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笔记,包括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的概念、规律、影响因素和变动等内容。
编辑于2021-09-29 19:42:16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需求
需求的概念
需求的定义
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一个给定的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被称为这一价格下的需求量,简称为需求量。 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
需求的表示
需求表
反映该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与这些价格所对应需求曲线需求量之间的数表
需求曲线
Qd=f(p,m)
Qd=@-&p(@>0,&>0)
需求函数
其他条件不变,反映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
需求的规律
含义
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可以通过价格变动的效应来解释了一一名义收入的实际购买力是实际收入
需求曲线的特例
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的曲线
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
消费者的偏好
偏好是指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喜好程度,偏好与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动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收入决定其支付能力,从而决定了对商品的需求量
正常品
随收入水平提高需求量增加
低档品
增加而减少
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替代品
价格提高导致原商品需求量增加
互补品
价格提高导致原商品需求量减少
消费者预期
考虑时间因素时,消费者会根据已有的信息对未来进行预期
政府的政策
通过影响消费者的偏好、收入、相关商品价格以及预期等因素来影响需求量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
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的变动。这种变动沿需求曲线变动
需求的变动
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在每一个可能的价格下所对应的需求量的变动。这种变动是需求曲线的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需求
个人需求
在一定时期和每一种给定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个人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市场需求
特定时期内所有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的总和
供给
供给的概念
定义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 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
供给的表示
供给表
由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与相应的供给量所构成的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
供给函数
供给类型
厂商供给
市场供给
所有厂商对某种产品的供给
供给规律
含义
一般,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
供给曲线的特例
垂直直线
水平直线
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
生产者的目标
利润最大化
生产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越高相应的产出量就会越大
生产成本
商品价格不变,生产者成本增加,利润相应减少
生产者可生产的其他相关的商品
如果一个生产者可以提供多种商品,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另外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生产者对未来影响供给量的各种因素的预期会影响现期供给量
目前的供给减少,将来的供给减少
政府的政策
府采取的经济政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上述因素从而最终影响供给量
税收
增加成本,减少供给
补贴
减少成本,增加供给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
由于商品价格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商品供给量变化。这种变动沿供给曲线变动
供给的变动
商品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商品供给量变动。这种变动是供给曲线的移动
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生产者供给
个别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市场供给
供给量之和,市场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
市场供给函数
市场均衡
均衡的含义
均衡
某一特定经济单位、经济变量或市场等,在一系列经济力量的相互制约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并保持不变的状态
供求均衡
衡_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商品数量和价格不再变动的状态
供求均衡的变动
供过于求
供不应求
表现
局部均衡
一般均衡
分类
消费者均衡
效用最大
厂商均衡
利润最大
市场均衡
供需平衡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数量和价格_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出现超额需求或超额供给
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___供求随价格变动而自动趋向均衡的情形
市场均衡的变动
需求变化
供给变化
需求和供给的共同变化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研究对象
单个消费者,生产者
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
所有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
基本假设
理性人假设
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以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关于理性人假设的理解,存在着太多的误读。很多人认为理性人假设就是自私自利。西方经济学就是提倡自私自利。现实经济出现不良现象都是学习西方经济学导致的。理性人假设是指人总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目标的最大化。雷锋是道德高尚的人,但是也是理性人。理性人可以表现出利己行为,也可以表现出利他行为。因为在雷锋的目标函数中,有一个变量,就是其他人、不认识的人的幸福感,其他人幸福感的提高,雷锋的效用水平也会提高。因此,他总是乐于助人。而很多俗人,他的目标函数中没有其他陌生人的幸福感变量,甚至没有自己熟悉的人幸福感变量,甚至其父母的幸福感也不在其中,他只关注自己的幸福感。因此,他可能仅仅表现出利己行为(不一定损人)。
有限理性
行为经济学
其他经济手段
最高限价
定义
也称为限制价格,政府所规定的某种商品的最高价格,一般低于均衡价格
影响
有利
抑制价格上涨,对付通胀
不利
导致市场供不应求
消费者排队抢购,黑市交易
寻租 腐败,受贿
举例
盐,汽油,房租
图
最低限价
定义
也称为支持价格,时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一般高于均衡价格
影响
有利
支持某些行为的发展
不利
产品过剩,需要政府收购过剩商品
举例
最低工资法
使劳动力市场分配不均衡,导致失业
农产品 “谷贱伤农”
农产品增产不增收
根本原因
需求价格缺乏弹性
适用案例
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分析
语言表达
农产品增产,需求一定。价格降低
缺乏价格弹性 农产品产量增加的比例低于价格降低的比例
谷贱伤农
图
税收效应
加税
厂商
消费者
弹性
弹性
弹性的概念
定义
衡量一个经济量相应于另外一个经济量变动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公式
需求的价格弹性
定义
表示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相应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公式
类型
完全无弹性
缺乏弹性
单位弹性
富有弹性
完全弹性
影响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
商品的重要程度
越重要价格弹性系数越小
商品可替代的程度
替代品越多需求弹性系数越大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比重越小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调整时间的长短
给消费者进行调整需求的时间越短价格弹性越小
弧弹性
只与价格变动的起点和终点相关
点弹性
只与需求曲线上该点处的性质相关
不同需求曲线上一点的弹性变化
需求曲线上的弹性变化
其他需求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
定义
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相应于消费者收入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公式
分类
奢侈品
Em>1
必需品
0<Em小于1
低档品
Em<0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定义
一定时期内,相应于相关的另外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
公式
分类
替代关系
exy>0
互补关系
exy<0
相互独立商品
exy=0
供给弹性
定义
一定时期内相应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供给量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
公式
分类
完全无弹性
缺乏弹性
单位弹性
完全弹性
富有弹性
影响因素
生产者调整供给的时间
能够进行调整的时间越短供给弹性越小
生产者使用的生产技术类型
技术越复杂,设备越多,生产周期越长,供给弹性越小
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
如果拥有过剩的生产能力,供给弹性越大
供求分析的应用实事例
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支持价格
定义
最低限价,政府为了支持某一产品的生产而对该产品的价格规定的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措施
政府提供消费补贴
收购过剩供给
增加税收限制生产
限制价格
定义
最高限价,政府为了防止某商品的市场定价过高而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
措施
政府实行配给制
容易产生黑市
税收效应分析
向销售商征税
消费者承担
生产者承担
①供给曲线左移动。②更高的均衡价格。③更低的均衡数量。④降低了市场的规模
向消费者征税
消费者承担
生产者承担
①需求曲线做移动。②较低的均衡价格,均衡数量。③降低了市场的规模
税收整体上有效价格下降
弹性和收入
需求富有弹性
