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学综合素质
这是一篇关于小学综合素质的思维导图,包括职业理念、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三部分内容,非常实用,值得收藏。
小学教师资格证之综合素质的思维导图,包括职业理念、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基本能力四部分内容,适用于考前复习,也可以综合其他资料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综合素质
第一章 职业理念
教育观
素质教育的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面向全班、一视同仁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成绩+其他
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特点 特长、因材施教
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新想法、动手、实践
提素个性创两全
新课改的教学观
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学生参与、学生意见
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方法
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自主探索
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情绪情感、道德、人格
学习过人
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有潜力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宽容错误
学生是独特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因材施教
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换位思考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尊重学生的意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两独一发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智体美劳——德育为先
教育公正,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一视同仁、面向全体
两独一发加两全
教师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建促放研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你它我他
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连续性和广延性
长期性和间接性
主体性和示范性
个体性和群体性
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生存、情境、学生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道德、知识、能力、心理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开展微格教学
进行专门训练
反思教学经验
专家引领
同伴互助
个人反思
校本研修
第二章 职业道德
1997版本
严谨治学
团结协作
廉洁从教
不收钱、不举办辅导班
2008版本
爱国守法
侵犯学生权利(罚款、重伤、致残
爱岗敬业
奉献、认真
关爱学生
爱全体学生、爱学生身心、不侮辱体罚
教书育人
因材施教、培养品行
为人师表
注意言行举止、尊重同事和家长、不收礼、不举办辅导班
终身学习
上网、看书、培训
三爱两人一终身
第三章 教育法律法规
教师的权利
教育教学权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试验
学术交流权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
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指导评价权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报酬待遇权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
享受福利待遇
寒暑假带薪休假
民主管理权
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职工代表大会
进修培训权
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
教师的义务
遵纪守法
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既是义务又是权利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爱护尊重学生
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提高业务水平
学生的公民权
人身权
生命健康权
禁止校园霸凌
姓名权
禁止冒名顶替
肖像权
非法营利、恶意丑化
名誉权
禁止侮辱诽谤
荣誉权
不得随意剥夺
隐私权
人身自由权
人格尊严权
教育惩戒权
财产权
财产所有权
继承权
受赠权
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享有的权利
参加教育教学权
获得经济资助权
获得学业证书权
申诉起诉权
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