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贫穷的本质》读书笔记
《贫穷的本质》一书的主要内容有生活案例、饥饿人口已达到10亿、全班最优、慈善机构、节省一砖一瓦、不情愿的企业家们、政策政治等。
编辑于2021-09-22 14:41:22026 读书笔记@《贫穷的本质》修订版
一、 第一章:再好好想想
1.1. D:
1.1.1. 贫穷陷阱是否真的存在?
1.1.1.1. 贫穷陷阱:人们一旦陷入贫穷,就没有足够的钱吃饱饭、看病、接受教育、扩大经营规模,从而导致未来的收入低于现在的收入,并形成恶性循环,再也无法逃离贫穷。
1.1.1.2.
对于那些相信“贫穷陷阱”的人来说,整个世界就像图1-1表现的那样,你今天的收入会影响将来的收入,这个将来可能是明天、下个月,也可能是下一代;你今天有多少钱决定着你能吃多少,有多少钱用来买药、支付你孩子的教育费、为自家田地买来化肥或更好的种子,所有这些都决定着你明天会有多少钱。
曲线的形状是关键。这条线一开始很平坦,然后突然升起,之后又逐渐变平。我们暂且选用英文字母“S为其命名,称之为“S形曲线”。
这条S形曲线就是“贫穷陷阱”的来源。从对角线上来看,今天的收入等于明天的收入。对于处于“贫穷陷阱”地带的穷人来说,将来的收入低于今天的收入:曲线低于对角线。这就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地带的人会变得越来越穷,最终在N点陷入贫穷。从A1点开始的箭头代表一条可能的轨道:由A1到A2,再到A3,如此顺延下去。对于那些起点在“贫穷陷阱”地带以外的人来说,明天的收入会高于今天的收入:至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会变得越来越富。以B1为起点、顺着B2、B3延伸的箭头代表着这一可喜的趋势。
1.1.1.3.
然而,很多(或许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整个世界常常更像图1-2。
图1-2有点儿像图1-1的右半部分,但它的左端没那么平坦。这条曲线一开始上升得很快,然后慢慢放缓。此图表明,世界上不存在“贫穷陷阱”,因为最穷的人也能挣到比他们原来的收入更多的钱,他们会变得越来越富,直到他们的收入停止增长为止(以A为起点、顺着A2、A3延伸的箭头描绘了这条可能的轨道)。这里所体现的收入或许不是很高,但此图却暗示着,我们几乎没有必要帮助穷人了。在这个世界上,一次性的施舍(如给某人足够的收入,让她或他以A2而不是今天的A1为起点)并不能永久地提高一个人的收入,最多也只能让他们前进得更快一些,并不能改变他们最终前进的方向。
“贫穷陷阱”的概念基于人们能否获取足够的营养。这个概念的道理很简单。人要想活下去,就必须获得一定能量。如果一个人穷困潦倒,那么即便他倾其所有,也仅够买果腹之食,勉强维持生命而已。我们遇到帕克时他的情况就是如此:忍饥挨饿,仅有的一点点力气只能用来到河里捕鱼。
1.2. A:
1.2.1. 有的专家有人认为提供直接援助可以解决贫穷问题,有的专家则持有相反观点;
1.2.2. 作者认为,关键是从实际的角度思考,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
二、 第二章:饥饿人口已达到10亿?(粮食陷阱)
2.1. D:
2.1.1. 通过研究发现,作者认为并不存在贫穷陷阱,穷人其实也能吃的饱;
2.2. A:
2.2.1. 穷人有更多的钱时,他会如何选择?
2.2.1.1. 穷人会选择买味道更好(更贵)的食物,如香烟、酒或者糖,而非补充更多的营养;
2.2.1.2. 基于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穷人会选择买电视机、举办婚礼、置办嫁妆等,把当下的日子过得开心,而非把钱援下来投入到正在能让他们过得更好的地方;
2.2.1.3. 因此,穷人即使在自己收入增加的情况下,也不会吃得更多更好;除了食物之外,他们需要面对太多其他的压力和欲望。
2.2.2. why?
2.2.2.1. 穷人会更加怀疑那些想象中的机遇,怀疑其生活产生任何根本改变的可能性。他们的行为常常反映出这样一种想法,即任何值得做出的改变都要花很长时间。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只关注当前,尽可能把日子过得愉快,在必要的场合参加庆祝活动。
2.2.2.2. 如,他们今天吃了碘盐,吃了铁剂.未必看得出效果,但是今天买了台电视机,则能够开心很久。
2.3. S:解决方案
2.3.1. 可以在大家的嗜好品食物当中添加营养素,比如在学前儿童膳食中添加营养素。生产一些既有营养,又能满足嗜好需求的食物。不能仅仅停留在穷人需要食品这个层面。
三、 第三章:提高全球居民健康水平容易吗?(健康陷阱)
3.1. D:
3.1.1. 现象:穷人对于自己的健康投资反应冷淡,从而经常出现因病返贫的现象,如加氯包的饮用水、蚊帐、公立医院、疫苗接种等;
3.2. A:
3.2.1. why?
