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近代史纲要
近代史纲要知识全总结,包括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摸索、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等内容。
编辑于2021-08-28 21:06:49近代史
6.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侵华时间表
1931 年 9 月 18 日
九一八事变
开始侵华
1935 年
华北事变
扩大对华侵略
1937 年 7 月 7 日
卢沟桥事变
全面侵华
全民族抗战
1945 年 8 月 15 日
日本投降
殖民统治+深重灾难
1932 年 3 月
伪“满洲国”建立
1937 年 12 月
南京大屠杀
1940 年 3 月
汪伪政权建立
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对日宣战
共产党
1932 年 4 月 15 日
国民党
1941 年 12 月 9 日
抗日救亡
杨靖宇
东北抗日联军
1932 年 2 月
冯玉祥、吉鸿昌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1933 年 5 月
蔡廷锴、蒋光鼐
福建事变
1933 年 11 月
一二·九运动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5 年 12 月 9 日
瓦窑堡政治局扩大会议
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1935 年 12 月
国共第二次合作
西安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
1936 年 12 月 12 日
十年内战的局面结束
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937 年 8 月
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朱德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叶挺
1937 年 9 月 22 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正式建立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论持久战》-毛泽东
战略防御阶段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1938 年 10 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
战略相持阶段
1938 年 10 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1944 年
最关键
战略反攻阶段
1944 年局部反攻~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投降
共产党在敌后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
平型关大捷
1937 年 9 月
中国军队第一次胜利
战略相持阶段
百团大战
1940 年 8 月至 12 月初
大规模进攻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
工、农、小资产
争取中间势力
民族资产、开明绅士
孤立顽固势力
大地主、蒋介石亲英美派
政策
又联合又斗争
原则
有理有利有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政权-三三制
文化-延安自然科学院
经济-发展生产,保障供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延安整风运动
主观主义
学风
最重要
宗派主义
党风
党八股
文风
开会
瓦窑堡会议
1935 年 12 月
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洛川会议
1937 年 8 月 22 日
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关于抗日的基本主张
六届六中全会
1938 年 9 月
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
七大
1945 年 4 月 23 日
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并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与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
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
1938 年 3 月
战略相持阶段
日本
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1938 年 11 月
国民党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消极抗战
1939 年 1 月
皖南事变
1941 年 1 月
张自忠
枣宜会战
张自忠爱吃枣
戴安澜
缅甸殉国
戴安澜爱吃面
民主运动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941年3月
《光明报》
林伯渠
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1944 年 9 月
文化运动
目标
“抗战、团结、民主”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胜利原因
1.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2.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条件。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4.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历史意义
1.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维护主权促团结
2.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迫使日本归还甲午战争以后从中国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神圣领土,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伟大复兴全人类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联合国建立
旧金山会议
中共-董必武
7.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和国内形势
国际格局
美苏对立
国内形势
三种建国方案
(1)地主阶级与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2)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行不通:帝国主义干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斗争
《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和平、民主、团结”
1945 年 8 月 25 日
重庆谈判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1945 年 10 月 10 日
国民党破坏
校场口惨案
破坏“庆祝政协成功大会”
1946 年 2 月 10 日
下关惨案
上海
1946 年 6 月 23 日
内战和自卫战争
国民党
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
内战开始
1946 年 6 月 26 日
共产党
粉碎全面进攻
1947年 2 月
粉碎重点进攻
1947 年 6 月
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解放战争
千里跃进大别山
刘伯承、邓小平
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
1947 年 6 月
一口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1947 年 10 月 10 日
两报告
毛泽东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1947 年 12 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①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②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③保护民族工商业。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948 年 4 月 1 日
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土地改革
1946 年 5 月 4 日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 地问题的指示》 (《五四指示》)
提出“耕者有其田”
1947 年 7 月至 9 月
《中国土地法大纲》
实现“耕者有其田”
反蒋运动
各民主党派
民革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
1948 年 1 月 1 日
农工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
邓演达(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章伯钧
1947 年 2 月 3 日
民盟
中国民主同盟
黄炎培、张澜
1941 年 3 月 19 日
民主运动
国民党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
1947 年 10 月
民盟一届三中全会
标志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
1948 年 1 月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
1948 年 4 月 30 日
《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
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49 年 1 月 22 日
第二条战线的开辟
“一二·一”运动
1945 年 12 月 1 日
昆明
“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一二·三〇”运 动
1946 年 12 月 30 日
北平
“抗议美军暴行”“美 军退出中国”
“五二〇”运动
1947 年 5 月 20 日
南京、天津
“反迫害”
二二八起义
1947 年 2 月 28 日
台湾和少数民族地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战略决战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标志国民党的 主要军事力量 基本被摧毁
国民党覆灭
《将革命进行到底》
毛泽东
1948 年 12 月 30 日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毛泽东、朱德
渡江战役
1949 年 4 月 21 日
覆灭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 年 4 月 23 日
解放除西藏外全部大陆
1949年底
共产党执政
七届二中全会
西柏坡
1949 年 3 月
内容
①基本政策:规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②发展方向: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③优良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论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
1949 年 6 月
内容
①系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在上述联盟中,主要是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的联盟。
