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学实施与评价
这是一篇关于粉笔教资高中英语教学实施与评价知识点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教学实、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等。
编辑于2021-09-02 21:33:18教学实施与评价
教学实施
提问
课堂提问的作用 【单选,简答,分析】
增进师生交流
全过程
集中学生注意力
引起学生兴趣
Lead-in
促进思维发展
锻炼表达能力
Post
检验学习效果
While
问题的分类 【单选,简答,分析】
按照答案个数
封闭性问题 closed question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回答时只需借助再认或再现
优点:封闭式问题的答案是固定的,有利于考查学生对于语言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目标语,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形式。
缺点:封闭式问题属于机械性操练,学生只需要回答出特定答案,没有过多的思考,不能起到发散思维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开放性问题 open question 有多个不同的答案,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回答时需按照一定逻辑,借助相应的证据对自己的答案进行解释和验证
优点:开放式问题的答案通常不是唯一的。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开放式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答案,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真正运用语言的能力,做到启发式教学。
缺点:与封闭式问题相比,开放式问题较难,所以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完成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教师应用不当的话,可能会起不到作用,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按照是否预设答案
展示性问题 display questions 教师已经知道答案或答案能在相关工具书中找到,用于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字面理解
优点:方便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准确性,检查学习情况,语言学习
缺点:限制学生自由思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性问题 referential questions 也称真实性问题,即教师不知道答案或者没有预设的答案的问题,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发散思维、获取更多的信息
优点:促使课堂对话更具有交互性,深层理解,进行真实的、具有独创性的语言输出,从而促进语言习得。发散思维,创造能力,提高综合语言能力,体现学生主体性
缺点:学生水平有限,课堂记律不好管理,对教师组织能力要求高
课堂提问的注意事项
针对性(围绕目标) 启发性(引导学生) 趣味性(灵活多样) 广泛性(面向全体) 积极性(鼓励引导)
反馈
反馈形式 【单选,简答,分析】
口头反馈(Oral feedback):指对学生口头的回答、书面作业等提供口头的信息,包括直接改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自行纠错、引导学生互相纠错等。
书面反馈(Written feedback):一般指对学生课后作业或测试结果等提供书面评语或评价,如写评语、批改作业、打分等。
直接反馈 Direct feedback :
间接反馈 Indirect feedback :
非语言反馈:教师通过声音、表情、目光、手势、姿态以及距离等非语言因素给学生提供的信息
反馈作用
积极的反馈(表扬):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更有自信心了
消极的反馈(纠错):纠错、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强调关键信息
反馈原则:目的性、层次化、参与度、启发性、激励性
纠错
纠错原则 【单选】
区别对待全局性差错与局部性差错
区别对待系统性差错与语误
合理把握纠错时机
合理变换纠错主体
纠错技巧 【单选,简答,分析】
直接纠错法(Explicit correction):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表达 You should say.../No,you shouldn't say that./Read after me./Pay attention to.../Oh,you mean.../We don't say...in English. We say...
间接纠错法(Implicit correction)
重述法(Recasting) 部分肯定之后的纠正
重复法(Repetition) 要求学生重新回答 Once more./Pardon?/Repeat please.
强调法(Pinpointing) 重读、拖长、升调
启发法 (Elicitation) 以目光或手势;提供几个相关选项;请另一位学生提示或回答 "How do we say...in English?"
追问法(Pumping)没能准确回答问题,答非所问,无犯语法错误
澄清法 (Clarification request) 老师没听懂或发现错误 What? / I'm sorry? /Pardon me? / What do you mean by...?
元语言反馈法(Metalinguistic feedback)用英文解释英文 Can you find your error?/Do we say that in English?
