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十四五规划知识导图
本导图带你读懂十四五新发展格局下的改革议程,包括改革就是突围、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等方面内容。
编辑于2021-09-20 18:56:31读懂“十四五” 新发展格局下的改革议程 —孙世锦
序言: 改革就是突围
挑战
1.解决好有中等阶段跨越到高收入阶段特有问题 置
2.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找到合适的位
结构性框架 “1+3+3”
1.龙头引领:都市圈、城市圈发展为龙头
3.补足3大短板
1.产业效率不高 2.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 3.基础研发能力不强
2.个翅膀赋能:经济和绿色发展
总报告 十四五”和更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改革 的方向与重点领域
1.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对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提出的改革要求
改革目标
建设对内适应高质量发展、对外引领全球化方向的高标准市场体系
改革的驱动力
一是“补短型改革”:国有企业治理
二是“升级型改革”:数字经济、绿色发展
三是“接轨型改革”:对外开放中、国际经贸、投资、金融
2.稳定预期、竞争中性为导向的产权制度和企业治理结构改革
政治上进一步明确定位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把所有制分类与企业分类区别开来
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
按照“管资本”的思路明确国有经济的作用范围:管企业→管资本
对已有国企全面进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改造
3.治理效能提升为导向的中央地方财税体制改革
科学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相应的支出责任
与经济结构转变相适应推进税制改革
规范财政收入来源,形成制度化的稳健的预算收入
在强化地方预算约束的基础上扩大并稳定地方政府财力来源
提高国家信用利用效率,建立国债弥补的正常化机制
4.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为导向的城乡间要素流动市场化改革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流转
积极稳妥务实地解决好小产权房问题
农村转让收益优先用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农村人口进入和融入城市的进程
既要让农民进城,也要允许城里人下乡
5.创新驱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导向的放宽准入改革
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通信、金融等基础产业领域放宽准入、促进竞争
历来由国有机构经营的高技术领域,如航空航天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行业外企业进入
实施中国的诺奖计划,设立30年30名科学诺贝尔奖和诺奖级别的世界科技大奖,补基础研究滞后短板
政府传统产业政策向营造高质量竞争环境政策转型
促进创新要素流动聚集,形成更多的区域性创新中心和创新型城市
6.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金融结构和监管体系改革
进一步改进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构建适应支持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金融结构
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形成有竞争力的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体系
进一步扩大金融双向开放水平
建立目标明确、专业性强、可追责的金融监管体系
7.社会保护和人力资本提升为导向的社会政策体系改革
把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另一个重要战略
建立反贫困的长效机制
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以更大力度把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
全面加强职业教育培训
促进机会公平
8.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资源环境体系改革
以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形成促进绿色城镇化的体制机制
推广重大绿色技术与相应支撑性政策
以绿色消费带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完善和市场建设
形成经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目标体系和核算方法
9.引领全球化为导向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改革
以长远眼光维护和引领全球化进程
把对外开放的压力转化为对内改革的动力,加快制度规则性开放
促进开放环境中的“中性竞争”
在“备胎”“互卡”战略下构建技术和产业全球分工新格局
对外开放应谋划一些更具想象力和前瞻性的重大举措
10.改革方法论:摸着石头过河仍未过时
第一篇 新发展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挑战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目标重点
一、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经验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进入新阶段
中国在已有的“中心—外围”格局中已脱颖而出,不仅是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体,而且成为半中心半外围的经济体,影响着全球的未来
三、财政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
政府职能由建设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