③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
1949 年 9 月 21 日
内容
①核心内容: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
②民族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经济工作方针: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④外交工作原则: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
(1)党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时代好: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时代;
(3)人好: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党: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2)人: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①基本的、主要的:劳动者的联盟,它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 盟;
②辅助的、重要的: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 联盟。
(3)枪: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共同纲领》的全面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胜利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意义
独
中国开始以崭新的独立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社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前提条件
稳
政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政
人民在政治上翻身,成为社会的主任
权
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考验
保
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经
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独
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风
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统一与专政巩固
解放全国
1951年10月
解放西藏
大陆统一
民主政策
1950 年 6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运动
1950 年 5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废除了封建婚姻制度
经济恢复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
财政状况基本好转
七届三中全会
(恢复元气第一会)
三反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五反
不法资本家
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外交
毛泽东提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抗美援朝
1950-1953 年
彭德怀
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社会
主要的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主要矛盾
①国际:新中国VS帝国主义
②国内:工人阶级VS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工资矛盾
提出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37
中心环节:重工业
三大钢铁基地
鞍山/包头/武汉
工厂
长春、沈阳、北京
交通
武汉、青藏
过渡总路线
(1)一化: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三改: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一体两翼)
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
农业
原则
自愿和互利
组织形式(由低至高)
互助组
社会主义萌芽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半社会主义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全社会主义
手工业
组织形式(由低至高)
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
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政策
赎买政策
初级形式
订立合同
高级形式
公私合营
企业利润
“四马分肥”
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
意义
(1)标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重要标志
(2)变革: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
(3)前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9.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良好的开局
《论十大关系》毛泽东
基本方针
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报告内容
①经济:重工业和轻工业协调发展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沿海与内地两方面的建设积极性。
②政治:提出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③文化:“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标志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共八大
1956 年 9 月
国内的主要矛盾
①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②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当前的主要任务
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路线
①经济: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②政治:继续加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继续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逐步制定完备的法律,建立健全的法制。
③执政党: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陈云
陈三三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
1957 年 2 月
内容
①政治生活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大跃进
背景
整风运动
时间
1956 年 11 月正式提出(1957 年 4 月,全面展开)
主题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反右派斗争
时间
1957 年 6 月
主题
认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偏离了八大的正确路线
时间
1958 年 5 月
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一大二公
特点
一平二调
实际
纠左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
1958 年 11 月-12 月
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庐山会议
1959 年 7 月 2 日
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本意
反右倾
彭德怀
实际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1961 年 1 月
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七千人大会
1962 年 1、2 月
对“反右倾”运动中受到批判的人进行平反
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64 年底到 1965 年初
周恩来第一次提出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 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四个现代化
文化大革命
1966 年~1976 年
导火索
姚文元
《海瑞罢官》
二月逆流
宣告失败
林彪坠机身亡
1976 年 1 月 8 日
周恩来逝世
天安门事件
1976 年 10 月
毛泽东逝世
文革结束
如何看待
毛泽东在全局上坚持错误的同时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错误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体系建立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两弹一星
(1)1964 年 10 月,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2)1967 年 6 月,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3)1970 年 4 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国际环境的改善
1971 年 10 月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64原子67氢 70卫星71席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
1.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步走”:
(1)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 走在世界前列。
2.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3.阶: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2)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4.党: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共产党员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5.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 方针,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
6.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 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7.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8.军: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
两马阶(结)党,政经文军
