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油气储运自动化控制与信息技术知识图谱
"油气储运自动化控制与信息技术知识图谱:从基础仪表到智能管控的全面解析!内容涵盖储运自动化核心要素:检测仪表(压力/温度/流量/液位)、安全系统(SIS)、执行器与控制系统(简单控制/DCS/FCS/NCS),深入解析典型设备控制方案(流体输送/储存分离/传热设备),并聚焦油库、管道、城市燃气的管控一体化系统信息化实践带你系统掌握储运自动化技术链与信息化应用。"
编辑于2025-09-13 18:12:06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关联图谱
先导课程
通识基础
A通识课程
A.1基础通识
A.1.1大学物理
A.1.2数学建模
A.1.3大学计算机及人工智能基础
A.1.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A.1.5普通化学
A.2思政通识
A.2.1思想道德与法治
A.2.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A.2.3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思想
A.2.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A.2.5形势与政策
A.2.6国家安全教育
A.3素养通识
A.3.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A.3.2就业指导
A.3.3劳动教育
A.3.4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
学科基础
B学科基础课程
B.1学科基础
B.1.1新生研讨课
B.1.2工程制图与CAD
B.1.3储运认识实习
B.1.4工程力学
B.1.5电工与电子技术
B.1.6流体力学
B.1.7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B.1.8泵与压缩机
并行课程
专业基础
C专业基础课程
C.1专业基础
C.1.1油气储运安全管理
C.1.2油气储运工程技术概论
C.1.3管道及储罐强度设计
C.1.4储运防腐技术
C.1.5环境保护概论
C.1.6油气储运技术经济学
C.1.7生产实习
后置课程
专业应用
D专业课程
D.1专业应用
D.1.0加油站与加气站设计
D.1.1油库设计与管理
D.1.2油气管道设计与智能化管理
D.1.3燃气输配
D.1.4油气集输
D.1.5储运数据智慧管理及优化
D.1.6油气储运工程仿真实训
D.1.7第二课堂实践
产教融合与双创(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
工程应用现状
工程应用与类型
工程创新
工程应用创新
HSE岗位管理
HSE岗位职责更迭
规范与技术标准
国家规范与行业技术标准
油气储运自动化控制与信息技术知识图谱
1. §0绪论
§0.1油气储运
0.1.1油气应用
0.1.2油气储运过程
§0.2自动化与储运
0.2.0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
0.2.1储运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目的与作用
0.2.2油气储运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0.2.3.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0.2.4储运自动化的学习意义
2. §1储运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1.1油气储运自动化的基本内容与分类
1.1.1油气储运自动化的分类
1.1.2油气储运自动化系统
§1.2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表示方式
1.2.1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
1.2.2自动控制系统的表示形式
§1.3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3.1定值控制
1.3.2随动控制
1.3.3程序控制
§1.4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及品质指标
1.4.1自制系统的静态与动态
1.4.2自动控制系统过渡过程
1.4.3自动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
1.4.4影响自动控制系统过渡过程品质的主要因素
3. §2储运过程特性及其数学模型
§2.1储运对象及过程的特点与描述方法
2.1.0概述
2.1.1储运对象特性与描述方法
2.1.2对象负荷
2.1.3对象自衡
§2.2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
2.2.1建模目的
2.2.2机理建模
2.2.3实验建模
2.2.4建模比较
2.2.5大数据模型
§2.3描述对象特性的参数及其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2.3.1放大系数K及其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2.3.2时间常数T及其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2.3.3滞后时间τ及其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4. §3测量仪表及变送器
§3.1检测技术
3.1.1检测的作用与意义
3.1.3检测系统的构成
3.1.4检测方法
3.1.2检测的基本概念
