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
这是一篇关于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的思维导图,本图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
编辑于2021-08-28 15:41:15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
第四篇 干部是组织建设的关键
第一章 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从长征看干部的重要性,有干部就有希望,党的干部队伍是党的核心
第二章 干部选拔是基于价值观的选拔
干部选拔标准解决到底为谁服务的问题,共产党的干部必须具备五个条件
要教育干部懂得一些马列主义,懂得多些更好
要为大多数人民谋利益,为中国人民大多数谋利益,为世界人民大多数谋利益,不为少数,不为剥削,不问资产阶级
要能够团结大多数人
有事要跟同志们商量,要充分酝酿,要听各种意见,反对的意见也要讲出来
自己有错误要自我批评
干部人才选拔就要注重标准中的信仰、价值、思想、文化传承要求、业务能力进化、提高要求、可持续发展要求
共产党的干部选拔标准,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又红又专,既要有政治觉悟,又要有业务水平
第三章 共产党是所大学校,干部教育是战略性问题
三个梯队的干部培养站得高才能看得见,党培养干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适应目前的环境,同时也为了将来发展;
打造接班人、学习和培养并行,注重组织学习、重视培训
善于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体学习
第四章 以人为本的干部管理
敢于使用干部、相信干部,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组织是水、干部是鱼,关心爱护干部是党的一项重要干部政策。对于犯错误的干部采取说服的方法,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我们的出发点是拯救,目的是治病救人;另一方面是照顾他们的困难;
构建和谐的干部关系、归属感,敢于承担责任的成就感
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内部矛盾的重要武器
第五篇 领导是引领发展的核心
第一章 角色认知,领导就在于领路
领导指挥若定,才能奏响和美乐章,领导者和干部的区别
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领路,干部的职责在于冲锋陷阵
领导是创新,管理是执行,领导者讲求在变革与混沌中追求目标的实现,管理者讲求在秩序与规则内把事情办妥
领导者追求的是做大做强,管理者追求的是做成做好
领导者面对的是无止境的目标,管理者面对的是既定的经营指标
领导者的视野是一个开发系统,管理者的事业舞台是一个封装的领域
领导者要具备超凡的遇见能力,领是带领、率领、引领的意思;预见功能应具备三个特质:远见 洞察力 对趋势的把握力
领导是一面精神旗帜:领导能力是领导者指挥、学识、胆略、经验、作风、性格、方法、才能等素质的综合反映
第二章 有效领导行为:领导方式和领导艺术
班子建设:建立优秀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一贯强调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各项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以领导班子建设带动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建设高质量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推动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领导班子要选用与企业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的领导人才,就是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个人使命和企业使命、个人事业与企业事业相统一的人才;
整个队伍形成协同共进、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队伍
战略人才储备:前瞻性的人才招聘、内部培养
谈话:领导最有效的沟通艺术,必须掌握的原则:表达准确、生动形象、丰富多样、换位思考、积极倾听
树立群众英雄:激发群众的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行之有效的领导发展,激励方法:
一个优秀的组织提供从奴隶到将军的机会
树榜样、激群情
以点带面、聚焦一点、激励全体
公平考核、客观评估
惟此为上,广而告之
第六篇 控制强化组织战斗力
第一章 控制:把握航行方向
第二章 透过武装斗争贯彻组织战略力
第三章 透过人事控制匹配组织战斗力,毛泽东特色干部人才观和体系
对干部人才的爱护:教育、指导、提高、监督、帮助和照顾
善用干部:能识人才、任人唯贤、知人善用、物尽其职、人尽其才,把人才用到刀刃上。
对干部的培养上,主要是让干部做到政治和业务的相互统一;
互调,创造可复制的人才模式:人才合理流动;也是对调;培养接班人,只是培育好了自己的接班人之后才能获得升迁;
跨国公司对领军人物的培养和任用有两个标准,一是任职时间标准,原则上同一岗位工作不超过五年,一般为三年;二是岗位的轮换
第四章 透过纪律监督提升组织战斗力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纪律是革命成功的保证
纪律告诉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
纪律保证了思想工作的有序进行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么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靠思想、二靠纪律;
纪律打造高度自律、具有勇气的领导人;
纪律体现组织的核心价值:一个组织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纪律观
一切行动听指挥
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为人民服务;形成员工良好的职业意识,并最终转化为一种职业精神,真正使员工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
第五章 透过灵魂工程活化组织战斗力
思想政治宣传:治人先治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思想上解决问题,最能激发出人的长久潜能,是一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
思想改造:打造核心竞争力,改造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对犯有某种罪行、错误的人的思想转化;二是对人们世界观的改造;
一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确定的前提是确定组织的愿景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改造实际上也是强调从思想上建党的表现,创造的是一种核心竞争力;
第七篇 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
