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辩证法学习笔记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学习辩证法的知识内容,包括唯物辩证法两大总特征、唯物辩证法五对基本范畴、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等。
编辑于2021-09-28 10:51:09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两大总特征
普遍联系
概念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
事物之间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特点
具有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具有普遍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内在要素之间)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个体事物之间)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统一整体)
具有多样性
内部与外部
直接和间接
必然和偶然
本质和非本质
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
具有条件性
永恒发展
概念
(绝对的,永恒的)运动 = 变化
反向
正向
发展(永恒的) 不是绝对的,不是无条件的
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
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
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①否定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 ②保留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 ③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事物发展的过程性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一切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将来
唯物辩证法五对基本范畴
原因和结果
概念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
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区别
关系
对立统一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一因多果
同因异果
一因同果
多因多果
复合因果
有因必有果 有其因,未必有其果
联系
方法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必然和偶然
概念
必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以各种形式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关系
对立统一
区别
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
必然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偶然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表现形式不同
必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
偶然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
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必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决定作用)
偶然居于从属地位(影响作用)
联系
必然存在于偶然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偶然背后隐藏着必然受必然的支配偶然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必然和偶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方法论
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可能和现实
概念
可能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
现实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关系
对立统一
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出新的可能。
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根据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就会转化为现实。
方法论
立足现实,展望未来。
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概要
在现实中是否有依据?
有
可能性
没有
不可能性
在现实中是否有依据是否充分?
有 充分
现实的可能
有 不充分
抽象的可能(潜在的可能)
现象和本质
概念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
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关系
区别
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
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不是错觉
真象和假象都是真实(客观)存在的
错觉是什么都没有(神经病)
联系
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
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方法论
因为现象和本质相互统一,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就因为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要求,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内容和形式
概念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形式
关系
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方法论
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
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的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同一性
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斗争性
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按激烈程度
对抗性
非对抗性
关系
对立统一
相互联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相互区别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方法论
我们看待事物要做到一分为二
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的继承,对待外来文化应该批判地吸收。
求同存异
事物之间会相互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由于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彼此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双方的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发生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方法论
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
学会从事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统一,逆向思考。
和谐(因为对立统一,所以和谐 )不是无差别的一致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普遍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特殊性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关系
相互区别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相互联系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 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方法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
矛盾
主要矛盾
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
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每一对矛盾中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原理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
两点论
主次都要抓
重点论
要突出主要矛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抓关键,看主流,既要面面俱到,又要突出重点
量变质变规律
概念
认识质是开始,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认识量的意义
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和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 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课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方法论
理论上
夸大质变,否定量变(激变论)
夸大量变,否定质变(庸俗进化论)
实际中
适度原则
对社会主义(质)初级阶段(量)的认识、改革、发展和稳定(度)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
方法论
理论上
只看到回归,没看到发展 循环论
只看到发展,没看到回归 直线论
实践中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客观辩证法☞客观事物or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采取“外部必然性”的形式
主观辩证法☞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采取“观念、逻辑”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