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读书笔记(2)
本篇思维导图主要介绍行业的分类标准,它清晰地剖析了“行业”概念。它首先明确行业是相同经济活动的单位集合,并指出界定“相同性质”存在难度。随后,它从横向(平行细分)与纵向(产业链)两个维度解构行业关系,并列举了国家标准、证监会、申万等主要分类体系,最终强调分析行业时考量“颗粒度”的重要性。
这是一篇关于中心主题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2章 可行性:既然知道会输,那为何要“下注”,第3节 可行性评估:“卖出去”只是第一步,“赚到钱”才是硬道理,作者:肖璟 思维导图制图:聆微,销售可行性评估,利润可行性评估,无法收费的商业模式,创新的不同层级。
这是一篇关于《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2章 可行性:既然知道会输,那为何要“下注”,第1节 商业模式:从巴菲特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作者:肖璟 思维导图制图:聆微,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分析框架,商业模式百花齐放,第2节 验证方法:如何找到那条跑得通的路径,调研法,试错法。
"写作不是自嗨,而是与读者的一场深度对话!粥佐罗在《学会写作》中揭示:从单向输出到双向沟通,是突破写作瓶颈的关键本书核心围绕三大转变自我逻辑转向服务逻辑、得到逻辑转向给予逻辑、表达逻辑转向倾听逻辑,教你用用户思维重塑写作重点解决两大症结:如何通过公开写作获取反馈提升技巧,以及如何用真诚、易懂、有密度的内容创造价值记住,好文章的标准是能带来改变,而小标题就是牵引读者的路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1章 主框架: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分析重点
第1节 研究对象:行业研究到底研究的是什么
作者:肖璟 思维导图制图:聆微
行业
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
相同性质 不好界定
《南方周末》
纸媒
今日头条
新兴平台
传媒行业
横向
同一个大类行业中,各个平行细分行业之间的关系
电视台
电视媒体行业
报纸
纸媒行业
门户网站
互联网行业
快速消费品行业
汽水薯片
食品饮料行业
狗粮猫粮
宠物行业
洗护用品
日用化学产品制品行业
纵向
同一个大类行业中具有产业链联系的上下游关系
半导体行业
无晶圆厂
半导体设计行业(AMD、高通等)
晶圆代工厂
半导体制造行业(台积电等)
封装测试厂
半导体封测行业(长电科技等)
在谈论“行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颗粒度”的问题,这样才能很好地界定自己要研究的对象。否则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口径不一致的问题
行业分类标准
国家标准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
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
第三产业
其他都属于第三产业
中国证监会制定
《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与国家标准高度重叠
申万行业分类
把行业按照颗粒度大小分成三级,级数越高覆盖面越窄
传媒(一级)
电视广播Ⅱ
电视广播Ⅲ
游戏Ⅱ
游戏Ⅲ
广告营销
营销代理
广告媒体
影视院线
影视动漫制作院线
...............
海外分类标准
全球行业分类系统(GICS)
标准普尔和MSCI一起制定
第2节 基本框架:如何系统全面地研究行业
引入
以产业生命周期为核心的行业研究框架
传统产业生命周期
根据营收情况划分成4个阶段
客户群体的变化
导入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产 业 生 命 周 期 不 同 阶 段 特 征
截至2024年
新增用户
创新者
早期采用者早期大众
后期大众
落后者
产品
不成熟
迭代中
成熟,更加标准化
高度标准化
供求关系
产能很小, 需求很小
供不应求
供求基本平衡
供过于求
毛利率
较高,可能打价格战
较高
下降
很低
示例行业
人形机器人
新能源汽车
白色家电
实体唱片
到底该用什么来划分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时间
一个月?一年?甚至十年?
不同行业的同意阶段,所经历的时间可能相差很大
曲线斜率
行业发展很少和传统的产业生命周期曲线完全贴合
很难判断增速变动是一时的供需错配而出现的波动,还是行业进入产业生命周期的新阶段
实际产业生命周期曲线不是一条光滑的S型曲线
纯粹的线型外推很容易产生误判
渗透率
渗透率=存量用户÷潜在客户群
反映的是用户的接受程度
智能手机行业
2007年6月
初代iphone发布
2008年7月
App Store问世,生态系统开始发展
2010年6月
iphone4发布,当年智能手机渗透率一举突破20%
2011-2012年
渗透率从22%飙升到40%
2014年
智能手机渗透率已经超过65%,进入成熟期
注意
在现实世界里,行业发展在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可能性
一个行业未必能从导入期进入成长期,发展壮大,可能商业模式跑不通,最后消亡
行业发展到成熟期,不一定在预见的时间内走向衰亡、被替代
有些行业可以稳定发展相当长的时间。比如股份制银行、酿酒业
有些行业开发出新的品类、新技术,发展出第二增长曲线。家电行业的扫地机器人、洗地机
研究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构建差异化的投资框架和估值逻辑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 同 阶 段 的 研 究 重 点
商业模式可行性
需求是否真实存在,盈利是否可持续,商业模式能否大规模复制
市场规模
估计潜在市场空间,预测3-5年的市场规模
行业护城河
一旦出现可替代性,行业投资逻辑会发生变化
分情况而定
行业具备走出第二增长曲线的潜力
将它看做新行业,重新分析
行业进入“稳定市场周期化”阶段
分析行业竞争格局,注重盈利性
研究重心转移到替代品上,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不 同 阶 段 的 估 值 方 法
市盈率市 = 公司市值 ÷ 净利润(重要的股票估值指标)
可以将市盈率理解为“在净利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的回本周期”
一般会用VC的评估方式来估值
倾向于应用成长股的估值逻辑
如果已经进入周期轮动阶段,则使用周期股的评估风格
此时估值一般会很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因为估值低而值得买入”
动态追踪
行业的变化不仅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而且行业的外部因素也会持续变化
外部因素
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
景气度
对行业景气度的判断不仅依赖于对主导因素的跟踪,还离不开对该行业的深刻理解,否则很容易被数据表象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