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中数学人教版目录
初中数学人教版目录,总结了七八九年级每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看完这张图将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有一个人大致的了解。
编辑于2021-09-30 23:34:11淘宝客服话术,沟通话术,如接待开场白: 亲,你好,很高兴能为你服务,有什么能帮你的吗? 亲,您看中的这款宝贝是有现货的呢,现在全场做活动,满xx有活动,您看一下(推出活动特款)
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 分别是种群及其动态、群落及其演替、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人与环境。其中关于种群、群落的内容都有所扩展,增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群落的主要类型的内容。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 50%)和蛋白质(约 40%)还有少 量糖类(约 2%--10%)。二、细胞膜的功能: 1..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淘宝客服话术,沟通话术,如接待开场白: 亲,你好,很高兴能为你服务,有什么能帮你的吗? 亲,您看中的这款宝贝是有现货的呢,现在全场做活动,满xx有活动,您看一下(推出活动特款)
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 分别是种群及其动态、群落及其演替、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人与环境。其中关于种群、群落的内容都有所扩展,增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群落的主要类型的内容。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 50%)和蛋白质(约 40%)还有少 量糖类(约 2%--10%)。二、细胞膜的功能: 1..
初中数学人教版(章节)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2.1 有理数
1.2.2 数轴
1.2.3 相反数
1.2.4 绝对值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 有理数的加法
1.3.2 有理数的减法
1.4 有理数的运算
1.4.1 有理数的乘法
1.4.2 有理数的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1.5.1 乘方
1.5.2 科学计数法
1.5.3 近似数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1 一元一次方程
3.1.2 等式的性质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4.1.2 点、线、面、体
4.2 直线、射线、线段
4.3 角
4.3.1 角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4.3.3 余角和补角
4.4 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八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三角形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 三角形的边
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11.1.3 三角形的稳定性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11.2.1 三角形的内角
11.2.2 三角形的外角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11.3.1 多边形
11.3.2 多边形的内角和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1 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十三章 轴对称
13.1 轴对称
13.1.1 轴对称
13.1.2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3.2 画轴对称图形
画轴对称图形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13.3 等腰三角形
13.3.1 等腰三角形
13.3.2 等边三角形
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4.1 整式的乘法
14.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14.1.2 幂的乘方
14.1.3 积的乘方
14.1.4 整式的乘法
14.2 乘法公式
14.2.1 平方差公式
14.2.2 完全平方公式
14.3 因式分解
14.3.1 提公因式法
14.3.2 公式法
第十五章 分式
15.1 分式
15.1.1 从分数到分式
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
15.2 分式的运算
15.2.1 分式的乘除
15.2.2 分式的加减
15.2.3 整数指数幂
15.3 分式方程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22.2 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1 配方法
21.2.2 公式法
21.2.3 因式分解法
21.2.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传播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平均变化率与一元二次方程
几何图形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2.1.1 二次函数
22.1.2 二次你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
22.1.3 二次函数 y=a(x-h)^2+k的图象和性质
22.1.4 二次函数 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
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第二十三章 旋转
23.1 图形的旋转
22.2 中心对称
23.2.1 中心对称
23.2.2 中心对称图形
23.2.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23.3 课题设计 图案设计
第二十四章 圆
24.1 圆的有关性质
24.1.1 圆
24.1.2 垂直于弦的直径
24.1.3 弧、弦、圆心角
24.1.4 圆周角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4.2.1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 正多边形和圆
24.4 弧长和扇形公式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
25.1.1 随机事件
25.1.2 概率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26.1 反比例函数
26.1.1 反比例函数
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第二十七章 相似
27.1 图形的相似
相似图形
相似图形
相似多边形
相似比
27.2 相似三角形
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平行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形相似
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两边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7.2.3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27.3 位似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28.1 锐角三角函数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28.2.1 解直角三角形
28.2.2 应用举例
第二十九章 投影与视图
29.1 投影
29.2 三视图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八年级下册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6.1 二次根式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8.1 平行四边形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8.2.1 矩形
18.2.2 菱形
18.2.3 正方形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 函数
19.1.1 变量和函数
19.1.2 函数的图象
19.2 一次函数
19.2.1 正比例函数
19.2.2 一次函数
19.2.3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19.3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集中程度
20.1.1 平均数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20.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和平行线
5.1 相交线
5.1.1 相交线
5.1.2 垂线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平行线
5.2.2 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方法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3 平行线的性质
5.3.1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5.3.2 命题、定理、证明
命题
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且必须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疑问句、感叹句、作图过程的叙述都不是命题
命题常见的关键词有“是”“不是”“相等”“不相等”“如果……那么……”.
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时,应添加适当的词语,使语句通顺.
每一个命题都一定能用“如果……那么……”的形式来叙述.在“如果”后面的部分是“条件”,在“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
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就是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即由条件能否得出结论.如果命题正确,就是真命题;如果命题不正确,就是假命题.
定理与证明
命题证明的一般步骤
画出命题的图形
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分析由已知推得求证途径,写出推理过程
命题的证明
判断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
举反例
常见错误
①所举例子满足题目的条件,也满足题目的结论
②所举例子不满足题目的条件,但满足题目的结论
③所举例子不满足题目的条件,也不满足题目的结论
5.4 平移
概念
性质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平移不改变直线的方向
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后多所得到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相等
作图
第六章 实数
6.1 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
概念
非负数的a算术平方根记作
性质
双重非负性
平方根
6.2 立方根
6.3 实数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7.1 平面直角坐标系
7.1.1 有序数对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
8.2 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
代入消元法
加减消元法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4 三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9.1.1 不等式及其解集
9.1.2 不等式的性质
9.2 一元一次不等式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
10.2 直方图
10.3 课题学习 从数据谈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