从事权改革入手,重新厘定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
将包括社会基础设施投入在内的全局性和重大的支出责任集中于中央,以形成中央财政支出责任与财力相匹配的格局
规范财政收入来源,全面纳入预算管理,使之正常化、制度化,形成稳健的预算收入
在坚持税收法定原则的基础上,展开适应服务业发展的税制改革
四、重视城市化率与居民收入的增速
对内:以新型城市化为纲,着力促进中国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为扩大以最终消费为目标
对外: 以中美关系为纲,创造和发展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内需扩大的基础上,缔造以国际贸易和投资中性化为代表的制度性开放体系,使中国日益扩大的市场有机地融入世界,以此来捍卫和引领全球化。
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新挑战和新问题
一、我国现代化的可能前景
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增强对财富的吸引力
围绕为人民群众提供财产安全感而实施的改革
三、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维护“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二)形成基于均势的技术安全格局
(三)设置“四零”和“对等”议题,引导国际经济规则重塑
四、通过深化改革破解难题
区域经济如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一、中国地区间差距的演变
第一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
第二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3年
第三阶段:从2003年(政策拐点[5])至今
二、地区间如何平衡发展
(一)地区间平衡发展:一个高度简化的空间均衡模型
(二)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人均指标+比较优势
第一,对于距离核心大城市不远的中小城市,可以融入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和城市群,成为某个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或者为核心大城市提供配套的居住和服务功能。
第二,对于一些交通运输条件还不错的中小城市,有承接制造业的机会。
子主题第三,对于远离沿海大港口的城市,因为有相对便宜的土地和劳动力,可以发展水运依赖程度较低的产业,比如电脑芯片等具有附加值高、体积小等特点的产品的制造业,以及依赖网络运输的软件业等。
第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大部分城市的产业发展,依据比较优势,应逐渐转为农业、旅游、自然资源和相关的配套产业
第五,对于幅员辽阔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仍然会有大量的人口,并产生相应的需求
三、“中国式收敛”的思考
四、如何兼顾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平衡
第一,要加快实施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战略,特别是要重启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
第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第三,加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投资
第四,增强土地和住房管理的灵活性
第五,在人口流入地优化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供给
第六,在欠发达地区要实行有区分的、基于各自比较优势的发展政策
第七,行政和财税体制要向着促进一体化和区域分工协调发展的方向改革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进展与差距
一、中国经济保持在迈向更高收入水平的正常轨道上
发现
第一,从产业角度看,中国经济在2010—2012年跨过了工业化高峰期,此后经济活动正在从制造向服务转移
第二,工业化高峰期过后,中国的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取得更快发展
第三,经济增长进程中的主要短板从产业角度看是第二、三产业就业占比偏低;政府服务以及社区、社会与私人服务占比过低;从支出角度看可能存在私人消费占比过低,投资占比过高,尤其是建筑安装类投资过高
二、从制造到服务
三、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崛起
四、制造业升级
(一)投入环节:研发投入和专利
(二)生产环节:中间投入品使用、产业集中度
(三)产品环节:出口产品复杂度、出口增加值率
五、消费、投资和出口再平衡
六、经济发展的短板
七、推进政府职能改革
“从发展到服务”
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的转变
一、中国长期S形增长路径
(一)增长研究范式的转变
(二)S形增长模型和2021—2050年的预测
二、中国经济增长转变中的经验事实与模式演进
(一)经济增长转变中的经验事实
1.结构性减速
2.全球化市场带来的规模收益递增结束
3.空间聚集的规模收益特征预计到2030年前后消失
4.人口红利到2012年时已结束
5.中国的资本形成增长速度逐步下降
6.中国汇率重估带来的GDP高速增长到2016年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后结束
(二)转型方向、路径依赖与模式变革
(一)宏观资源配置体制改革的着力点
(二)政府治理和公共财政体系改革
(三)货币供给体系改革
(四)政府资源配置体系改革
(五)构建社会等非经济因素的正反馈机制
三、改革宏观资源配置体制和政府治理机制
第二篇 新发展格局 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
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新增长潜能
一、终端需求分析框架的特点及优势
第一,GFP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与消费者更具“亲近性”
第二,GFP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最初驱动力,能够更好地判断一个经济体的增长规模、质量和效率
