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高中历史必修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知识总结。斯大林模式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中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下图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并列举其主要表现,最后从利弊两个方面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欢迎收藏学习!
高中历史笔记分享!本图涵盖高中历史里中国科技与世界科技两大内容,包含历程、成就、启示、发展等具体内容,有了它,提高你的复习效率,节约你的时间成本,赶快收藏起来吧!
文科党福利!思维导图为大家总结了高中历史必修三的部分知识点,包括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两大板块知识点。干货满满。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古代史时期的中国和世界是怎样的?必修三考试重点。本图分析了中外古代时期的哲学(思想)科技与文化的发展,主要列举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及思想,并将其进行对比分析。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背景
1922年苏联建立
1924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
1925年苏联仍是一个只能依靠外国输入机器设备的落后农业国
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
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追求高速度
国家计划为指令
用行政手段积累资金
目的
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技术基础
方针
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建设
起步:1926年起,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
1926~1928年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并新建几千家企业
1928~1932年 实现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原因:①被资本主义包围②处于落后农业国
已从农业国->工业国
1933~1937年,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
1938年进行第三个五 年计划,因卫国战争打断
成就
1937年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并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到1937年,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优势
工业总产值到1937年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成为工业强国)
弊病
优先发展重工业,片面强调高速度。
农轻重比例不妥,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长期失调
增加了农民的负担,致使农业发展缓慢
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忽视了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片面强调产量和产值,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
忽视轻工业的发展,造成消费品供不应求=>影响人民生活的提高
农业全盘集体化
十月革命后,苏俄农业是落后的个体小生产农业 (不能适应工业化)
配合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克服粮食危机
根本目的:引导生产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过程
开端: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1929年下半年起,集体化运动开始
全国各地的集体化运动一哄而起(全盘),并出现强迫命令(行政命令)现象。
条件不成熟;多数农民不愿;不提供机械和财政支持
1930年3月,斯大林发表《胜利冲昏了头脑》疑问,对集体化运动进行整顿
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
1937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影响 评价
积极
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
是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促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消极
违反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或变相暴力强迫农民立即加入
农业全盘集体化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
牺牲农业发展工业
斯大林模式 (20c20-50s)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确立标志着社会主义主义制度建立
形成原因
受到资本主义包围和战争威胁
受到相对落后哦的经济文化历史传统制约
斯大林个人因素
形成标志
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
形成过程
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严密整体
表现
经济
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国家对经济直接管理,排斥市场调节
单一公有制
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政治
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以党代政,最高苏维埃只是成了负责通过党中央指示的表决机器。
思想文化
个人崇拜: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并迅速发展为一股社会风潮
思想文化体制: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对学术文化领域进行严格的管控
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互相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评价
是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创新
在苏联建设工业化初期(头两个五年计划)取得成就 (西方经济危机)
在法西斯战争奠定物质基础
国家干预的体制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但后期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源
也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