10.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真理标准大讨论
《光明日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
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意义
(1)过去:①冲破“左”倾错误,否定“两个凡是”。 ②审查了历史遗留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
(2)现在: ①全面分析了当前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②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上来,恢复了民主集中制。
十一届六中全会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毛: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
拨乱反正
务虚会
四项基本原则
十二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二届三中全会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十二届六中全会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十三大
一个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三步走
1990
温饱问题
20 世纪末
达到小康水平
21 世纪中叶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基本实现现代化
初三特二 十三大123 151617 邓三科 163发展观 164和谐社会与党建 183深改革
南方谈话:三个有利于
生产力
基础
综合国力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十四大
经济体制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十四届六中全会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十六大
三个代表写入党章
十六届三中全会
提出科学发展观
十六届四中全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十七大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十八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总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总布局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③总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确定目标:
确保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标志: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十九大
新矛盾
美好生活需要VS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党章
新安排
第一阶段
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二阶段
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十八届三中全会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反分裂国家法》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中国梦
最核心内容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成就
政治
1997 年 7 月 1 日
香港回归
1999 年 12 月 20 日
澳门回归
《告台湾同胞书》
上海合作组织
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经济
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
两个飞跃
邓小平
农业
①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②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
2001 年 12 月 11 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国民党
宁汉合流
合并为南京国民政府
东北易帜
张学良
国民党军事独裁的表现
①建立庞大的军队。
②建立密布全国的特务系统。
③大力推行保甲制度。
④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经济垄断
金融业(首先和主要方面)
政治主张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邓演达
演员
乡村建设派 梁漱溟
梁乡
中华职业教育社 黄炎培
培育
共产党
革命道路
南昌起义
时间
1927 年 8 月 1 日
历史意义
①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它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
③它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八七会议
时间
1927 年 8 月 7 日
内容
①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②毛泽东在发言中着重阐述了农民问题和武装斗争对于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特别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意义
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 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秋收起义
时间
1927 年 9 月 9 日
特点
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三湾改编
时间
1927 年 9 月至 10 月
内容
①将原有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
②在部队中建立共产党各级组织,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
③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
意义
三湾改编成为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时间
1927 年 10 月 7 日
意义
①一把火: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②一条路:它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深入农村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
毛泽东书籍
《中国的红色政 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内容
根本原因: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意义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内容
批判党内悲观主义思想,回应“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意义
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 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反对本本主义》
内容
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意义
表现了毛泽东开辟新道路、开创新理论的革命首创精神。
反围剿
时间
1930 年 10 月到 1931 年 7 月
前三次围剿
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
1932 年 12 月到 1933 年 3 月
第四次围剿胜利
革命探索
土地革命
《井冈山土地法》
第一个土地法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
1928 年 12 月
《兴国土地法》
第二个土地法
“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保护中农利益。
1929 年 4 月
严重挫折
1927 年 11 月至 1928 年 4 月
瞿秋白
“左”倾盲动错误主义
1930 年 6 月至 9 月
“左”倾冒险主义
1931 年 1 月至 1935 年 1 月
“左”倾教条主义
最严重
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1 年 11 月
江西省瑞金县
成果
①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②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
长征
开始
1934 年 10 月
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
会师
1935年6月
四川懋功
红一+红四
1935年10月
陕北吴起镇
红一+红十五
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
1936年7月
西康甘孜
红四+红二/六
1936年10月
甘肃会宁 静宁将台堡
红一+红二+红四
三大主力会师,长征结束
伟大意义
转西北,锤精火
(1)转: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西北: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3)锤: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4)精:长征(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5)火:长征保存并播撒了革命的火种。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
内容
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军事三人团
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负责党中央
张闻天
历史意义
(1)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开始初步 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2)三挽一转
①挽救了中国共产党。
②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
③挽救了中国革命。
④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为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提供了最重要的保证
(4)政治成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我净化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
4.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标志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鲁迅 《狂人日记》
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意义
(1)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2)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3)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
