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病理
这是一篇关于病理的思维导图,包括细胞的适应和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等内容。
编辑于2021-09-06 15:10:08病理
细胞的适应和损伤
适应
萎缩(心肌细胞核肝细胞:脂褐素颗粒
营养不良性萎缩:最早见于脂肪组织
压迫性萎缩
失用性萎缩
去神经性萎缩
内分泌性萎缩
心肌褐色萎缩,表现为体积减小,冠状动脉扭曲状。心底血管在心脏外,萎缩不涉及
肥大 ,增生
永久细胞3个
化生 (一种成熟分化的细胞类型背另一种成熟分化的细胞取代)
上皮组织:膀胱,子宫内膜,气管。可发生化生为鳞状上皮;皮肤,口腔,食管,子宫颈不发生化生
间叶组织(去掉皮肤和神经)
化生结局:
空腔脏器四层结构: 粘膜层:上皮细胞层(原位癌), 基底膜层(黏膜内癌) 粘膜下层 肌层 浆膜层
迷离瘤:异位的组织(正常)增生形成的肿块,舌根部出现甲状腺
恶心肿瘤易转移,血管瘤浸润型生长,不转移
可逆性损伤(变性):正常物质异常增多,细胞内出现异常物质
细胞水肿
病毒性肝炎(气球样变
脂肪变
肝
慢性肝淤血?
磷中毒?
严重中毒和传染病?
心肌 (虎斑心
区别心肌脂肪浸润
肾
如:微小病变
玻璃样变、透明样变
纤维组织
细胞内
rusell小体,Mallory小体,肾综时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动脉壁细胞
淀粉样变
局部
阿尔兹海默病,霍奇金病,多发性骨髓瘤,甲状腺髓样瘤
全身
原发来源于:血清α-免疫球蛋白轻链 继发成分:非免疫球蛋白,见于老年人和结核病
粘液样变
间叶组织肿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湿病灶,营养不良的骨髓
病理性色素成着
含铁血黄素
脂褐素
病理性钙化
营养不良性:钙盐沉积
转移性钙化:全身钙磷代谢失调
肺,胃,肾
坏死:
基本病变:核固缩,核溶解,核碎裂
类型
凝固性坏死(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干酪样坏死(结核
液化性坏死
脑,胰腺(急性胰腺炎),阿米巴肝脓肿
脂肪坏死(急性胰腺炎,灰白色钙灶
纤维素样坏死
结缔组织和小血管壁
常见疾病:超级性排斥反应,急进型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胃溃疡。(小血管壁 风湿病(结缔组织纤维素样坏死)
坏疽
湿性坏疽
子主题
贫血性梗死
脑,心,肝,肾
出血性梗死
肠,肺
结局
瘘管
溃疡
糜烂
窦道
凋亡(固缩性坏死),
嗜酸性小体
损伤的修复
再生
永久细胞:神经,心肌。骨骼肌
稳定细胞:各种腺体和腺样器官(肝,胰腺等);神经胶质细胞
不稳定细胞:造血,淋巴,间皮,表皮细胞
常考 再生举例(完全修复)
1.急性糜烂性胃炎:胃粘膜上皮细胞损伤
2.病毒性肝炎:点灶状坏死,嗜酸性坏死
3.骨折: (软骨再生能力弱,
4.I度烧伤:表皮浅层
5.浅II度烧伤:表皮生发层及真皮乳头层,
皮肤层次: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筋膜;肌
影响因素
细胞外基质:纤维性胶原(增加伤口愈合强度
纤维性修复
肉芽组织
成分:新生薄壁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浸润
作用
结局:瘢痕: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炎性细胞均减少,成纤维细胞产生的胶原纤维增多(三少一朵
创伤愈合
皮肤
一期愈合,二期愈合
骨折
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 骨性骨痂形成:排列紊乱的骨小梁 骨痂改建:骨小梁排列正常,板层骨、皮质骨形成
影响因素:维生素C缺乏时前胶原分子难以形成,另一方面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铁三价还原成fe二价;锌对创伤愈合起作用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淤血
肺淤血
心衰类型:左心衰 肉眼观:晚期肺褐色硬化 镜下:主要成分:水肿液
急性肺淤血: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出血-肺泡间隔水肿-部分肺泡腔内充满水肿液-出血
慢性肺淤血:肺泡间隔变厚和纤维化;大量心衰细胞;肺褐色硬化
可以从血管内到血管外的成分:白细胞,红细胞,浆液(含白蛋白),纤维蛋白
肝淤血
心衰类型:右心衰 肉眼观:红黄相间的槟榔肝
淤血性肝硬化,门脉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
肝小叶,汇管区,门静脉
血栓形成
概念
形成的条件
1.心脏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最重要);2.血流状态的改变;3.血液凝固性增高
形成过程及血栓形态
1头部:.白色血栓(血小板 血栓) 2.体部:混合血栓 3.尾部:红色血栓(最易脱落 4.透明血栓(纤维素性血栓):毛细血管内
肉眼观:血小板:灰色 红细胞:红色
举例
1.白色血栓: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二尖瓣上的血栓(赘生物 SLE时非细菌性疣状赘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
