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离子共存学习笔记
本导图介绍了离子共存判断的知识内容,包含溶液颜色、溶液酸碱性条件、常见的难溶及微溶盐等,收藏下图学习吧!
这是一篇关于道教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北朝,南朝,魏晋,东汉,前史。道教起源于中国的远古时期,其哲学思想可追溯至先秦的“道家”学派。但道教的正式形成则是在东汉时期,大约公元2世纪左右,距今已有约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以东汉末年的张道陵为创立者,他在巴蜀之地(今四川一带)创立了五斗米道(后称为天师道),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形成。张道陵被尊为“张天师”,是道教的教祖。
这是我用空中课堂的三节网课做的笔记,有缺陷可以指出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离子共存判断(一)
判断一:溶液颜色
有色
蓝色
Cu²+
浅绿色
Fe²+
(棕)黄色
Fe³+
CrO4²-
紫色
MnO4-
橙色
CrO7²-
(若没有形成沉淀,可以判定为"透明溶液")
无色
判断二:溶液酸碱性条件
1.溶液呈强酸性时,与H+反应的离子无法大量共存
氢氧根离子OH-
弱酸根离子
强酸根以外的酸根离子以外的离子都可看作弱酸根离子
强酸根离子
ClO4-
I-
Br-
Cl-
SO4²-
NO3-
2.溶液呈强碱性,与OH-反应的离子无法大量共存
氢离子H+
铵根离子NH4+
与氢氧根生成沉淀的金属阳离子
与OH-共存
可溶
Na+
K+
Ba+
微溶(不能大量共存)
Ca+
3.强酸性或强碱性环境都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弱酸的酸式根离子
在弱碱性环境中HCO3-碳酸氢根离子可以大量共存
4.在中性(25℃ | PH=7)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在PH≈3.7时,Fe³+视为完全沉淀
Al³+
在PH≈5时,Al³+视为完全沉淀
5.隐含的溶液酸碱性
与铝反应生成H2的溶液(既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碱性)
2Al+6H+ = 3H2↑+2Al³+
2Al+2OH- +2H2O = 2AlO2- +3H2↑
与碳酸铵/碳酸氢铵/亚硫酸铵/硫酸氢铵反应生成气体
OH- + NH4+ =(加热) NH3↑ + H2O
SO3²-/HSO3- =(酸性条件) SO2↑
CO3²-/HCO3- =(酸性条件)CO2↑
判断三:常见的难溶/微溶盐
难溶盐
Ba²+
Pb²+
Ag+
CO3²-/SO3²-
只有Na+,K+,NH4+可溶
S²-
只有Na+/K+/NH4+/Mg²+/Ca²+/Ba²+可溶
微溶盐
CaSO4
Ag2SO4
MgCO3
Ca(OH)2
(都视为无法大量共存)
离子共存判断(二)
判断四: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共存
氧化为S
氧化为SO4²-
HS-
SO3²-
HSO3-
氧化为I
NO³-(酸性条件H+)
氧化为Fe³+
氧化为Br(浓硝酸条件下)
酸性条件下其与Cl-可以大量共存(例:王水)
MnO4-/Cr2O7²-(酸性条件H+)
氧化为Br
S2O3²-(硫代硫酸根)
与H+不能大量共存
方程式:S2O3+2H+ = S↓+SO2↑+H2O
判断五:完全双水解
完全双水解不共存
Al离子水解
3H2O+Al³+ ⇌ Al(OH)3+3H+
弱酸根离子水解
例:HCO3-+H2O⇌H2CO3+OH-
CO3²-
HCO3-
AlO2-
ClO-
例
3HCO3-+Al³+ = Al(OH)3↓ + 3CO2↑(泡沫灭火器原理)
6H2O+3AlO2- + Al ³+ =4Al(OH)3↓
氧化还原不共存
Fe³+(不共存物质与Al³+相同)
判断六:其它重点
1.HCO3-与AlO2-不能大量共存
H2O + AlO2- + HCO3- = Al(OH)3↓+CO2↑
酸性:HCO3->Al(OH)3 (较强酸制较弱酸)
2.Fe³+与SCN-不能大量共存
Fe³+ +3SCN-⇌ Fe(SCN)3[(血)红色]
拓展:(铁氰化钾)K3[Fe(CN)6] + Fe²+ →普鲁士蓝(蓝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