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学生心理辅导
这是一篇关于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思维导图,包含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辅导的目标与途径等。
本书的作者将这 6 条原则总结为六个字:简、奇、具、信、情、事,分别对应简单(Simplicity)、意外(Unexpectedness)、具体(Concreteness)、可信(Credibility)、情感(Emotions)、故事(Stories),即让创意具有「黏性」的必备 6 元素。
广告投放概念、流程、技巧、注意事项。广告投放简单理解:设置好了定向和创意,然后开始投放;投放的时候实时盯着数据,主要是盯成本和消耗,如果觉得量少了,就让它多花点钱(提预算、提出价、开计划);如果成本高了,就让它少花点钱(降预算、降出价、关计划),调整的核心思路是“成本高的少花钱,成本低的多花钱”
这是一篇关于5.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思维导图,主要包括:1.1心理发展概述、1.2自我意识的发展、2.1认知发展的特点、2.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3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4认知风格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中学生心理辅导
1.1心理健康的概念
无心理疾病
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1.2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
情绪积极稳定
意志健全
人格完整
自我评价正确
人际关系和谐
适应能力强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1.3中学生常见的 心理健康问题
抑郁症
持久的心境低落
表现:消极、悲伤、颓废、是去满足感和 生活的乐趣、低自尊、无能感、失眠
认知行为疗法——改变 学生已习惯的自贬性思维 方式和不恰当的成败归因 模式
恐惧症
非理性惧怕
系统脱敏法
表现:单纯恐惧症、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紧张不安
肌肉放松法
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
表现:考试焦虑
强迫症
主要表现
强迫观念
反复想
强迫行为
反复做
森田疗法
顺其自然
行为治疗法
暴露于阻止反应
网络成瘾
过度的不当 地使用网络
强化干预法
厌恶干预法
转移注意法
替代、延迟满足法
团体辅导法
头晕、胸闷、空虚、失落
2.1心理辅导的目标与途径
心理辅导目标
基本目标
学会调适
高级目标
寻求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
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心理辅导课程
在学校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的内容
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 健康教育
教育教学渗透
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小组辅导
心理咨询
口诀:课程渗透 辅导活动
2.2心理辅导的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
个别化对待原则
整体性发展原则
2.3心理辅导的方法
行为疗法
强化法
给夸奖
惩罚法
给厌恶、扯愉快
消退法
得不到强化,不理睬
一步步减轻焦虑/降低恐惧
认知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 (ABC理论)
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A-activating event 指诱发事件
B-belief指个体遇到诱发性事件后的信念、观点
C-consequence指在特定情境下,个体的情绪及 行为的结果
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绝对化
“必须”“应该”
比如我必须尽善尽美
过分概括化
以偏概全、以一概十
比如经历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糟糕至极
比如高考失败就认为前途无望
人本主义疗法
采访者中心疗法
罗杰斯
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
精神分析疗法
移情
来访者将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咨询师身上
反移情
咨询师把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来访者身上
3.1压力产生的 来源和调节方法
来源
躯体性压力源
心理性压力源
社会性压力源
文化性压力元
调节方法
了解自己能力,制定可行目标
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加强体育锻炼,保证生活规律、睡眠充足
交朋友,扩展社交
积极面对人生,知足常乐
改变不合理观念
3.2应对挫折的方法
升华
将心理欲望从社会不可接受转向社会可接受的方向的过程
补偿
由于本身的某种缺陷而达不到既定目标时,用另一种目标代替
退行
受挫时,行为表现显得十分幼稚,和年龄不符
幽默
用机智、双关、自嘲等方式化解尴尬
宣泄
一吐为快,将不满发泄出来
认同
建立与他人或团体的目标同一性,或将自己与崇拜的人视为一体
文饰-合理化
酸葡萄心理、推诿
投射
以己度人
认知重组
对挫折情境的重新认识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