人的贪婪本性
内容来源 | 得到APP
主讲人 | 罗振宇
制作 | 絮起
孤家寡人
文明1074:究竟是谁主导了王安石变法?
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