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研究方法
小学教资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包括小学教育科研概述、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和教育科研的成果表述。
编辑于2021-09-16 23:11:17第二节 教育研究方法
小学教育科研概述
分类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
基础研究:以认识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作为基本的研究目的
应用研究: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根本
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
定性研究:运用哲学、逻辑学的思辨方法,具有描述性的特点
定量研究:模仿自然科学,确定因果关系
根据研究问题的内容和性质
教育事实研究:以教育中的客观事实问题为研究,“是什么”
教育价值研究:以教育中的价值问题为研究对象,“应该是什么”
一般过程
1.确定研究课题
价值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文献的分类
加工程度
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
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是将分散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
三次文献:又称参考性文献,指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
功能
事实性文献:事实证据,无法改变
工具性文献:检索咨询
理论性文献:理性认识
政策性文献:政策依据
经验性文献:感性认识
基本方法
顺查法(由远及近、由旧到新),逆查法(由近及远、由新到旧),抽样法,追踪法,计算机查阅法
要求
全面性;准确性;勤于积累,要善于运用多种检索方法,建立个人资料库;善于思索,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检索材料
来源
书籍(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专著,教科书,工具书(年鉴是汇集一年内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的工具书。手册是对心理或教育科学进行介绍。)
过程
分析和准备阶段,搜索阶段,加工阶段
3.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是科学研究的焦点,假设是搜集材料的向导,假设是探索客观真理的桥梁
4.制订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抽样的基本要求
确定总体的界限;样本要有代表性与典型性;样本的数量要适中,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抽样的基本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最普遍、最基本),等距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
5.收集、整理和分析材料
6.得出结论
7.撰写成文
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观察法
概念
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观察
优点
观察室获得原始资料的最基本的方法。观察是课题选择和形成的重要来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观察是检验科研结果可靠和科学性的重要途径。
缺点
被观察的对象要受到限制。观察的过程缺乏控制。观察的结果受到局限。
类型
根据观察是否借助仪器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根据观察实施的方法(有无具体步骤)
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
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
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按照观察的情境条件
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
按照对所要观察的对象及行为表现的取样方法
时间取样观察和事件取样观察
根据观察活动的进行是否有规律
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
实施步骤
训练观察人员,。获准进入现场。实施观察(核心)。做好观察记录。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问卷法
概念
研究者把研究课题设计成若干具体问题,按一定原则排列,编成书面试卷,交给被调查者进行书面回答
优点
①方便实用、省时、花费少;②标准化程度高;③由于可以不署名,结论比较客观;④能收集大样本的信息资料,收效大;⑤便于整理和进行统计处理。
缺点
①问卷设计不规范、问题不明确,或题量过大,②资料片面化,③问卷编制难度大。
问卷的实施步骤
问卷的编制
标题,指导语,问题,答案
问卷的试测与修订
操作性,科学性,可统计性
问卷的发放
问卷的回收
回收率问题
问卷的回收率应在70%以上
访谈法
概念
指2人或2人以上(一般不超过8人)有目的地谈话
类型
根据访谈的结构化程度不同
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
根据一次访谈对象的多少
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根据访谈的次数或时间不同
一次性访谈和重复性访谈
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
访谈阶段
结束阶段
注意问题
融洽关系,提问要通俗,诱导深入,耐心倾听
教育实验法
概念
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间的因果关系,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特点
主动变革法(标志),控制性(精髓),因果性,教育性
类型
按照实验场地
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按照教育实验的目的
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
根据实验控制的程度
前实验、真实验和准实验
根据实验对象的分配方法
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循环实验
基本要素
自变量:是研究者掌握并主动操作,能够促使研究对象变化的变量
因变量:指因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有关行为、因素或特征,它是研究的结果
无关变量:对实验可能起干扰作用因素,又称非实验因子或无关因子
实施步骤
提出研究问题,设计研究假设;制订实验研究方案;实验研究的具体实施
教育叙事研究法
概念
又称“故事研究”,指的是任何使用或分析叙事材料的研究
步骤
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搜集故事,建构现场文本;整理分析故事,提供意义诠释;确定个体故事包含的主题或类属;撰写研究文本,确认与评估研究。
类型
教学叙事、生活叙事、自传叙事
行动研究法
概念
由教育实践者进行,目的在于改善教育专业的实践
一般程序
确立课题
查阅文献
拟定行动计划
实施行动
总结反思
评价效果
个案研究法
概念
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
类型
个人个案研究、团体个案研究、事件个案研究
比较研究法
经验研究法
历史法
作品分析法
教育科研的成果表述
教育随笔
特征
随手、随便、随心;短小精悍;迅速及时;取材广泛
内容
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教训;教学中的闪光点;教学机智
撰写
选择素材;锤炼题材;撰写教育随笔
教育科学研究报告
分类
观察报告
题目(简明扼要);引言;正文(主体部分);观察结果;附录
调查报告
题目,引言,正文(主体),讨论或建议,结论,附录
实验报告
题目,引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主体部分),分析与讨论,结论,附录
经验总结报告
题目,前言,正文(主体),结尾
特点
真实性,时效性,新颖性
教育科学研究论文
题目(核心),内容提要,关键词,序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