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朝代发展导图笔记
本图梳理了中国朝代的发展,以及每个朝代对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以及社会特点,汉硕考研的知识点虽然烦杂,但都是依托朝背景的,所以梳理清楚朝代背景至关重要!
编辑于2021-09-20 15:34:03中国朝代发展
夏
政治
夏启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共传17个君主,最后一个是夏桀,合计四百三十余年
建立了较完备的国家统治系统
王位世袭制度----家天下
国家官吏制度---设职分官
行政区划制度----九州【全国】九牧【地方官】
经济
社会生产力已有很大提高
农业生产已有明显发展
大禹治水:规模巨大的国土政治工程,对农业有推动作用
出现了私有财产---获力为己,罚人/战俘为奴
已经形成奴隶制度
科技
禹用铜制作兵器,铸造了“九鼎”【已能制造大型青铜器】
二里头文化一直发现了最早的车辙痕迹
文化
河南偃师市二里头文化遗址---夏文化
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
社会特点
中国由此进入了奴隶制时代
中心区域集中在河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南部地区,都城经常迁徙
商
政治
第一个统治者叫做商汤,先祖为帝喾之子契,取代夏桀,定都城于毫
共传30王,五胜五衰,六次迁都,盘庚迁都于殷,又称“殷商”(河南安阳),最后一个君主为商纣王帝辛,共计600余年
已有宗法制
经济
社会生产力更为提高
普遍使用货币---贝币【商品交易活跃】
科技
后母戊鼎原名司母戊鼎---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文化
1976年,在殷墟发掘了很大的“妇好墓”【第22代商王武丁之妻】
文字:殷墟甲骨文---王室占卜的纪录【也叫卜辞】
天文立法大为进步,已有明确的纪时,纪日,纪月,纪年法
宗教祭祀活动盛行
社会特点
发达的奴隶制国家
国家机器大大加强,商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下的最高政务官为“尹”,还有宗教祭祀官,武装力量相当可观
子主题
周
西周
始祖为弃,后稷,姬姓【《诗经 大雅 生民》】,周文王姬昌时强大起来,建都丰镐(西安),传12王,周幽王备申国和犬戎联军攻打,被杀,西周灭亡。历时250余年。
【文化】自此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政治】封建制---分封土地建国【诸侯国】周天子---诸侯---卿大夫【采邑】 ,宗法制相辅;礼乐刑罚制度---周公制礼作乐 ,井田制
【经济】工商业王室和诸侯经营,青铜器制造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农业生产已有“百谷”之称
【科技】大盂鼎和毛公鼎
东周
周幽王之子周平王东迁洛邑(河南洛阳)---东周
春秋战国【时期】
韩赵魏三家分晋为起点,进入战国
春秋
东周的一个时期
【政治】奴隶制度逐渐瓦解,封建制度开始产生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春秋六强:齐,晋,楚,秦,吴,越
【经济】铁器,牛耕出现----井田制破环;封建地主雏形;鲁国:初税亩制度---土地赋税制度;韩赵魏三家分晋
战国
【政治】封建制度基本确立
战国七雄:齐,楚,韩,魏,赵,燕,秦
中国社会演变的大趋势:分裂---统一
【经济】铁农具和耕牛普遍使用;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增多;水陆交通发达,国与国之间联系加强
【民族构成】各民族逐步融合,华夏民族形成
“士”阶层
秦
政治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太尉---军事
丞相---行政(HR)
御史大夫---监查
郡县制,严刑苛法
秦王子婴---最后一位,在位46天,向刘邦投降
经济
科技
文化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焚书坑儒----李斯(法家)
修长城,修阿房宫
社会特点
陈胜,吴广起义【三月失败】---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汉
西汉
刘邦,定都长安
【政治】修养生息,文景之治【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
【经济】盐、铁国营政策
【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卫青,霍去病北伐匈奴;张骞,班超出使西域---汉武帝刘彻
东汉
王莽,改国号为“新”,托古改制,引起农民起义
绿林军:王匡,王凤
赤眉军:樊崇
刘秀,以洛阳为都,光武帝
黄巾军大起义---张角,张梁,张宝【失败】-----军阀割据混战
曹操,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战败于孙权和刘备,退回北方。
三国
魏---曹操死后,曹丕废汉自立,建立了魏国,以洛阳为都城
屯田
后来政权被司马懿父子控制
蜀---刘备,四川,建立了蜀国,以成都为都城
搞好民族关系
吴--孙权,江东,建立吴国,以建业(江苏南京)为都城
造船,到达台湾
晋
西晋---司马炎篡魏,国号为晋,定都洛阳,晋武帝。西晋灭吴,完成统一。50余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山西反晋称帝,其子刘聪继位后攻下洛阳和长安,俘虏了晋怀帝和晋愍帝,西晋灭亡。
八王之乱
永嘉之祸
王恺与石崇竞富
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西晋被匈奴人灭亡
汉末三国时期胡人内迁导致了五胡乱华,西晋灭亡
东晋---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延续晋朝,史称东晋,延续了100余年。------南方