§3.2测量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3.2.1测量与测量误差
3.2.2测量仪表的组成与分类
3.2.3仪表的性能指标
§3.3信号传输、传感器及变送器
3.3.1信号传输
3.3.2传感器
3.3.3变送器
§3.4油气储运检测仪表的要求与防爆措施
3.4.1油气储运检测仪表的要求
3.4.2仪表及系统的防爆措施
5. §4压力检测及仪表
§4.1概述
4.1.1压力及其测量单位
4.1.2压力的分类
4.1.3压力测量仪表分类
§4.2弹性式压力计
4.2.0概述
4.2.1弹性元件
4.2.2弹簧管压力表
4.2.3波纹管式压力表
4.2.4电接点压力计
§4.3电气式压力计
4.3.1压阻式
4.3.0概述
4.3.2电容式
4.3.3电感式
4.3.4应变片式
4.3.5霍尔片式
4.4.6压电式
4.3.7压力传感器性能
§4.5智能型压力变送器
4.5.1特点
4.5.2功能
4.5.3储运应用
§4.4活塞式压力计
4.4.0概述
4.4.1结构
4.4.3应用
4.4.2工作原理
§4.6压力表的选用、安装与检验
4.6.1压力表的选用 所选仪表类型满足正常工作和安全生产的工艺要求,并经济、合理和有效
4.6.2压力表的安装及使用
4.6.3压力表的校验
6. §5温度检测及仪表
§5.0概述
5.0.1温度测量
§5.1温度及测量原理
5.1.0温度的定义与测量原理
§5.2膨胀式温度计
5.2.0概述
5.2.1液体膨胀式
5.2.2固体膨胀式
5.2.3压力式
5.2.4辐射式
§5.3热电阻温度计
5.3.0概述
5.3.1测温原理
5.3.2工业常用热电阻
5.3.3热电阻的结构
§5.4热电偶温度计
5.4.0概述
5.4.1热电偶的组成
5.4.2热电偶测温原理
5.4.3常用热电偶种类
5.4.4热电偶的结构
5.4.5补偿导线与冷端温度补偿
5.4.6影响热电偶测温误差的主要因素
§5.5光纤温度传感器
5.5.0概述
5.5.1结构原理
5.5.2分类
§5.6温度变送器
5.6.1电动温度变送器
5.6.2一体化温度变送器
5.6.3智能式温度变送器
§5.7测温仪表的选用及安装
5.7.0概述
5.7.1温度测量仪表选用
5.7.2温度测量仪表安装
7. §6流量测量仪表
§6.1流量的基本概念
6.1.0概述
6.1.1流量的计量单位
6.1.2流量的测量方法
6.1.3流量仪表的种类
§6.2容积式流量计
6.2.0概述
6.2.1椭圆齿轮流量计
6.2.2腰轮流量计
6.2.3刮板流量计
6.2.4双转子流量计
6.2.5容积式流量计的安装与使用
§6.3速度式流量计
6.3.1差压式流量计
6.3.2涡轮流量计
6.3.3转子流量计
6.3.4电磁流量计
6.3.5涡街流量计
6.3.6靶式流量计
6.3.7超声流量计
§6.4质量流量计
6.4.0概述
6.4.1直接式质量流量计
6.4.2间接式质量流量计
§6.5流量仪表的选型
6.5.1流量仪表选型必须考虑的因素
6.5.2选型过程与步骤
6.5.3流量仪表的选型
8. §7液位测量仪表
§7.1液位测量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7.1.1物位测量基本概念
7.1.2物位测量的方法及其分类
§7.2直读式液位计
7.2.1玻璃液位计
7.2.2磁翻板液位计
7.2.3人工检尺液位测量
§7.3静压式液位计
7.3.0概述
7.3.1.压力式液位计
7.3.2差压式液位计
§7.4浮力式液位计
7.4.0概述
7.4.1恒浮力式液位计
7.4.2变浮力式液位计
§7.5电气型液位计
7.5.0概述
7.5.1超声波液位计
7.5.2雷达液位计
7.5.3磁致伸缩液位计
7.5.4电容式液位计
7.5.5光纤式液位计
§7.6液位计的选型与安装
7.6.1液位测量仪表的选型
7.6.2液位计的安装
7.6.3液位计应用的注意事项
9. §8油气储运分析仪表
§8.0概述
8.0.0储运应用
§8.1在线原油含水分析仪
8.1.1电容式
8.1.2微波式
8.1.3辐射式
§8.2在线密度计
8.2.0概述
8.2.1测量原理
8.2.2结构类型
§8.3色谱分析仪
8.3.0概述
8.3.1分离原理
8.3.2分析原理
8.3.3检测器
8.3.4工业气相色谱
§8.4含油污水分析仪
8.4.0储运应用
8.4.1紫外荧光式
8.4.2浊度仪§8.5在线露点分析仪
8.5.1天然气中过量水分危害
8.5.2AMETEK露点分析仪
§8.6显示仪表
8.6.0概述
8.6.1动圈式8.6.2
数字式8.6.3新型显示记录仪表(以CPU为核心)
10. §9安全仪表系统
§9.1安全仪表系统及配置原则
9.1.1有关安全相关基本概念及定义
9.1.2安全仪表系统
§9.2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及其标准
9.2.1功能安全标准
9.2.2标准定义
9.2.3储运SIS标准
9.2.4功能安全含义与特点
9.2.5安全仪表功能的SIL等级确定方法
9.2.6安全完整性等级SIL评估技术
§9.3储运安全仪表系统
9.3.1储运安全仪表系统
9.3.2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9.3.3安全仪表系统设计原则
9.3.4储运行业安全现状
§9.4气体泄漏及火灾检测系统
9.4.0概述
9.4.1 FGS组成
9.4.2 FGS设计功能要求
9.4.3 FGS的设计要求及其与消防监控系统在设计中需解决的问题
9.4.4 FGS设计原则、系统架构及仪表设计
11. §10执行器
§10.1概述
10.1.0概念
10.1.2分类
10.1.3结构
10.1.4应用
§10.2电动执行器
10.2.0概述
10.2.1电动执行器的组成分类与特点
10.2.2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
10.2.3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
§10.3气动执行器
10.3.0概述
10.3.1气动执行器的结构、分类和原理