课堂活动管理
组织形式 【单选,简答,分析】
合理安排小组人数
考虑学生实际水平,按层次分组
掌握好讨论的时间
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小组活动流程/要求/规则/注意事项/建议
小组活动作用
①小组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参与课堂交流。小组活动创设了活跃、宽松的学习氛围,避免了教师单方面的语言输出,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小组活动强调群体间的经验交流,互相启发。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能够在与同龄人的交流中锻炼自己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③小组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交际环境,提供了交流平台。学生能通过小组活动进行语言操练,加深对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理解。从而使“语言技能”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发展成为可能。
基本方法
教师角色与作用 【简答,分析】
知识的传授者(Knowledge importer) :讲知识
学习的指导者(Instructor):让学生自己会学习
教学活动的组织者(Organizer) :每个环节都安排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上课起立、安排作业
课堂教学的调控/控制者(Controller):控制课堂进度、活动方向、课堂纪律
评价者(Assessor):纠正错误,给予反馈
促进者(Prompter/Facilitator):激发学习动机、提供有效信息、促进活动进行
课堂活动的参与者(Participant):比如组织小组活动
资源提供者(Resource-provider):老师在课堂中能给学生提供图片、视频、教具、唱歌、背景知识等物质方面的资源,还可以提供自己说英语等知识
语言环境的营造者(Creator of learning environment):①准确的英语表达、发音准确、声音洪亮。②创造各种各样的情境、丰富的活动来营造氛围,让学生乐于参加活动。
教学活动的反思者(Reflector) :回顾课堂中有哪些做得好的方面,有哪些做得不好的方面
研究者(Researcher):比如教研员研究课堂和方法,使课堂更加符合学 生的实际、考纲、课程标准
教学评价
评价类型 【单选,简答,分析】
按作用
诊断性评价Diagnostic Assessment 【单选,简答】
概念:诊断性评价是为了让教师在教学活动前了解学生的情况,更好地组织课堂而采取的评价方式,是一种“事前评价”
内容:①知识数量和质量 ②性格特征、学习风格、能力倾向、对本学科的态度 ③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态度、身体状况、家庭教育情况等
作用
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是学得特别好还是一塌糊涂。
根据诊断性评价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安置。比如摸底考试结束之后可以看到学生的情况,摸底考试之后可以分清北班、火箭班、尖子班、平行班。成绩差的学生分到好班可能跟不上,成绩好的学生分到好班的学习效率更高。
诊断个别学生在发展上的特殊障碍,以此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
方法
借助已有材料:如学生以前的成绩记录(report card)等。
调查与测验quiz/questionnaire :如摸底测验、智力测验、态度和情感调查等。
观察与访谈observation & interview :如做实验、做游戏和讨论问题等。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 【单选,简答,分析】
概念:形成性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是一种“事中评价”。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特点
对学生学习的变化和发展评价:比如变得好了、变得不好了、有哪些进步的地方。
让学生学会评价:评价的主体,学生有机会参与形成性评价。
评价要与教学紧密结合。不能评价和教学没有太大关系。
作用
调整学习活动:学生掌握得好就快点,学生掌握得不太好就慢点
强化学生的学习
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效果。比如周末的周测试、月考
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
方法
量化评价法:缺点是只关注数据,过程很难保留
调查表 questionnaire:诊断性评价中也出现过调查表。考试不会问调查表是哪一种评价方法,而是会把调查表的作用描述得清楚再让大家判断。调查作用和内容都不一样。
评价量表 evaluation scale:在评价量表中,体现出评价主体多样化(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方面上包括注意力、活动参与的主动性、与同伴合作,掌握情况包括错题、失误原因、已解决,因此大家可以根据评价的要素要设计内容。比如想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注意力换成准确性,活动参与的主动性可以换成速度,还可以把阅读能力细分为skimming和scanning,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评价量表,尽量全面体现出考查的要素。
质性评价法:口诀是“录(录音)录(录像)作品(优秀作品)有概念(概念图),成长(成长记录)观察(教师观察)谈一谈(访谈/座谈),读书笔记(读书笔记)项演示(项目和演示)”
优秀作品:帮助学生对优秀作品进行整理。
概念图 concept map:类似于思维导图。
录音或录像:老师和学生交流对话,或者把学生的表演录下来。
成长记录 portfolios:班级里有个大袋子或者档案,把测试卷、优秀作品等都装进去,最后对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观察
访谈/座谈
读书笔记
项目和演示 project & presentation:项目是全过程的描述,包括计划、实施、成果,包括的范围更广。
实施原则
科学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
多元化原则
激励性原则
情感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注意问题
