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CPA10601经济法法律概论法律基本原理
2021年CPA经济法,包含法律基本概念、法律关系、习近平思想引导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等内容,需要可收藏。
编辑于2021-10-06 21:23:38法律基本原理
法律基本概念
法的特征
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体现
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并不意味着都靠国家强制而实现
调整人的行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概念
社会规范
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技术规范
调整人与自然、劳动工具之间的关系
一般不属于法
经国家制定或认可后才纳入法律规范
确定社会关系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
法不是唯一的社会规范
法律规范VS道德规范
联系
调整范围相互交叉、相互包容
区别
法律规范
概念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主体的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区分概念
≠规范性法律文件
规范是内容,文件是载体
≠法律条文
规范是内容,条文是形式,是文件的基本构成要素
条文的内容不止规范,还包括法律原则等
条文与规范不是一一对应,可能一对多或多对一
≠国家个别命令
个别命令不具有重复适用性和普遍适用性
分类
按为主体提供行为模式的方式
授权性规范
可以、有权、享有……权利
义务性规范
命令性规范
应当、必须
禁止性规范
不得、禁止
是否允许当事人自主或按自己意愿调整或设定权利和义务
强行性规范
不允许
义务性规范
任意性规范
允许
授权性规范
按确定性程度
确定性规范
内容完备
非确定性规范
委任性规范
由有关国家机关加以确定
准用性规范
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定
逻辑结构(3部分)
假定(或称条件)
何种情况(条件),模式开始发挥作用
模式
行为规则:可以、应当或禁止做什么
后果
规定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肯定式(合法后果)
否定式(违法后果)
法律渊源和体系
法律渊源
宪法
全国人大
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XX法
法规
行政法规
国务院
XX条例
地方性法规
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省级)
XX省XX条例
规章
部门规章
国务院各直属机构
XX办法
地方政府规章
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政府(省级)
XX市XX办法
司法解释
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
国际条约或协定
不包括判例、单位内部的规章和章程
效力层级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地方性法规
地方规章
细节问题
法律的制定和修改
基本法律(普适性)
制定权
全国人大
修改权
一般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闭会时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一般法律(针对性)
制定权
修改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
立法解释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
效力同法律
司法解释的分歧
最高法院与最高检察院有原则性分歧
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
规章内容的限制
没有上位法依据时
部门规章
不得设定减损他人权利或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权力或减少本部门职责
地方政府规章
不得设定减损他人权利或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地方立法权
省级
人大及常委会
地方性法规
政府
地方规章
市级(限3方面)
人大及常委会
地方性法规
政府
地方规章
3方面
城乡建设与管理
环境保护
历史文化保护
法律体系(7个部门)
按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划分
实体法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刑法
行政法
社会法
经济法(纵向调整)
民商法(横向调整)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归属民商法部门
提示
调整经济的法≠经济法
经济法是民商法的必要补充
调整经济关系的主要法律部门(现代市场经济)
程序法
诉讼法
非诉讼法
法律关系
概念
主体间是否有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VS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社会关系
区别
其他关系不涉及法律调整,或尚未形成有效的法律规范
法律关系是法律化的权利义务,是一种明确的、特定的权利义务
法律关系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
种类
按法律规范的性质划分
民事法律关系
刑事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
按主体是单方还是双方确定划分
绝对法律关系
一个主体对其他一切主体
绝对权
例如物权法律关系、人身权法律关系
相对法律关系
某个主体对某个主体(一对一)
相对权
例如债务法律关系
按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划分
调整性法律关系
合法行为
例如合同法律关系
保护性法律关系
违法行为
例如刑事法律关系
要素(3个)
主体
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范围
公民(自然人)
包括本国、外国、无国籍
权利能力
存活期间,权利能力平衡
有没有权利义务的资格(有没有)
行为能力
以年龄和精神、智力状况为依据
主要看年龄
有没有权利义务的能力(行不行)
记忆
≥18
一般
完全
不能完全辨别
限制
完全不能辨别
无
8≤年龄<18
一般
限制
≥16,自给自足
完全
完全不能辨认
无
<8
无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18周岁以上(一般)
≥18
视为完全:16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特殊)
≥16,自给自足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年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8≤x<18
心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
年龄:不满8周岁
<8
心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
不用看年龄
临界点表述
以上
≥
过
>
以下
≤
不满、不足、未达到
<
国家
国际公法
对外贸易关系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
国内法
以自己的名义发行国库券,或成为国家所有权关系的主体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法人
营利法人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企业法人
非营利法人
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
捐助法人
基金会
社会服务机构
特别法人
机关法人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
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
独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非法人组织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分公司)
不具有法人地位,但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法律活动(独立民事主体)
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权利能力
存续期间
范围收到经营范围、性质上的约束
行为能力
与权利能力同生同灭
通过法定代表人或其他代理人实现
内容
权利义务
民事权利按作用方式划分(4种权利)
支配权
权利人直接支配权利客体并获得支配利益的权利
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
请求权
权利人请求义务人作为或不作为某种行为的权利
债券请求权、物权请求权
抗辩权
义务人以请求权依据意外的事由拒绝对方请求的权利
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先诉抗辩权
形成权
权利人以单方意志决定特定法律关系是否存续、变更的权利
可撤销行为的撤销权、解除权、抵消权、效力待定的追认权
客体
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物
常见于物权关系
自然物或人的劳动创造物,广义上还包括货币和有价证券
行为
常见于债务关系
作为
不作为
人格利益
常见于人身关系
姓名或名称、肖像、名誉、人身、人格、身份等
智力成果
常见于知识产权关系
著作权、专利、商标等
智力成果(虚)的载体(实)不是客体
法律事实
法律关系变化的原因
事件(客观)
人的出生于死亡
自然灾害与意外事件
时间的经过
行为(主观)
法律行为(表意行为)
对行为能力有要求
合同行为
结婚
事实行为(非表意行为)
对行为能力无要求
侵权行为
创作行为、发明行为
拾得遗失物
建造房屋
***思想引导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政治性强)
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
职责:统筹协调,推进
地点:司法部
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指导思想(新增)
首次明确***法治思想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法治思想(新增)
法治体系是总抓手
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领导干部“关键少数”
基本原则和总抓手
基本原则(5项)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建设法治体系
地位
总抓手,骨干工程
措施(5项)
法律法规体系
宪法为核心
主要标准
法的部门要齐全
法律规范要齐备
逻辑严谨、结构合理、和谐统一
实施体系
监督体系
保障体系
党内法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