薄利多销
需求缺乏弹性
谷贱伤农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企业
类型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制企业
公司
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定义
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它是经济学“理性人”假设在厂商理论中的体现
利润组成
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企业的其他目标
生产函数
定义
生产
把各种投入转换为产出的一个过程
生产要素
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投入
不同类型
劳动(L)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以体力和脑力的形式提供的各种服务资本
资本(k)
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品和货币资金等,如厂房,机器设备,动力燃料和流动资金等
土地
泛指一切自然资源
企业家
生产函数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数量与它们所能产生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反映了企业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间
Q=F(L,K)
短期
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的一段时期
长期
生产者可以调整的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间
例子
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定义
在技术水平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连同其他一种或几种不变 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随着这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最初 每增加1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增的;但当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 到一定程度之后,增加1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是逐渐递减的
成立条件
①生产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②其他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保持不变短期生产函数
③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出现
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
生产的三个阶段
长期生产函数
等产量曲线
定义
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由生产相同产量所需的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所描绘的一条曲线
特征
有无数条
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相交
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凸向原点
图
边际技术替代率
定义
在产出水平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增加1单位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可以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反映了一种要素对另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能力
是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斜率的绝对值,反映了等产量曲线的倾斜程度
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劳动这一生产要素对另一种生产要素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资本的边际产量成反比
递减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每增加1单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递减
即一种要素对另一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随着该要素的增加而递减
图
等成本线
定义
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企业花费相同的成本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
注意
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如果企业计划花费的成本给定,那么等成本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其斜率为-W/r
如果企业花费的成本或者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变动,那么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增加向右上,减少向左下)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成本既定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当等产量曲线恰好与等成本线相切时,企业在既定的成本约束了化成本既定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等产量曲线斜率的绝对值为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而等成本线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 _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当等成本线降低到与等产量曲线相切时,企业实现了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生产扩展线
定义
在生产要素价格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成本或者产量增加,按照企业的所有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描绘出来的一条曲线
给出了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扩展路径
短期成本函数
经济学中的成本
1.生产成本
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2.会计成本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会计账户,它记录着企业过去一段时间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支出
3.机会成本
是指某项资源用于一种特定用途而不得不放弃掉的其他机会所带来的成本,通常由这项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加以衡量
4.显性成本
企业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购买生产要素所花费的实际支出
5.隐形成本
企业使用自己拥有但非从市场上购买的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
6.经济利润
是指企业销售产品获得的收益与经济成本之间的差额
7.会计利润
是指企业销售产品获得的收益与会计成本之间的差额
短期成本概念
总成本TC
企业为生产既定产量所需要的生产投入的费用生产投入的费用
可变成本VC
是指不随企业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它对应着不变投入的费用
不变成本FC
是指随着企业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它对应着可变投入的费用
平均成本AC
是指每单位产量所花费的总成本
平均不变成本AFC
是指每单位产量分摊到的不变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AVC
是指每单位产量所花费的可变成本
边际成本MC
是指增加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图
长期成本函数
定义
长期总成本
指企业在长期生产一定产量水平时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
从长期看,企业平均每单位产量所花费的总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
从长期看,企业每增加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曲线特征
①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特征
②长期生产中每一个特定产量花费的成本在所有短期成本中最低
③这种状态必然通过某一股短期内的最优选择来实现
曲线
标注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
在企业扩大生产的过程中,如果产量扩大一倍,而生产成本的增加小于一倍,则称 在企业扩大生产的过程中,如果产量扩大一倍,而生产成本的增加小于一倍,则称企业在生产存在规模经济。事实上,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生产存在这有利于节约成本的若干因素
规模报酬
定义
规模报酬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厂商根据经营规模设计不同的工厂,属长期分析
要素报酬是指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收益,是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中,增加可变要素时相应产量的变化,属短期分析
分类
规模报酬递增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递减
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
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
规模扩大有利于更加充分地发挥已有技术的作用
.规模扩大有利于更加充分地发挥已有技术的作用
随着规模扩大,企业更便于开展多级生产,也可以更为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副产品
规模扩大可以降低营销和研发支出
从事大规模生产地企业可以在生产要素购买/融资和产品销售等方面获得更多地优势
产生规模不经济的原因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地扩大,组织系统越来越复杂,信息交流范围扩大,层次增多,随之带来的费用增加,管理难度加大,管理成本增加,且信息不完全越发严重 随之带来的费用增加,管理难度加大,管理成本增加,且信息不完全越发严重
企业生产技术工艺上的相互依赖性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加,这就导致局部意外事件影响的范围扩大,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件影响的范围扩大,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企业规模越大,专业分工越细致,过细的分工会导致劳动者因工作单调而降低生产效率,从而增加成本 效率,从而增加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