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空气和氧气
初中三年级化学第一章空气和氧气,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它的恒定组成部分为氧、氮和氩、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可变组成部分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更多干货内容赶快收藏起来慢慢看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空气和氧气
空气的成分及污染
法国,拉瓦锡,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空气的成分
氮气
78%
氧气
21%
稀气
0.94%
二氧化碳
0.03%
温室效应
其他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污染物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防治
开发新能源
植树造林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用途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性质
物理
无色,无味,气
不易溶于水
标准状况⇒ρ氮<ρ空
化学
不活泼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防腐
氦氖氩氪氙氡
惰性气体
难溶于水
保护气
霓虹灯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拉瓦锡
现象
银白色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氧化汞)
容器里空气
体积减少1/5(氧气) 剩余气体4/5(氮气)
结论
空气是由氧气组成的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现代
实验原理
红磷+氧气 点燃→五氧化二磷
实验步骤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分成五等分
用止水夹夹紧胶皮管
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红磷
点燃红磷并迅速伸入集气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
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②温度恢复至室温以后,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齐瓶内并约占集气瓶内水面上方容积的1/5
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所用物质满足的条件
能够在空气中燃烧
铁丝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在空气中燃烧只消耗氧气,不消耗其他气体
镁 镁不仅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也能与二氧化碳、氮气反应
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固体,而不生成气体
失败原因
漏气
<1/5
检查气密性
红磷未过量
止水夹夹紧
>1/5
燃烧匙放入集气瓶要迅速
实验完毕,待容器冷却至室温,再打开止水夹
氧气的性质
无色,无味,气,不易溶于水,ρ氧>ρ空
活泼
具有氧化性,化学反应中提供氧,是常用的氧化剂
反应
与金属
2Mg+O2点燃=2MgO
3Fe+2O2点燃=Fe3O4
与非金属
C+O2点燃=CO2(O2充足)
2C+O2点燃=2CO(O2不充足)
S+O2点燃=SO2
4P+5O2点燃=2P2O5
与化合物
2CO+O2点燃=2CO2
CH4+2O2点燃=CO2+2H2O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空气和氧气中反应的对比
木炭(灰黑色固体)
空气
持续红色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表达式
碳+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
C+O2点燃=CO2
注意事项
燃烧匙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集气瓶,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
硫黄(淡黄色固体)
燃烧放热,发出微弱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固体
剧烈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体
硫+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
硫的用量不要太多
燃烧匙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
红磷(暗红色固体)
发出黄白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发出白光,产生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现象应叙述为白烟,而不是白雾
铁(银白色固体)
不易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铁+氧气 点燃→四氧化三铁
铁丝应为螺旋状,增大受热面积
集气瓶底要预先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物溅落使瓶底受热不均而炸裂
镁(银白色固体)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镁+氧气 点燃→氧化镁
不能手持镁条,应用坩埚钳夹持
石蜡(白色固体)
发出黄白色光亮火焰,火焰分层,放热,稍有黑烟
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瓶壁有水雾,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生成
石蜡+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水
实验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集气瓶底保持干燥
①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②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物质的燃烧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
氧气的制取
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法
原理
根据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采用低温蒸发的方法得到氧气
氮气沸点低,先蒸发出来,剩下的是液态氧
实验室制法
过氧化氢制氧
药品
过氧化氢溶液(无色) 二氧化锰固体(黑色)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水+氧气
2H2O2 MnO2=2H2O+O2↑
依据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
发生装置
固液常温型
整体装置
操作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试管或锥形瓶中先加入二氧化锰固体,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③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用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末端应在页面以下,否则氧气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检验,验满
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若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满
排水法
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
氯酸钾/高锰酸钾制氧
氯酸钾(白色固体),二氧化锰(黑色固体)
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
氯酸钾 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氧气 2KClO3 MnO2=Δ 2KCl+3O2↑
高锰酸钾 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KMnO4 Δ=K2MnO4+MnO2+O2↑
固固加热型
检查装置气密性
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用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紧试管口
点燃酒精灯,预热后加热试管
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
收集完毕,将导管移出水面
熄灭酒精灯
“查”“装”“定”“点”“收”“离”“熄” “茶庄定点收利息”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从水中撤去,再熄灭酒精灯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当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小颗粒进入导管
两袋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验满
比较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优
不用加热,节约能源,生成物只有水和氧气
缺
反应物过氧化氢不易长时间保存、浓度太大时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控制
高锰酸钾
稍微加热就分解,不用催化剂,反应速率适中,便于收集
操作复杂,浪费能源,相同质量的反应物 生成氧气较少
氯酸钾
反应速率适中,便于收集,相同质量的反应物 生成氧气较多
操作复杂,浪费资源,二氧化锰不易回收
ρ>ρ空⇒向上排空气法 ρ<ρ空⇒排水法 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
催化剂,催化作用
催化剂
化学反应里能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个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主要特征
“一变”
反应速率
“二不变”
物质的质量,化学性质
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的作用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