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地质与地貌
这是一篇关于地质与地貌的思维导图,从地形与人口分布的影响、天然宝石的形成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概述。
这是一个高中历史阶段特征的思维导图,介绍了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两宋、明清时期、1840--1894、1894--1919、1919-1949、1949--1976、1978--今这些阶段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特征,值得珍藏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地质与地貌
湿地沼泽形成的原因
水分
蒸发: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
下渗:冻土广布,下渗弱
河流:河网密集
凌汛
地形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河流堆积地貌的成因
泥沙补给:河流流量、植被情况、河流含沙量、侵蚀程度、是否流经沙漠沙丘
流水沉积:河流流量大、地势落差小流速慢、河流弯曲、海水顶托、沉积作用强
河流改道的原因
水多: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大
泥多:泥沙淤积,河床高形成地上河
地平:周围地势平坦,河水容易溢出
树少:植被少,涵养水源能力低
沙源沙丘成因与河流含沙量的因素
树: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条件差
风:临近高压中心,多大风天气
沙:临近沙漠、沙地
水:冬季枯水期,河岸湖滩裸露,多风沙
侵蚀: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沙量大
天然宝石的形成过程
内力: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抬升:地壳运动抬升露出地表
外力: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地形与人口分布的影响
热带地区:人口多分布在丘陵、高原(凉爽、排水条件好、洪涝少、病虫少
温带地区:平原、盆地、平缓丘陵(农业交通条件好,有利于生产活动)
寒带地区:谷底、盆地(地势低温度高,周围有山地阻挡冷空气)
河流蛇曲地貌的成因
河流流经的地区地势平坦
初期河床平直,以侧蚀为主,两岸均受冲刷
由于两岸抗冲击能力不同,抗冲击弱的一侧会被侵蚀的更快,产生坍塌形成的凹岸
因惯性作用,河水冲向凹岸,侵蚀作用加剧
抗冲刷强的一侧形成凹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