西晋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 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 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也有了进一步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边疆民族的草原文化与晋朝的中华文化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民族融合。
十六国---北方,延续了135年
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为止。
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地江南、荆湘地区由东晋控制,而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
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
淝水(安徽)之战----前秦苻坚与晋军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南北朝
北朝
鲜卑族建立了北魏政权,初都平城(山西大同),后都洛阳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
东魏---都城邺城(河北临漳),后为北齐所代
西魏---长安,后为北周所代
北周消灭北齐,北方统一,史称“北朝”
南朝
南方:东晋之后,宋齐梁陈短命王朝,以建康为都城
隋
政治
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建立,定都长安,南下,灭陈,结束了南北分裂
开皇之治
隋炀帝在江都(江苏扬州)被杀,隋朝灭亡
经济
科技
文化
社会特点
唐
政治
李渊及其子李世民农民起义,建立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唐玄宗:安史之乱。自黄巢大起义后,唐帝国分崩瓦解,中国进入分裂割据
经济
科技
文化
社会特点
唐玄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开元之治
五代十国
五代:五代是指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温,唐帝赐名全忠,受禅前夕改名晃)接受唐哀帝李柷禅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接受周恭帝禅让,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十国: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杨吴、桀燕等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平海军、吴越、北汉等地方割据政权,形成了与契丹(辽)对峙的局面。
宋
北宋:后周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河南开封),宋太祖
王安石变法
南方方腊,北方宋江起义
北宋、辽【北方契丹 】、西夏【西北党项族】三足鼎立局面。 女真族建立的金国攻入汴梁,掳走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北宋灭亡
南宋:宋高宗赵构,定都临安(江苏杭州)
岳飞、韩世忠、秦桧
金:女真族建立
都城会宁府(黑龙江阿城县)南迁燕京(北京)
绍兴和议,宋向金割地称臣
元
政治
蒙古族铁木真(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成吉思汗---窝阔台---蒙哥消灭了西夏和金国。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筑大都城(北京),是为元世祖。后挥军南下,攻陷临安,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爱国志士抗元。
西藏地区完全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
实行残酷的民族政策,划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南宋统治下的各民族),歧视压迫汉人和南人
红巾军大起义
经济
文化
科技
社会特点
明
政治
朱元璋,以南京为都城,明太祖,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200多年
后期:李自成和张献忠起义
明末抗清将领:郑成功,赶走荷兰,收复台湾。
经济
商品经济有很大发展
商业资本活跃,工商业城市迅速繁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萌芽
文化
科技
社会特点
内忧外患严重:太监专权,倭寇侵扰,西方殖民者入侵澳门,台湾
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于煤山(景山公园自尽),明朝灭亡
清
政治
明后期,东北境内的女真族日益强大,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统一各部,建立了“后金”。定都沈阳。其子皇太极继位改国号为“清”。不时威胁明朝政权。后在吴三桂帮助下,李自成败走,清朝建立了全国性的统治。
康熙皇帝时郑成功后裔归清,台湾重于大陆统一
康熙,雍正,乾隆----把新疆,青海,蒙古,西藏都纳入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
乾隆,嘉庆以后,苗民起义、白莲教起义、大理教起义
经济
文化
科技
社会特点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进入了双半社会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