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我国古代的教育
这是一篇关于我国古代的教育的思维导图,从我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外国古代社会的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概述,可以收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原理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古代社会的教育
我国古代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
夏商(只有官学)
最早:
夏,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
商:我国最早的小学产生。商代学校有:大学,小学,瞽宗,庠,序。
教育场所(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
“序”,起初是教射击场所,后来成为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的场所。
“校”,起初是养马驯马的地方,后来进行军事训练,成为习武的场所。
教育目的:
扩大奴隶主统治,镇压奴隶反抗;掠夺其他部族。
因此,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射善战的武士。
教育内容:
重视军事教练,习射是教学的重点;重视宗教教育,以敬天尊祖为中心
西周(只有官学)
特征:学在官府,官师合一。
教育场所:“国学”在王城和诸侯国内;“乡学”在地方
教育内容:“六艺”是西周教育学校的基本学科(礼,乐,射,御,书,数)—(礼乐作为六艺教育的中心)
春秋
私学开始兴起
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知识下移。
封建社会(战争之后直到清末鸦片战争前)
战国
教育场所:稷下学宫
特点: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学术自由,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尊师重道
学生守则:管仲的《弟子职》
教育内容:由六艺转向各学派的政治观点,儒墨两家影响最大
两汉
教育场所
官学
中央官学
太学
西汉最高学府
标志着中国封建教育制度完成
我国第一所具有完备规制的学校
鸿都门学: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学校
宫邸学
地方官学
郡国-学
县道邑-校
乡—庠
聚-序
私学
书馆:蒙学,基础教育
经馆:著名学者讲学
教育内容:儒家经典
选士制度:察举制(举孝廉,考德行)和征辟制
魏晋南北朝
国子学:西晋在中央官学创办了一所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
二学四馆
国子学与太学并列
设立专门的学校:开设四馆(儒学馆,玄学馆,文学馆,史学馆)
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隋唐时期
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太学
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教育内容:重振儒术,三教(儒释道)并重
选举制度:科举制(科举制自隋炀帝605年开设进士科到1950年清灭科举,共存1300年整)
宋元时期
教育场所:书院盛行,书院产生于唐朝,盛行于宋朝。书院既不是官学,也不是私学,半官半私
第一书院:白鹿洞书院
教育内容:程朱理学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选举制度:科举制
明清时期
中央官学:国子监
地方官学:地方设有府州县学。乡村设有社学
教育内容:四书五经
外国古代社会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