评价要课堂内外相结合。不仅仅是成绩的变化发展,还有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变化发展。
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比如老师、学生、其他学生等。
评价要客观全面,并贯穿教学始终。
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 【单选,简答】
概念: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活动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一般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进行,如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等,是一种“事后评价”。
特点:①着眼于学生对某门课程整体内容的把握 ②概括性水平一般较高
作用
为选拔、评优提供参考依据
为教师确定后续教学起点提供依据
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并起到推动作用
方法
口试(Oral Test)如朗读、图片讨论、描述、角色扮演、情境交际、小组讨论等形式。
笔试(Written Test)笔试包括听力、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和语言知识考查等。
注意问题
评价要全面且形式多样
终结性评价注重教学结果
要注重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按标准【单选】
常模参照评价Norm-referenced Assessment (相对评价)跟别人比,记住班级排名,看看一个人在团队中是第几名,主要用于选拔、分组、编班。
标准参照评价Criterion-referenced Assessment (绝对评价)与标准比,比如雅思、托福考试,达到对应的分数就合格了。
个体参照评价Individual-referenced Assessment (个体内差异评价)与自己比,比如英语这个学科,口语、写作、阅读有什么表现,也可以是同一学科不同时期的成绩,比如2月份、3月份、4月份分别考了多少分,与自己比。
语言测试
作用
为选拔、评优提供参考依据;为教师确定后续教学起点提供依据;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并起到推动作用
类型【单选,简答】
根据测试目的划分:成绩测试(AchievementTest):如期末考试 水平测试(ProficiencyTest):如TOEFL、CET 潜能测试(AptitudeTest):如SAT,GRE 诊断测试(DiagnosticTest):如单元测试、项目测试
根据测试的评分方式划分:主观性测试(SubjectiveTest) 客观性测试(ObjectiveTest)
根据测试的参照标准划分:常模参照性测试(Norm-referencedTest) 标准参照性测试(Criterion-referencedTest) 标准相关-常模参照测试(Criterion-relatednorm-referencedtest)
评价标准
信度 Reliability :同样方法;同一对象;结果一致性、稳定性
效度 Validity
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卷面标准;如初中阅读出现很多考研词汇
结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是否能测试语言能力
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代表性和覆盖面;如测试发音只体现音素
经验效度(Empirical Validity):与相近时间测试或预测能力相比的系数
区分度 Discrimination:对学生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难度 Difficulty
教学反思
书面反思内容 【单选,简答】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实用性、合理性、是否符合学段的特点和学生特点、是否具体可操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对教学设计的反思:过程是否合理、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活动设置是否合理、是否体现教师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教学实施的反思: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处理、处理是否得当
反思方法 【单选,简答】
教学日志(Teaching Journal)
概念:记录自己的教学活动、活动实施的效果,带来的影响有哪些、教学的关键细节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解的反思,从而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学方法,增长技能促进专业发展。
注意事项
亲历性:一定是老师自己亲身经历的。
叙事性:陈述的形式进行,教学日志都是通过叙事的形式记录的。实事求是记录。
启示性:记录的内容具有启示性。
典型性:并不是课堂上所有的内容都事无巨细记录下来,反思教得好的地方和教的不好的地方。
即时性:刚上完课去记,课堂在脑海中就是鲜活的。
作用
1.为有针对性改进教学积累了良好的素材:日志的作用就是记东西然后去进行反思,记的时候有好的东西和不好的东西。
2.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陈述水平:只要不断进行叙述,语言功底上能够进行提高。
3.带动认知成分的延伸:只要有思考,各方面成分都在延伸。
4.帮助教师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反思不足之后,会进行改进,改进之后形成教师个人的风格和思路。
叙事研究(Narrative Research):从广义上说包含教学日志。教学日志记录的是关键细节,叙事研究要求把一些明确的线索都记录下来,包含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叙事研究描述的是过程性的东西,教学日志呈现的是关键的信息。
教学实际讨论:比如几个有经验的老师在一起讨论
教学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把具体的活动和操作描述出来,比如在课堂上提问一个基础差的同学比较难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研究如何调整。
学生反馈(Feedback):做调研、调查,让学生说一说该老师做得好不好,好的地方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