第三,GFP与不同经济体的资源禀赋、竞争优势、国际分工格局等因素关系不大,而与人们的需求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关系更直接,因此,在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经济体之间,GFP结构具有更好的可比性
二、高收入经济体终端需求结构的历史演变
(一)高收入经济体的GFP结构特征
(二)终端需求的数据来源和结构说明
生存型、享受型、发展型
(三)高收入经济体终端需求结构横向比较
(四)典型发达经济体终端需求结构演进路径
1.先发成熟经济体:美国
2.欧洲模式发达经济体:丹麦
3.后发成功追赶型经济体:日本 韩国
(1)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速增长阶段的转换
(2)从中速增长阶段向成熟阶段的转换
三、中国终端需求标准结构的未来演进方向
一是当前我国居民的生存型消费占比与标准结构基本一致,参考标准结构未来演变趋势,我国食品相关消费占比仍将持续较大幅度下降;衣着相关消费占比也会持续下降,但降幅明显低于食品相关消费;日用品消费占比保持基本稳定态势
二是当前我国居民享受型消费占比整体低于标准结构
三是当前我国发展型消费整体上要高于标准结构,但是政府支出倾斜力度不足,居民负担部分相对较重的现象仍然存在
四是与标准结构相比,当前我国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占比明显偏高,公共管理投资占比偏低,其他非生产性投资占比偏差不大。
从短期看,未来5年,在我国GFP结构居民消费部分中,食品相关、衣着相关占比会有所下降,日用品,电子设备及信息通信,卫生、健康和社会工作占比会基本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居住相关、出行相关、住宿餐饮、商业服务、文化体育娱乐及其他个人服务、批发零售、金融保险、教育占比会有所上升。
四、中国国内区域终端需求结构的演进方向
(一)测算中国省级行政区按购买力平价衡量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省级层面终端需求结构横向比较
1.按照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分类
2.按照四大区域进行分类
(三)中国省级行政区与高收入经济体终端需求标准结构的对比 前文构建了三个不同发展水平
五、终端需求结构变化对行业产出的影响
未来3~5年,终端需求结构变化拉动的加速发展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设备制造业,对绝大部分制造业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稳定,而纺织、食品等行业则可能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六、促进终端需求持续增长和结构优化的战略与对策
注重质量效益,保持适当增速,促进终端需求稳定可持续增长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战略
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基本需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提高享受型、发展型等服务消费比重
优化投资内部结构,降低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比重,逐步纠正终端需求中的结构性扭曲
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推动以人力资本提升为导向的社会政策体系改革
双循环赋能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率
一、全球产业链与外循环的重要性
(一)全球产业链形态的外循环
(二)中国经济增长与外循环的重要作用
(三)大国经济中的外循环:发展常态与特点
二、要素禀赋失衡、外循环赋能与资源均衡配置
(一)要素禀赋失衡与大规模外循环
1.外循环吸纳就业能力强
2.外循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3. 外循环进口能源资源
4.外循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二)要素禀赋变化与内外循环调整
内循环为主成为必然选择
三、全球分工调整升级与双循环畅通高效
(一)全球化在调整中发展,更多资源全球配置
1.制造业全球产业链的“内卷”与“回缩”
第一,产业链全球分工有抵达“边界”的倾向
第二,产业链上东道国有“内卷”倾向
第三,产业链上输出国有“回缩”倾向
2. 服务业全球产业链加速延伸
3. 科技全球化与全球创新链加快发展
(二)畅通内外循环,双向集成全球资源
1.内向集成全球资源
2. 外向集成全球资源
第一,提高资金收益
第二,缓解产能过剩
第三,贴近市场
3. 发挥产业链中的优势
4.增强在创新链中的地位
(三)数字技术时代的双循环与主导性
1.数字技术提升双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
2.我国数字化企业优势明显
四、深化改革开放和更高水平双循环
(一)以高标准市场体系促进高质量内循环
1.更好发挥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
2. 优化内需结构,扩大消费比例
3.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
(二)以高水平开放体制促进高质量外循环
1.向“中性”开放体制转变
2. 从政策性开放转向制度性开放
3.深入研究高水平贸易规则的影响
(三)以高起点改革创新,促进双循环均衡高效可持续
1.加快要素市场改革
2.加快企业改革
3.加快自主创新
4. 加快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内需为主、外需赋能、双循环畅通
如何完成金融市场化改革
一、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金融挑战
首先,金融不支持实体经济的问题在最近几年已经变得相当突出。
其次,金融风险也变得越来越大
二、改善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首先,终结“双轨制”改革策略,实现所有权中性
其次,真正实现市场化的风险定价
再次,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最后,支持金融创新,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
三、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底线
第一,明确监管的政策目标
第二,把金融监管部门从政府的序列中独立出来