3.2.1.1. 穷人所陷入的困境的原因是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拖延;
3.2.1.2. 贫穷国家保健政策的首要目标是,让穷人尽可能容易地获得预防性保健,并规范病人所能享受的医疗服务的质量。
3.3. S:解决方案
3.3.1. 从治疗的角度来看,挑战也是双重的:既要确定人们可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的药品,还要限制他们获取不需要的药品,从而防止药物依赖性的增长。
四、 第四章:全班最优(教育陷阱)
4.1. D:
4.1.1. 发展中国家的学校对学生不具有吸引力;
4.2. A:
4.2.1. 虚幻的S型:教育应该不存在“贫穷陷阱”:教育的每个阶段都是有价值的,但家长们认为教育的回报呈“S”形,这在无意识中营造着一个“贫穷陷阱”,进而催生一个真正的“贫穷陷阱”。
4.2.2. why?
4.2.2.1. 政策上,入学完成基本的课程,比在学校里学到东西更重要。即孩子学不到东西。
4.2.2.2. 需求观点,家长不重视教育,认为投资回报率低;
4.2.2.3. 家长的期望不高,学不好时孩子可能责怪自己,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而放弃学习;
4.2.2.4. 大多数学校体系都有失公平,穷人的孩子只能去教学质量较差的学校
4.3. S:
4.3.1. 采取的措施
4.3.1.1. 有条件现金转移,即补偿他们因让孩子上学而非工作所损失的工资;
4.3.1.2. 教育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投资:人们投资于教育,就像投资于任何其他领域一样,目的是挣到更多的钱,增加未来的收入。
4.3.1.3. 将教育看成一种投资所带来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做出投资的是家长,而未来获得收益的是他们的孩子。
4.3.2. 解决方案
4.3.2.1. 公立教育降低接受教育的成本;
4.3.2.2. 降低家长们的期望(不要让家长认为全班第一才有前途),注重核心能力的开发、使用技术辅助或在必要时利用替代教师的教学方式。
五、 第五章:帕克苏达诺的大家庭(人口陷阱)
5.1. D:
5.1.1. 人口多的家庭错在哪里?
5.1.1.1. 大家庭对孩子无不利影响,但会影响母亲,使其失去创造更多的生产力和赚取收入的机遇;
5.2. A:
5.2.1. why?
5.2.1.1. 生育转型需要一定时间,对于这个问题有发言权的不是夫奏,而是大众。生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社会及宗教准则,违反这一准则就会受到惩罚(被排斥、嘲笑或宗教制裁)。因此,真正重要的是,社区如何定义这一行为;
5.3. S:解决方案
5.3.1. 最有效的人口政策或许就是,让人们觉得没必要生很多孩子(特别是儿子);
5.3.2. 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例医疗保险或养老金)或金业的发展使人们能够受益于退休金,这会导致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或许还会减少歧视女性的现象;
5.3.3. 养老问题被解决了,养儿防老的观念就会淡化,生育率也会下降;
六、 第六章赤脚的对冲基金经理(保险)
6.1. D:
6.1.1. 穷人没有对抗风险的能力;
6.1.2. 穷人面临更多的风险,而且面对同样的风险会有更严重的后果;
6.2. A:
6.2.1. 穷人如何应对风险?
6.2.1.1. 增加工作量;
6.2.1.2. 多元化业务(即拓宽收入渠道,一家涉及多个行业);
6.2.1.3. 跟其他村联姻;
6.2.1.4. 村民互相帮助。
6.2.1.5. 然而穷人面对风险,一方面少有翻身的资本,另一方面却没有保险投入;
6.2.1.6. 应对风险不能靠增加工作量来解决,要多元化业务(即拓宽收入渠道);
6.2.2. 为什么没有穷人的保险?
6.2.2.1. 道德风险。有医疗保险的穷人会不停看医生开药,然后去变卖。
6.2.2.2. 逆向选择。有健康问题的人才来买保险。而发达国家大多数是强制参保,就不存在逆向选择。
6.2.2.3. 明目张胆的欺诈。历史上曾有牛险在印度,结果都来报牛丢了,后来规定必须见到牛耳才可以赔,于是专门有人做起了牛耳朵的生意。
6.2.3. 为什么穷人不想买保险?