局限性
(1)简单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
(2)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
(3)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俄国十月革命
列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陈独秀/上海
南陈北李
李大钊/北京
五四运动
导火索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过程发展
(1)1919 年 5 月 4 日,五四运动爆发。
(2)1919 年 6 月 5 日,上海工人阶级罢工。
(3)1919 年 6 月 10 日,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4)1919 年 6 月 28 日,中国政府代表拒绝出席巴黎和会签字仪式。
历史意义
(1)群众: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了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2)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3)彻底: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开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
陈独秀
上海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南陈北李
李大钊
北京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中国共产党
成立
1921年7月23日
上海→转移至”嘉兴南湖“
一建党
历史意义
(1)领导: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2)思想: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
(3)世界: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
中共二大和工农运动的发动
中共二大
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二建纲
工农运动
起点
香港海员罢工
水里来
终点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火里去
农民运动
萧山县
第一个农民协会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第一次国共合作
共产党努力
中共三大
国民党努力
国民党一大
决定
共同纲领
新三民主义
国民革命
五卅运动
省港大罢工(世界罢工之最)
广州/香港两地
北伐战争
直接目标
打倒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
蒋介石
四·一二政变
汪精卫
七·一五 政变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失败原因
主观原因
①共产国际的错误指挥(导)。
②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③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
客观原因
①敌我力量悬殊。
②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分化。
3.辛亥革命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背景条件
日俄战争(在中国打仗争夺统治)
清末民变四起
革命派活动
兴中会
1894年
第一个革命组织
美国檀香山
孙中山
中国同盟会
1905年
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民报》
孙中山、黄兴
著书立说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
《革命军》
陈天华
《警世钟》《猛回头》
抨击列强,揭露清廷
三民主义
民族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
创立民国
民生
平均地权
三次思想论战
洋务派VS顽固派
维新派VS守旧派
革命派VS改良派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焦点)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广州起义
黄兴带领
也称“黄花岗起义”
保路风潮
四川省最为激烈
武装起义
湖北君政府
黎元洪 都督
中华民国
孙中山 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继孙中山之后就任大总统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复辟帝制
再次革命
二次革命
孙中山
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和“善后大借款”
组织”中华革命党“
1914年
孙中山
后改为”中国国民党“
1919年
发动护国战争
蔡锷
发动第一次、第二次护法运动
孙中山
辛亥革命的意义
1.思: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推动了思想解放;
2.变:推动了社会变革、社会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人们的精神解放;
3.清:它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4.帝: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革命斗争提供范例,推动了亚 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5.国: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1.党:没有建立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
2.人: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3.纲: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2.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始末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
永安建制
1851年9月
定都天京
1853年3月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天京事变
1856年9月
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
《资政新篇》
1859年
新王”玕王“洪仁玕
失败
1864年7月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内部
(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批判了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统治思想。
外部
(1)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2)掀起了亚洲反殖民主义的大潮。
文件
两个文件让中国旧式农民起义达到最高峰。
太平天国失败原因
1.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根本原因)
2.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3.笼统地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称为“洋兄弟”。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洋务派的形成
时间
19世纪60年代
目的
镇压太平天国起义(首要目的)
目标
”自强“、”求富“
清集团内首领
奕䜣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劝学篇》
办事机构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洋务事业
先军后民
军:江南制造总局
北洋水师
教育:京师同文馆
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失败原因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根本原因)
4.顽固派的阻挠。
资产阶级-戊戌变法
维新派的宣传活动
康有为
”三考一理“
梁启超
《变法通义》
《时务报》
上海
严复
《天演论》
《国闻报》
天津
谭嗣同
《仁学》
维新派VS守旧派
维新
资产阶级
京师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唯一保留)
守旧
封建主义
张之洞:《劝学篇》
1.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与大清帝国的衰落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
林则徐
第一次鸦片战争
时间
1840年-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广厦福宁上)
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
1856年-1860年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18日
《天津条约》
时间
1858年
内容
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北京条约》
时间
1860年
内容
开放天津、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开津赔九)
三元里抗英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台独教父李登辉媚日卖国背后真相
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
1894年
平壤战役
左宝贵战死
黄海海战
致远舰管带 邓世昌
经远舰管带 林永升
旅顺大屠杀
时间
1894 年 11 月
威海卫海战
中日《马关条约》
时间
1895年
中国代表
李鸿章
内容
割让台湾
瓜分中国狂潮
美国
“门户开放”
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达到高潮
法国
强租 云南、两广
列强未能分裂中国的原因
①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
② 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中国近代史上“不败而败”的战争
中法战争
1883 年~1885 年
由于法国侵略中国和越南而引起的一次战争
镇南关大捷
1885 年
将领:冯子材
《中法新约》
1885 年
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中国镇南关大捷赢了反而主动签约求和)
慈禧太后一生中最高光时刻
义和团运动
1900年
《辛丑条约》
时间
1901年
内容
向各国赔款共计 4.5 亿两白银,分 39 年还清,本息合计 9.82 亿两(每人一两)
子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
社会性质
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为转折点
社会阶级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工人阶级、资产阶级
社会矛盾
农民阶级VS地主阶级
中华民族VS帝国主义
人民大众VS封建主义
民族意识的觉醒
林则徐
《四洲志》
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四眼
魏源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海师
严复
《天演论》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严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