第三,监管政策一定要追责
第四,增加监管部门的编制与经费
四、金融改革需要继续往前走
二次房改推动经济新一轮增长
一、战略机遇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
二、中国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
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是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
中国虽然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但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甚至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的收入水平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三、中国经济转型的底层逻辑:从工业化到城市化
四、“二次房改”与“二次开放”并举,推动新一轮经济增长
五、“二次房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战略利益
(一)短期看,能够快速复苏经济
(二)中期看,能保障未来10~15年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三)长期看,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六、“二次房改”怎么改
第一,购房资格 就业地社保
第二,户型设计 40-60
第三,房屋销售:用商品房的方式销售
第四,购房贷款:遵守商业可持续原则
第五,城市选择:应主要选择在大都市、都市圈和核心城市
第六,区位选址:应在较好区位选址
第七,开发建设:应商业化运作
第八,土地来源:把大城市内部的低效工商业用地、科研用地转化为安居房用地
第九,社保跟人走:要把新市民社保转入落户城市的社保体系
第十,大力兴建学校、医院、商业等配套设施
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一、我国现阶段中等收入群体的状况及未来变化趋势
(一)不同界定标准下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变化趋势
(二)不同经济增长率下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趋势预测
(三)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特征
1.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整体特征
2.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子群体的异质性
3.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和收入增长不太稳定
二、我国当前相对贫困的状况
(一)贫困的不同识别标准
1.绝对贫困线:国内官方标准
2.绝对贫困线:世行标准
3.相对贫困线
(二)不同标准下我国城乡的贫困状况
1.农村贫困状况
2.城镇贫困状况
(三)相对贫困人群的分布与基本特征
分布:农村 西部大于中部和东部;城镇 中部大于东部和西部
特征:家庭劳动力;抚养和负担;健康和疾病
三、“扩中”的关键是瞄准中等收入群体的潜在来源
(一)潜在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估计
(二)潜在中等收入群体的特征和蕴含的政策建议
四、缓解相对贫困的政策目标和手段
(一)缩小贫困人群与其他人群的发展差距
(二)构建“三位一体”的联动纾困政策体系
首先,“救助式扶贫”强调对最贫困群体采取兜底式保障
其次,“社会保护式扶贫”强调对贫困人口基本社会保障的构建
最后,“能力开发式扶贫”强调致富能力的提升
(三)缓解相对贫困要增强针对性
一是,为有劳动能力的相对贫困和低收入人群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其人力资本
二是,对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尚不具备或丧失劳动能力而缺乏增收创收能力的特殊群体,采取资金上的定期扶持等方式,以保证其基本生活
三是,对那些有劳动能力但暂时或偶尔陷入贫困的家庭给予有针对性的选择性救助
四是,构建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
五是,针对非贫困户但处于相对贫困线附近的“脆弱”低收入群体,应该采取措施防止他们因各种原因跌落为“贫困人口”
五、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所产生的增加消费需求效应
(一)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率偏低,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
(二)对三大人群比重的变化带来的消费效应进行模拟分析
六、“扩中”和提高消费率的策略
(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改变消费需求的着力方向
1.制定差异化的策略
2.“提低”是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提高消费率的主要出路
3.通过减负来稳定中等收入群体
4.农民工是未来“扩中”的主要来源,也是消费的主力军
5.提高财产性收入是主要方向
(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和提高消费需求的政策着力点
一是,培育高素质人力资源
二是,打破行政性垄断,放宽准入,开放市场,促进城乡要素市场的双向流动
三是,着力改善营商环境
四是,防止资产价格泡沫的大起大落
五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篇 新发展理念 引领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四大战略重点:创新、开放、分配、法治
一、“踢掉梯子”后的创新发展
(一)积极应对潜在技术脱钩风险
一是发展区域性价值链
二是构建自主可控的创新链
(二)探索新时代科技创新举国体制新模式
其一,政府可以发挥顶层设计、平台建立、机制协调以及集中资源办大事的优势
其二,突出政府与市场的结合
(三)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导作用
(四)保证面向世界的“学习渠道”畅通
二、中美脱钩风险下的扩大开放
(一)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一是国际格局加速演变
