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事业单位考试毛泽东思想
事业单位考试毛泽东思想笔记,必备复习资料分享,方便大家备考时翻阅查看,提高复习效率,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1-09-06 21:25:53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总论
毛泽东思想科学含义
科学概念
王稼祥发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首先明确提出并多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
科学内涵
刘少奇在中共七大做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并阐述了毛泽东思想
科学评价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中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从根本上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
科学含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产生条件
社会基础
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理论基础
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口号是民主科学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成为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一人
第一个将《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的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陈望道
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阶级基础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发展
形成发展
萌芽时期(1921—1927,国民大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代表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标志
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国民革命和农民运动》
指出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农民是
中国革命主要力量
中国革命基本问题
中国革命队伍主力军
形成时期(1927—1935,土地革命前期)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
代表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 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农村根据地为战略阵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提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井冈山的斗争》
《反对本本主义》
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献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提出了“实事求是”
鲜明地表达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根本观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已具雏形
成熟时期(1935—1945,抗日战争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代表作
《矛盾论》《实践论》
奠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共产党人>发刊词》
提出了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
最根本的经验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论》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论持久战》
揭示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
抗日战争的主要形式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
提出兵民乃胜利之本
第一次正式公开提出,把七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来纪念
《论联合政府》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反对党八股》
延安整风主要内容,三反运动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最早的完整的提出“群众路线”
《改造我们的学习》
反对主观主义是延安整风的最主要任务
对“实事求是”这一概念做出科学解释
继续发展(1945—1956)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标志着继续发展
代表作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完整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土改总路线
首次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概念
《目前形式和我们的任务》
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论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论十大关系》
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
第一次就民主党派问题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中国共产党比较系统的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明确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
以重工业为主,发展轻工业和农业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革命背景
近代中国国情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另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社会为目的的革命
五四运动后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如何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提出》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经济纲领
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核心内容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具有双重性质
保护民族工商业
极具特色
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道路
基本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革命经验
三大法宝
武装斗争
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统一战线
包含着两个联盟
一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党的建设
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作风建设
延安整风运动
1941年五月
《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标志整风运动开始
1945年四月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全党整风运动胜利结束
1957年整风运动
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
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
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改造背景
时间:1949—195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社会
如何改造
总路线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经验总结
农业
实行逐步过渡的方式,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手工业
采取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供销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和平赎买
对官僚资本采取无偿没收政策
对民族资本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采取赎买政策
极具中国特色
改造意义
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
标志着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
出处
《反对本本主义》提出
哲学基础《矛盾论》《实践论》
1941年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做出科学解释
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探索万事万物背后的本质规律
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地位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是党的根本路线,根本作风和基本领导方法
核心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政治建设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敌我矛盾通过专政的手段去解决
人民内部矛盾采用民主的方式去解决
团结—批评—团结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方针
党的八大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方针
文化建设
文化工作的方针
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
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指导方针
社会主义外交建设和祖国统一
另起灶炉方针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一边倒方针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正式提出和平统一对台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