2.混合血栓:房颤与二尖瓣狭窄时左房球状动脉血栓 心腔内、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瘤内的血栓(附壁血栓)
3.红色血栓:
4.透明血栓:DIC最常见
栓塞
血栓栓塞
肺动脉栓塞
来源:95%来自下肢膝一下的深静脉
体循环栓塞
栓子80%来自左心
脂肪栓塞
主要来源于长骨骨折,脂肪组织严重挫伤和烧伤
下肢股骨干骨折后导致肺动脉脂肪栓塞主要发生于伤后1-3天,如患者长期卧床,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从而引起肺动脉栓塞
气体栓塞
空气栓塞
减压病:氮气游离
羊水栓塞
病理特征: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可见:角化鳞状上皮
梗死
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血栓形成而不是血栓栓塞,血栓栓塞指的是形成的血栓脱落形成栓子之后堵塞血管
类型
贫血性梗死(红色梗死):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支循环不足的实质器官:心肾脾脑
出血性梗死(红色梗死):严重淤血和组织疏松基础上发生。肺,肠
炎症
概念
概念:血管反应是炎症反应的中心环节
原因:生物性因子最常见
炎症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
变质性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肝炎病毒;阿米巴肝脓肿
渗出
渗出性炎:浆液性炎(风湿性关节炎);纤维素性炎(细菌性痢疾,白喉,绒毛心,大叶性肺炎);化脓性炎(疖,痈);出血性炎(鼠疫,钩端螺旋体热,流行性出血热)
增生
非特异性增生性炎
急性增生性炎:伤寒肉芽肿,急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增生性炎:炎性假瘤
特异性增生性炎:感染性肉芽肿,异物肉芽肿,原因不明肉芽肿
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全身反应
多数细菌感染---嗜中性粒细胞上升 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上升
急性炎症
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原因
1.内皮细胞收缩:受到组胺,缓激肽,白细胞三烯炎性介质刺激 2.内皮细胞损伤:烧伤和化脓菌感染严重损伤内皮细胞,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明显且迅速 3.内皮细胞穿胞作用增强 4.新生毛细血管高通透性
白细胞的渗出和吞噬作用
白细胞渗出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
渗出过程:边集和滚动(选择素),粘附(整合素),游出(阿米巴运动),趋化(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
内源性:补体成分(C3a,C5a);白细胞三烯;趋化性细胞因子(IL-8)、肿瘤坏死因子(TNF) 等
外源性:可溶性细菌产物
急性炎症早期(24h)中心粒细胞首先游出:24-48h后,单核细胞从血管渗出聚集到炎症病灶转化为巨噬细胞
炎性介质:P327页
发热:前列腺素;疼痛:前列腺素和缓激肽。
急性炎症类型及病理学变化
急性炎症类型: 浆液性炎:风湿性关节炎 纤维素性炎:粘膜-细菌性痢疾;白喉(假膜性炎);浆膜-绒毛心;肺组织-大叶性肺炎 化脓性炎:表面化脓;积浓(浆膜、胆囊、输卵管)、蜂窝织炎(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多见于皮肤,肌肉和阑尾);脓肿 出血性炎:流行性出血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肌肉痛)
急性炎症结局
痊愈,迁延,蔓延扩散
血行蔓延: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慢性肉芽肿
概念: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
多核巨细胞包括朗汉斯巨细胞和异物巨细胞
常见类型
感染性肉芽肿:1.细菌感染:结核病、麻风、猫抓病;2.螺旋体感染:梅毒(浆细胞多)3.真菌和寄生虫感染:组织胞质菌病,新型隐球菌病,血吸虫病
异物肉芽肿:异物
原因不明肉芽肿:结节病
非感染性肉芽肿:风湿小结(变态反应)主要由阿少夫小体及少量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构成
硅肺结节属于肉芽肿
常考肉芽肿性炎细胞归纳总结P330
几个容易模糊概念P330
肉芽肿 炎性假瘤 炎性息肉 肉芽组织
巨噬细胞:主要功能有免疫信息传递,协同和吞噬抗原、杀伤肿瘤细胞
巨噬细胞在不同组织中的不同名称
慢性肺淤血:心衰细胞 慢性肉芽肿: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朗汉斯巨细胞和异物巨细胞) 1.结核病。2.梅毒:梅毒树胶样肿(梅毒瘤)。 3.血吸虫病:上皮样细胞核异物巨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泡沫细胞 风湿病:阿少夫细胞;阿少夫小体 肺硅沉着病:细胞性硅结节 伤寒:伤寒细胞 伤寒肉芽肿 小胶质细胞:见于乙型脑炎
浮动主题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