二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全球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出现重大变革
三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大
(二)中国融入世界经济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一是服务贸易发展严重滞后
二是企业走出去还处在起步阶段。
三是金融体系全球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四是全球治理中我国话语权还缺乏分量
(三)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
1.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2.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3.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抓手,重塑全球经贸与地缘政治格局
4.自由贸易试验区为迎接国际规则的重塑未雨绸缪
5.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6.在开放中统筹好发展与安全
三、从制度层面改善收入分配
(一)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
(二)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
(三)纠正金融抑制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侵蚀
(四)提高国有资本及其收益对公共财政的贡献
(五)落实农民土地财产权利
四、市场经济法治化的核心在法治政府
(一)从“野蛮生长的市场经济”到法治经济
(二)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离不开法治保障
1.依法保护产权
2.维护公平竞争
一是强化《反垄断法》实施来落实竞争政策
二是整合执法职责,优化《反垄断法》实施
三是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四是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法制化与《反垄断法》修订相结合
(三)市场经济法治化的核心在法治政府
1.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统一
2.法治政府建设与转变政府职能相辅相成
3.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
以全方位创新和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合理引导未来增长预期
(一)从供给侧宏观增长模型看趋势
(二)从供给侧部门模型看趋势
(三)从需求侧宏观模型看趋势
二、稳定经济增速的主要出路和举措
(一)以全方位创新为核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努力稳定并改善劳动力供求关系
2.提高劳动力素质和质量
3.强化全方位科学技术创新
4.深度推进全面对外开放
5.加快优化能源结构并强化节能
6.深化市场化和法治化改革
(二)以放松管制为重点释放并稳定内外需增长
1.基于就业和收入预期稳定的内需扩大
2.基于深度城市化的城乡融合发展
3.基于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4.基于宏观审慎的财政货币政策优化
5.基于深化开放的出口稳定增长
6.基于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新动能
“十四五”必须推进的土地制度改革
一、影响“十四五”发展与转型的两个典型事实
(一)“以地谋发展”模式的衰竭
1.土地的发动机功能减弱,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降低
2.低价供地工业化方式问题凸显
3.高度依赖土地的城市化难以为继并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
(二)城乡中国格局成形
1.代际革命
2.农业发展方式的历史转型
3.乡村分化呈不可逆之势
4.城乡互动与两种文明的共生共存
二、新阶段已来,土地问题依旧
(一)发展阶段转换与土地功能变化
(二)城乡格局变化与土地配置制度困境
(三)农业历史转型考验农地制度选择与变迁方向
第一,集体所有制的政治与制度选择
第二,农民成员权利的保障与处置方式
第三,经营权的权利地位与经营制度的演化
第四,乡村分化与宅基地制度滞后
三、塑造新发展格局的土地制度改革
(一)土地治理目标和方式的转变
(二)构建统一的土地权利体系
一是土地权利安排是土地要素市场的基础
二是要认识到,现实世界出现的大量土地问题主要源于权利问题
三是处理好土地功能与土地权利的关系
四是土地权利的体系性安排有待矫正
(三)改变土地的增长发动机功能,告别“以地谋发展”模式
一是从中央层面明确不再以土地保发展功能,不再让土地参与宏观调控
二是改变土地作为发动机的角色
三是改革地方政府独家垄断土地市场的格局,允许土地所有者在规划和用途管制下进入土地市场
四是改革地方政府以地融资机制,取消一些单纯为了融资、没有任何现金流的土地融资,切断政府以地融资的机制
五是对已经形成的土地债务进行彻底清理,进行一次性处理
六是组建国有土地经营公司,保证政府通过经营获得一定量的收入
七是对不同功能土地、不同面积和套数住房征收差别性不动产税
(四)以用地结构优化促进结构改革
一是减少基础设施和公共用地供地,缓冲依赖投资拉增长的惯性
二是继续减少工业用地比例,改变地方政府土地园区化招商引资的发展方式
三是改变园区低价供地招商引资方式,促进园区转型升级
四是增加房地产用地比例,改变住宅用地供地方式,抑制房地产市场泡沫化
五是建立建设用地结构优化的利益分享机制
(五)城乡互动的土地配置制度改革
一是改革土地配置方式,实现乡村平等发展权
二是改革规划制度,保障乡村发展空间
三是实现农民城市权利,促进农民市民化
四是向城市市民开放乡村权利。
(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
一是完善农地权利体系,促进农业转型
(1)明晰集体所有权
(2)承包经营权的分割与农户权利保障
(3)经营权设权赋权
(4)创新农业经营体系
二是乡村振兴与宅基地制度改革
(1)改革宅基地的无偿分配制度
(2)赋予农民宅基地财产权
(3)对外村人和外来资本的有序开放
三是宅基地权利与集体建设用地权利的同权
经济发展中的市场与政府
一、深圳:充满创新和危机意识的城市
二、从数量型转向创新驱动的路径
1. 第一阶段(197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以“三来一补”为代表的工业化
