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新闻评论历史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新闻评论历史的思维导图,包含中国新闻评论源头-古代论说文时代、西方殖民国家在我国宣传殖民主义的言论时期等。
这是一篇关于新闻评论的思维导图,从出镜记者、电视评论、广播评诉、广播访谈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和分析,需要可收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二二二二章
中国新闻评论历史
中国新闻评论源头--古代论说文时代
先秦时期论说文中的代表作
孔子:《论语》(论说文集)
孟子:《孟子》(论说文集)
荀子:劝学
韩非子:《五蠹》
墨子:《非攻》
秦汉时期论说文代表作
李斯《谏逐客书》
贾谊:《过秦论》
晁错:《论贵栗疏》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唐宋时期论说文代表作
韩愈:《师说》
柳宗元:《三戒》
欧阳修:《朋党论》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司马光:《资治通鉴》:“臣光曰”
苏洵:《六国论》
西方殖民国家在我国宣传殖民主义的言论时期
中国最早报纸
《邸报》
唐朝开元年间,旨在传播皇帝谕旨和宫廷动态
近代史第一份中文报刊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揭开近代报刊历史与新闻评论历史;基本谈不上新闻性
外国人中国境内第一版中文报刊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宣传变法维新言论时期
王涛的政论
身份:
第一位报刊评论家
洋务论证家
中国新闻业之父
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
思想家
《循环日报》
第一份政论著称报刊
《弢园文录外搜》
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
特色:
强调文章“载道之器”
文章所责在乎纪事述情
代表作:《变法自强(中)》
梁启超的政评·时评
《时务报》总编,自成 “时务文体”
《清议报》为实事短评及时评奠定基础
长篇大论,内容庞杂
新闻时效性略淡薄
报刊政论及其特色
政论:
不强调新闻性,不注重时效性
写法上 设言立说,坐而论道
从政治角度议论新闻事件或现实问题的议论文
由古代的论说文向现代新闻评论过渡时期的产物。
奠基人:王韬、梁启超、章太炎等人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宣传民主反封建言论时期
《中国日报》:第一个机关报
《苏报》
《民报》:1905年 日本东京 孙中山创办 同盟会中央机关报
“民呼”“民吁”“民立”:于右任
早期时评及其特色
时评更注意新闻性,特别是时效性
《时报》的“时评”标志着中国报纸的言论由“论”转入“评”的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言论时期
五四运动前后报刊评论的变化
报刊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不断加强
报刊评论的体裁样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报刊评论出现通俗化趋势
1915年至1949年代表性评论家及作品
陈独秀的政论:《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李大钊的时事短论:《最危险的东西》
鲁迅的杂文:《电的利弊》
邹韬奋的小言论 :《肉麻的模仿》
张季鸾的社评:《最低调的合战论》
张季鸾的政论特色
增强时效性,追求新闻价值基础上的评论价值
讲求预见性,洞悉时局与事态的本质及趋势
注重逻辑性,文章结构严谨,论证缜密
走向通俗性,用平实畅达的语言叙事说理
标榜公正性,在“客观”与“敢言”间寻求平衡
毛泽东的社论 :《别了,司徒雷登》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评论的发展
1949年至1957年 ——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
评论的内容上,经济评论的比重明显增加
评论的议论方式上,解释型、阐述型、引导型评论明显增多
1957年至1977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期
1957年到1960年的坎坷时期
反右时期的报刊评论
“大跃进”时期的报刊评论
1960年至1965年的调整时期
1960: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报刊评论的改进与发展
1966年至1976年的灾难时期
“两报一刊”社论的误导《无产阶级造反精神万岁》
“大批判”时期的“大批判”评论
“党八股”文风的盛行
意义
第一解释权与舆论领导力
解释事实既表达观点
由单纯报道事实变为全面了解事实,清晰认识问题
率先解释抢占舆论引导的先机
新闻报道时效
舆论引导的先机
率先发布信息=赢得受众
思想深度造就了媒体高度
广播电视可以是理性的媒介
通俗性
故事性
符号多变形
感性的媒介
新闻述评
新闻访谈
新闻调查
时事辩论
理性的媒介
思想的深度决定媒体的高度
思想深度
谈话主体同时空交流
报道评论同步进行
理性分析
意见传播
评论的锐度决定了监督的力度
评论的力度源于思想的锐度
辩论式评论
访谈式评论
评论的锐度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
监督类报道
言论场的构建与媒介功能的拓展
广播电视评论构建了公众的言论场
节目现场构建的言论场
节目与受众之间构建的言论场
广播电视媒介的意见平台功能得到拓展
数量
频率
稳定性
趋势
观点时代的广播电视评论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报纸
配发评论
评论专栏
评论专版.专刊
广播电视
新闻报道
实时信息
进步缓慢
开端
焦点访谈
出镜采访
事实呈现
各方意见
记者分析
纪实性 思辨性
繁荣
2003年新闻频道开播
拓展新闻报道的领域
搭建了言论表达的平台
配发评论 ↓ 点评环节 ↓ 评论栏目
观点时代
播出量大幅上升
评论分量加重
独立栏目推出
形态丰富多样
电视短评
文字稿件的有声版
辅以现场画面
理性与感性兼具
述评类短评
事实报道与意见评价融为一体
以调查性报道为主
融入了记者思考
报道与观点交织
谈话类评论
丰富了叙事方式
意见讨论成为主体
选题广泛
观点指向多元化
还原生活
评论
论说文
又称议论文,说理文
方法:逻辑推理
直接对客观事物发表意见
方式:逻辑思维
突出特点:直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