6.2.3.1. 政府破坏了保险。政府在灾难来临会提供大量援助。破坏了保险市场;
6.2.3.2. 受益时间和支付时间不一致。和前面的打疫苗一样,我今天给钱,看不到好处。
6.3. S:解决方案
6.3.1. 政府为穷人支付部分保险费,等老百姓看到好处了,补贴再逐步取消;
6.3.2. 其他对冲风险的方法包括Plan C、互助、保险等;
七、 第七章:贷款给穷人:不那么简单的经济学(借贷)
7.1. D:
7.1.1. 现象:印度小贩,去批发商那里批发蔬菜,价值1000卢比,到了晚上他们还1046.9卢比,这个利息高达4.69%一天。为此,尤努斯(2006诺贝尔和平奖,现代小额贷款之父)推动了穷人银行,也就是小额贷款的发放;
7.2. A:
7.2.1. 为什么穷人要支付这么高的利息?为什么银行拒绝贷款给他们?
7.2.1.1. 收集关于他们的信息会产生费用;
7.2.1.2. 催讨债款成本过高;贷款给穷人的成本更高,收的利息也更高;
7.2.1.3. 穷人更容易违约,银行也不愿意贷款;就算催债成功,也不愿意与衣民自杀扯上关系;
7.3. S:解决方案
7.3.1. 小额信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穷人的生活(贷款做生意);
八、 第八章:省一砖一瓦(储蓄)
8.1. D:
8.1.1. 现象:有些穷人,热衷于造房子,在印度到处是烂尾楼。
8.2. A:
8.2.1. why?
8.2.1.1. 穷人应该存钱,但很难存下钱来,包括来自外界的阻碍和自己不能延迟满足的心理;
8.3. S:解决方案
8.3.1. 美好原景,描绘存款会给他带来的美好生活;
8.3.1.1. 1.首要步骤就是对长期目标进行思考,并习惯为此做出一些短期的牺牲;
8.3.1.2. 2.将目标设置的更近一些,或许是穷人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方式;
8.3.1.3. 有目标,对未来有期望的人能容易存下钱;
8.3.2. 自我控制的金触理财工具,强迫穷人达到储蓄目标,为了未来有更大的空间积累财富;
九、 第九:章不情愿的企业家们(创业)
9.1. D:
9.1.1. 现象:穷人会创业,但穷人创业往往是因生活所迫,他们的生意一般是不赚钱的小生意;一些小的商店,他们卖一些没有竞争力的产品,生意清淡,但是他们不敢进一步投入做扩张店面,更新商品种类的决定。因为这对他们也意味更多的不确定性;
9.2. A:
9.2.1. 有很多的穷人在自己做生意,看似在自己做企业家,但实际上小本生意只是穷人赖以生存的方式,并不能以此脱贫;
9.2.2. 穷人的好工作:好工作是稳定的、工资可观的工作,它能够赋予人们足够的心理空间,让人们去做中产阶级擅长做的事情;
9.3. S:解决方案
9.3.1. 作者认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稳定的就业机会比任何的小额贷款,创业要实际的多;
9.3.2. 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如果你所拥有的不多,那么就用你的聪明才智,做到从无到有;
十、 第十章:政策,政治(政府政策)
10.1. D:
10.1.1. 穷人面临的政策问题
10.1.1.1. 好的政策无法得到很好落实
1. 腐败严重
1.1. 监管不力
1.2. 寡头政治铁律:腐败的制度往往会滋生更加腐败的制度,形成恶性循环;
1.3. 种族政治
2. 政策规划阶段的懒情思想
10.2. A:
10.2.1. 政治局限影响经济的发展,需要改进政策机制,避免腐败和渎职
10.2.2. 用好的政策帮助解决贫穷问题
10.3. S:解决方案
10.3.1. 减少腐败的方法
10.3.1.1. 引入一定程度的民主
加强民众对社会服务提供者的监督
社区集中组织集体公益项目
赋予民众一定的权利以保障弱势群里的利益
10.3.1.2. 政府直接干预
10.3.1.3. 利用信息科技
电子投票选举让穷人的意见被纳入政体
10.3.1.4. 制定政策时认真了解每个人的动机及局限性
十一、 S:总结:改善穷人生活的方法
11.1. 穷人通常缺少信息来源,相信那些错误的事情
11.1.1. 解决方法:一条普通的信息可以带来巨大的变化。
11.2. 穷人肩负着生活中的多种责任
11.2.1. 解决方法:通过做正确的事情,如改善健康,他们的生活就会得到很大改善。
11.3. 一些服务于穷人的市场正在消失,或是在这些市场中,穷人处于不利地位
11.3.1. 解决方法: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可以弥补市场发展的不足,如小额信贷;奖励人们做有利于自身的事情:需要政府支持。
11.4. 贫穷的国家不会因为贫穷或其不堪回首的历史而注定失败
11.5. 对于人们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最终常变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11.5.1. 当一种情况得到改善时,这种改善本身就会影响人们的信念和行为
11.5.2. 在启动一个良性循环时,人们不应害怕必要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