2.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010年前后):以模仿创新为代表的工业化
3. 第三阶段(21世纪初至今):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阶段
三、卓越的创新源于市场竞争,发达的市场经济源于持续系统的改革
四、法治是发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五、以创造综合发展环境为核心的转型升级政策
实现政策目标,突破关键技术,强化自主创新,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产业融合
聚力于非资源性实体部门,迈进高收入安全区
一、俄、土、韩等国从高收入“降级”的教训
汇率巨大波动、本币急剧贬值。
二、我国2035年之前有希望迈进高收入安全区
三、非资源性实体部门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
四、以深度改革开放促进实体部门大发展大提升
第一,奠定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促进更加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
第二,推进规范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促进民营企业,特别是新创民营企业的不断涌现、良性发展和尽量多企业的壮大崛起
第三,推进深度开放,特别是制度型、规则型开放,促进中国经济由嵌入全球变为融入全球,促进中国创新体系与全球创新网的融合
第四,推进监管领域改革和公司治理改革,促进更多大企业在公平竞争、融入全球的基础上实现大发展,形成中国企业的全球队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内涵
(一)现代化的新内涵
(二)中国为何率先提出新发展理念
第一,中国现代化过程遇到了其他国家同样遇到的不可持续的世界性难题,不得不转变。有两个世界性难题:一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危机;二是“现代社会病”
第二,5000年连绵不断的文化底蕴,为中国提出新发展理念和新的现代化概念提供了足够的养分
(三)生态文明带来现代化标准的转变
第一.视野扩大 从人与商品到人与自然
第二.新发展观或价值观的重建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改革
(一)重大改革进展
第一,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纳入宪法、执政党党章、国家发展战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第二,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生态文明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必须坚持的内容进行了具体规范,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包括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第三,在实施层面建立了完备的体制和政策框架
第四,在一些具体领域取得突破
(二)对传统工业化模式的超越
第一,超越传统工业时代的视野
第二,超越传统工业文明价值观
第三,超越了工业时代的标准经济发展理论
第四,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解决之道
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主要经验和主要问题
(一)经验
第一,发展理念和远见卓识对于改革至为关键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第三,中国政府强大的执行能力
第四,有效的市场机制
第五,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地区创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不少还停留在狭义的生态环境方面,将生态文明等同于环保、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未能深刻领会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
第二,未能充分建立起生态文明目标的“自我实现”机制
第三,“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存在障碍:价值观障碍、转化机制
第四,生态文明理念未能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各方面,在一些重大战略和政策中未能充分体现
第五,人们普遍低估中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背后的巨大机遇,以及其可能带来的挑战
四、今后改革重点内容
(一)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新要求揭示其新内涵
(二)基于生态文明重新认识高质量发展,并建立新的现代化测度标准
(三)基于生态文明挖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内涵,实现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的绿色转型
(四)在全社会开展新生活方式运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五)基于5000年传统价值观和现代化成就,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社会
五、跳出传统工业化的思维困局
第一,对现代化和“美好生活”的重新定义,不是行政干预和计划经济的回归,而是对传统工业化模式以及过度商业利益驱动的消费社会的纠偏,或者是对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纠偏
第二,强调观念的变化对发展的影响,也不是20世纪80年代“政府调节市场、市场调节企业”的准计划经济思维,而是在新时代对政府和市场职能的重新定位
第三,不仅要将政府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亦要给资本力量套上缰绳,让其在制度约束下运行
第四,强调“美好生活”不是不要经济增长,而是要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是要增长、福祉、环境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