10.3.2气动执行机构
10.3.3气动执行器的控制机构
10.3.4控制阀流量特性
10.3.5控制阀的选择
§10.4电气转换器及电气阀门定位器
10.4.1电气转换器
10.4.2阀门定位器
10.4.3阀门定位器选型
§10.5智能执行器
10.5.1智能电动执行器
10.5.2数字阀
10.5.3智能控制阀
§10.6执行器的选择、安装和维护
10.6.1执行器的选择
10.6.2执行器与控制阀的安装和维护
12. §11自动控制仪表
§11.1概述
11.1.0概述
11.1.1按结构型式分类
11.1.2按能源形式分类
11.1.3按信号类型分类
§11.2基本控制规律及其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
11.2.0概述
11.2.1位式控制
11.2.2比例控制(P)
11.2.3积分控制(I)
11.2.4微分控制(D)
11.2.5控制规律综合工程应用
§11.3数字式控制器
11.3.0概述
11.3.1数字式控制器的类型和特点
11.3.2数字式控制器基本构成
11.3.3单回路数字控制器
§11.4可编程序控制器
11.4.1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
11.4.2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分类
11.4.3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11.4.4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11.4.5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11.4.6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指令系统与编程举例
§11.5常用的现场控制设备
11.5.1远程终端单元RTU
11.5.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11.5.3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11.5.4智能仪表
13. §12简单控制系统
§12.0概述
12.0.1简单控制系统
§12.1简单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12.1.0结构与组成
§12.2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
12.2.1控制方案的设计
12.2.2被控变量的选择
12.2.3操纵变量的选择
12.2.4测量元件特性的影响
12.2.5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
§12.3控制器参数工程整定
12.3.0概述
12.3.1临界比例度法
12.3.2衰减曲线法
12.3.3经验凑试法
12.3.4参数工程整定
§12.4控制系统的投运
12.4.1投运前的准备
12.4.2投运步骤
12.4.3运行中控制系统常见的问题
14. §13计算机控制系统
§13.1概述
13.1.1计算机控制系统原理及控制过程
13.1.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13.1.3计算机控制系统特点
13.1.4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过程及其典型形式
§13.2集散控制系统(DCS)
13.2.1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与特点
13.2.2集散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层次结构
13.2.3主要DCS厂商和典型DCS简介
§13.3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13.3.1 FCS的结构特点
13.3.2 FCS的技术特点
13.3.3 FCS的优点
13.3.4 FCS国际标准
§13.4网络控制系统(NCS)13.4.1 NCS概述
13.4.2 NCS的分类
§13.5工业控制系统
13.5.0 工业控制系统(ICS)
13.5.1 储运常用的工业控制系统
13.5.2 PLC、DCS、SCADA系统的比较
15. §14储运常见典型系统的控制方案
§14.1流体输送设备的控制方案
14.1.1离心泵的控制方案
14.1.2往复泵的控制方案
14.1.3压缩机的控制方案
14.1.4离心式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方案
§14.2储存及分离设备的自动控制方案
14.2.1储罐的液位控制方案
14.2.2油气集输分离器等的控制方案
§14.3传热设备的自动控制方案
14.3.1两侧均无相变化的换热器控制方案
14.3.2载热体进行冷凝的加热器自动控制
14.3.3冷却剂进行汽化的冷却器自动控制
16. §15油气储运自动化综合管理系统及其信息化
§15.1储运自动化系统及其信息化概述
15.1.1储运自动化系统概述
15.1.2储运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及其趋势
15.1.3储运管控一体化系统体系及构成
§15.2油库管控一体化自动化系统及其信息化
15.2.1 油库管控一体化自动化系统
15.2.2油库信息化运营管理系统
§15.3油气管道管控一体化自动化系统及其信息化
15.3.1油气管道控制系统概述
15.3.2管控一体油气管道
15.3.3成品油管道管控
§15.4城市燃气管控一体化自动化系统及其信息化
15.4.l城市燃气管控系统
15.4.2城市燃气管控一体化的SCADA系统体系及功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