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护理学健康评估之发热
护理学健康评估之发热笔记,包括发热的概念、发生机制、病因和临床表现等内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老年护理学的思维导图,内容有人口老龄化、影响与对策、老年护理目标与原则,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本导图整理了咳嗽与咳痰的相关知识点,包含咳嗽与咳痰的含义、临床表现、伴随症状与体征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药理学第二章药物的体内作用,知识点有药物吸收、药物分布、药物代谢、药物排泄等,结构型知识框架方便学习理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健康评估 二-二 发热
发热
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所致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超出正常范围。
(一)发生机制
1.致热原性发热
外源性致热原
内源性致热原
2.非致热原性发热
(病因)
1.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病毒,细菌,
2.非感染性发热
①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
②抗原-抗体
③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④皮肤散热障碍
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
分度(以口腔温度为准)
①低热:37.3~38
②中等:38.1~39
③高热:39.1~41
④超高热:41以上
热程:
急性发热:发热病程少于2周者,起病急,常见于各种急性感染
长期发热:发热持续两周以上者,见于伤寒,结核,结缔组织疾病,淋巴瘤
临床过程与特点
(1)体温上升期:皮肤苍白,无汗,畏寒或寒战,体温上升
产热大于散热
①骤升型
体温在数小时内达39~40或及以上
常伴寒战,小儿惊厥,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
②缓升型
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到高峰,
多不伴有寒战,见于伤寒,结核病
(2)高热期
相对平衡
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深快
(3)体温下降期
散热大于产热
①骤降型:体温于数小时内迅速降至正常,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输液反应等
②渐降型:数天内逐渐降至正常
见于伤寒,风湿热等
热型
(1)稽留热
39~40以上,持续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度
伤寒,大叶性肺炎高热期
(2)弛张热
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摄氏度,最低时也在正常水平以上
败血症,重症肺结核,化脓性感染
(3)间歇热
达到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骤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
骤升达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
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5)波状热
渐升至39或以上又渐降至正常水平。。“反复发热”
布氏杆菌病
(6)不规则热
无规则
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对病人的影响
问诊要点
相关护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