第一章 创新是政治路线,是战略制高点
创新决定组织的生死存亡,创新就是成长的最佳方式
能否持续创新,通常由一下三个因素决定:使命与信念、冒险与价值、战略与文化
创新是一个反复试错的过程
第二章 组织创新,成为自动成长的生命体,如何使创新成为组织或企业的日常生活、日常行为
首先要对创新本身有一个明确认识
其次要在组织或企业内部进行文化熏陶
要建立一个自我突破机制:情感、精神、成果激励
组织创新过程中,必须做到自觉、理性和深谋远虑,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律
做到一致性、遵循进步性、本土化原则、导向性原则
第三章 理论创新,从解放思想到与时俱进
对共产党来说,理论创新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根本一致的
第四章 自主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创新根基,三个代表思想主要是推出了认识党的先进性的新理念
结束语: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管理体系包涵了纲领、路线、组织、干部、领导、控制、创新等几个核心要素,与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架构符合;红色管理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管理工具。
第三篇 组织是实现路线的保证
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没有思想上的过硬就没有政治上的过硬,中国共产党的方法就是强调思想建党;思想建设是灵魂和基础;
价值观作为组织的经营理念和信仰,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因为价值观为全员提供了共同的行为准则,企业的成功源于员工对组织价值的确认、信奉和实践;
以我为主,新型组织建设之道
构建动态适应性组织,以客户为中心,以过程为中心,权责性;
民主集中、人治与法治的完善结合,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具体运用;
文化、制度和训练,三个方面提高组织战斗力
通过组织变革适应时代需要
作风建设展示组织精神
改造我们的学习,作风建设,中共七大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第二篇 路线是高于战略的战略
第一章 维持大道者,方可图天下,路线是一种道
从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理论揭示新生食物的基本生存法则
必须避免过早与竞争对手正面交锋
新生事物的纪年时期必须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否则就不可能获得长足发展、储蓄足够力量
纪年时期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否则所继续的力量会打折
第二章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
党的路线就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准则和总方针政策。从范围上分,有总的路线和党的具体工作路线;从内容分,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运用的是一种典型的路线思维
路线思维是一种系统思维
路线思维体现的是战略前的战略,是一种前置思维
路线思维体现为一种对食物本质的高度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共产党的经验表明一个完整的基本路线至少必须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确定组织发展的基本方向,发展和完善共同愿景
二是根据既定的组织路线形成阶段性战略
三是将阶段性战略细化为行为规则
第一篇 纲领解决根本问题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管理王道,纲领是组织存在的理由
组织的首要问题,共产党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按照共产党宣言要求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的第一纲领》是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总纲领,它集中反映了共产党的阶级立场、政治观点、斗争思想、奋斗目标、组织院长、策略路线等。
企业存在的理由也需要纲领、大本大源的问题
第二章 让成员看见希望,成为有愿景的组织
愿景,为组织指明前进的方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说,提高劳动效果一靠物质技术,二靠文化教育,三靠思想工作
纲领与愿景相比
纲领包含了愿景,纲领=愿景+目标+行动
纲领与愿景是共生的
没有愿景的纲领只是一堆行动计划,缺乏共同的思想
组织愿景的效用
形成组织的凝聚力
激发组织的内驱力
孕育组织的创造力
意愿是困难时期或不断变化时代的方向舵
愿景是可用于竞争的有力武器
第三章 唤起工农同心干:革命就是过上好日子
实现了组织的共同愿景
让每一个成员都看得见感受得到愿景的力量
让组织愿景体现大多数的愿望
实现个人愿景和组织愿景的统一,紧紧抓住了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群众:达到上下同欲,协同的力量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劳动保险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结晶,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延安精神的五个核心内容
抗大精神,明确倡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即为崇高理想英勇奋斗的精神,这是毛泽东构建的延安精神的主线与灵魂;
延安整风精神,它包括言之有理的科学精神和行之有效的务实精神,即理论联系实际,言行一致的实事求是精神;
南泥湾精神,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主题精神和创造精神;
白求恩精神和张思德精神,即完成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延安精神,即布尔什维克精神(马列主义精神和无产阶级精神)
中国共产党组织精神的核心和基础
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
延安精神的吸引力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愿景、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精神体现出一种时代活力,代表了新文化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精神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民族精神
培植企业精神的工作可分为四个方面
领导的示范作用
政策的引导和强化有一套明确的奖惩措施去引导和强化企业精神的培育过程
舆论的灌注
群众的自省
三老四严
三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四严: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