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
这是一篇关于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总则,适用对象,教育惩戒,实施原则,程序与监督,违纪类型,惩戒分类,禁止行为,教师的行为与保障。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等腰三角形知识整理,包括: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方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
总则
目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规范教育惩戒,保障师生权益
依据: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
适用范围: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
定义:基于教育目的的管理、训导或矫治行为
适用对象
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
在校教师
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
学生
教育惩戒
基于教育目的
违纪学生
管理、训导、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正
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
实施原则
遵循教育规则、依法履行职责
积极管教和教育惩戒的实施
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言行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
教育行政部分应当支持、指导、监督
教育性: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果
合法性:遵循法治原则,客观公正
适当性:措施与过错程度匹配
程序与监督
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依法制定
校规校纪
明确学生行为规范
健全实施教育惩戒的具体形式与规则
广泛征求教职工、学生和学生父母或者其它监护人的意见
提交家长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
校长办公室会议审议
报主管教育部门备案
班规或班级公约
组织学生、家长以民主讨论形式共同制定
报学校备案
利用入学教育、班会以及其他适当方式
向学生和家长宣传讲解
未经公布的校规校纪不得施行
违纪类型
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或不服从教育、管理的
扰乱课堂秩序、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
吸烟、饮酒,或者言行失范违反学生守则的
实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的
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其它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
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惩戒分类
轻微违纪
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
点名批评
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书面检讨
适当增加额外的教学或班级公益服务任务
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
课后教导
学校校规校纪或者班规、班级公约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
对学生实施前款措施后,可以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家长
情节较重或拒不改正
由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予以训导
承担校内公益服务任务
安排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行为规则教育
暂停或者限制学生参加游览、校外集体活动以及其他外出集体活动
学校校规校纪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
应当及时告知家长
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
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在家进行教育、管教
由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予以训诫
安排专门的课程或者教育场所,由社会工作者或者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行为干预
事先告知家长
听取学生的陈述和申辩
学生或者家长申请听证的,学校应当组织听证
情况严重,或者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警告
严重警告
记过或者留校察看
高中阶段学生,还可以开除学籍
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学校可以按照法定程序,配合家长、有关部门将其转入专门学校教育矫治
扰乱课堂或者教育教学秩序
影响他人或者可能对自己及他人造成伤害
带离教室或者教学现场
教育管理
携带、使用违规物品、危险性行为
必要措施制止
责令学生交出
对可能藏匿物品的课桌、储物柜等进行检查
可以暂扣并妥善保管,适当时候交还学生家长
属于违法、危险器物的,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应急管理部分等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帮扶, 对改正错误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鼓励
禁止行为
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
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以及刻意孤立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
辱骂或者以歧视、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
因个人或者少数人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
因学生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
因个人情绪、好恶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教育惩戒
指派学生对其他学生实施教育惩戒
其他侵害学生权利的
教师的行为与保障
违反第十二条
情节轻微
学校应该予以批评教育
情节严重
应当暂停履行职责或者依法依规给予处分
给予学生身心造成伤害
构成违法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教师无错
不得因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而给予其处分或者其他不利处理
家长威胁、侮辱、伤害教师
应当依法保护教师人身安全、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学校、教育行政部门
情形严重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并配合公安机关、司法机关追究责任
难以定性,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