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必修一物理
这是一篇有关必修一物理的思维导图,包含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力、运动和力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高中物理 必修二的公式版,分享了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定律、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抛体运动的知识,精简了一些,可下载。
高考中运动学题目的基本处理思路,内容有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动量定理、动量守恒。
这是一篇关于高中物理公式集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相互作用、牛顿第二定律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1 重力与弹力
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
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胡克定律: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的长度x成正比
k为劲度系数,x为形变量
2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滑动
,μ为动摩擦因数
静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这时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大小用二力平衡求解
3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A给B的力和B给A的力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物体受力的初步分析
选取研究对象
加速度相同的先整体后隔离,加速度不同的直接隔离
一重二弹三摩擦
4 力的合成和分解
合力和分力:等效作用
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
5 共点力的平衡
条件:合力为零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1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也叫惯性定律
惯性与质量: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思路
物理量的测量
进行试验
数据分析
3 牛顿第二定律
表达式:F=ma
力的单位:N,
4 力学单位制
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
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6 超重和失重
重力的测量:测力计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加速下降与减速上升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加速上升与减速下降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进行实验
数据记录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4 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计算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质点:在某些情况下,真的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将质量集中于一点的理想化模型。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先将其假设为质点
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观察物体位置随时间是否随时间变化,相对于“某个物体”如何变化,该物体称为参考系。万物皆可为参考系,一般默认大地为参考系
坐标系: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时刻和时间间隔:时间轴上刻度表示时刻,时刻间的距离为时间间隔。
路程和位移
路程:运动路径的长度
位移: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位移—时间图像:直观描述物体在每一时刻的位置或每一时间间隔的位移
位移和时间的测量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速度: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
单位为m/s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物体在时间间隔Δ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瞬时速度:如果Δt特别小,就可以认为v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t的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
速度—时间图像:直观表示物体运动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加速度
物理学中把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加速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
单位为
加速度的方向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致
从v—t图像看加速度
斜率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