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双十一预售的消费者看起来好像都是基于理性的选择,为了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多的东西。但实际上每年双十一过后,都有无数人沉浸在后悔的情绪中——不管是买了一堆根本用不上的东西,还是虽然参与预售后不用熬夜下单,但为了要选择参加哪些预售,还是要熬夜。
传统的经济学观点假设人都是理性的,然而在经济实践中,人们往往意志力的原因无法作出最优选择,就像明明知道熬夜无法创造任何价值,但就是克制不住自己向手机伸过去的手。
预售模式可以说是运用行为经济学和消费者心理的典型,充分考虑到了人作为非理性经济人的弱点,牢牢把握住了消费者的购物动机和需求。
延长的情景刺激
几年以来,双十一已经在互联网用户中形成了一种消费文化,让人有种不在这一天买点什么就和时代脱节的感觉。这种节日气氛的烘托结合高强度的情景宣传,会对消费者带来强烈的情景刺激。
预售的出现让双十一的时间压力延伸到一个月,周围人每天都在讨论又下了几笔定金,羊群效应将转换为情绪动机,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
多样的财务刺激
定金膨胀,现金红包,满减优惠和购物津贴,预售模式让消费者看到多种形式的“让利”行为,并受到刺激。预售中眼花缭乱的优惠方式,其实就是将单一的全场五折刺激转变为多样化的刺激,从而激起消费者更大的购物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