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景观规划生态原理——第八章
本思维导图是对景观规划生态原理——第八章相关知识点整理,主要包括:第一节乡村景观与景观生态特征;第二节 乡村景观生态过程与体系;第三节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第四节诸暨市直埠镇乡村文化景观空间保护规划.
编辑于2021-10-09 12:01:03景观规划生态原理
第八章 乡村景观生态规划
第一节 乡村景观与景观生态特征
一 乡村与乡村景观
1、乡村的定义与特点
①定义:以聚落形态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土地利用粗放的、人口密度较小的、有明显田园特征的集镇
②特点
(1)乡村土地利用是粗放的,农业和林业等土地利用特征明显
(2)小和低层次的聚落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所具有的广阔景观相一致
(3)乡村生活的环境与行为质量是广阔景观的有机构成,是特有的乡村生活方式。
2、乡村景观定义与内涵
定义
①从地域范围来看:乡村景观是泛指城市景观以外的景观空间,包括了从都市乡村、城市郊区景观到野生地域的景观范围
②从景观构成上来看:乡村景观是由乡村聚落景观,乡村经济景观、乡村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整体。
③从景观特征上来看:乡村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人类的干扰强度较低,景观的自然属性较强,自然环境在景观中占主体,景观具有深远性和宽广性
内涵
乡村景观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景观环境保护的宝贵资产,乡村景观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发挥乡村的优势,摆脱传统的乡村观和乡村产业对乡村发展
二 乡村景观生态特征
①乡村景观属性上:乡村景观是介于自然景观和城镇景观之间的具有独特人地作用方式,依存关系和生产生活行为特征的景观类型
②乡村景观生态格局中:农田植物特有的空间存在方式和具有的粮食生产价值是区别于其他景观类型中植物景观的独特性。
③景观格局上:乡村景观多形成聚落、农田、果园、林地、湖泊等为主体的斑块群体,在基质与斑块的关系上,农田斑块通常都具有明确的界限,这是区别农田斑块与自然斑块的重要特征。
④景观格局的总体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⑤乡村景观生态过程包括自然过程和人工过程两种类型。乡村景观斑块多是在自然斑块上通过人工过程分割形成的人工斑块,但人工斑块与自然斑块更多地形成交叉镶嵌格局;同时人工斑块的形成与自然格局和自然过程高度结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第二节 乡村景观生态过程与体系
一 乡村景观要素
1、乡村性与乡村性指数
乡村性概念主要建立在城市和乡村关系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之上,乡村-城市连续统一体模型(Rural-Urban Continuum Model)是社会学对乡村性解释的重要理论模型,该模型描述了乡村景观向城市景观演替的渐变过程,指出乡村是一种特殊社区类型,能够通过对乡村地域特征的全面分析,构造识别乡村特征的指标群体,在乡村因子权重分析的基础上,定量描述乡村特征和衡定乡村发展的特殊阶段和过程的乡村性指数被广泛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方法是乡村性指数分析的通用方法
2、乡村景观要素
①自然环境要素:自然环境是由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要素有机组合而形成的自然综合体,乡村景观所具有的自然环境要素对乡村景观的形成具有不同的作用,成为乡村景观构成的有机组成要素。
②硬质景观要素:乡村硬质景观要素是指在从历史时期到现在的人工干扰自然环境景观的全过程中,在自然环境景观的基底上塑造和建设的可视景观要素。硬质景观的类型、强度和景观结构反映了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景观的干扰强度和干扰方式,硬质景观与自然环境景观之间的关系也表明了人类干扰自然景观的景观利用性、景观保护性、景观的适应性,景观塑造的协调性、建设的合理性以及人造景观的创造性。
③软质景观要素:乡村景观的软质景观是指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在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感受自然,利用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创造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的乡村环境观念,乡村生活观念,乡村道德观念.乡村生产观念,乡村行为方式和乡村风土民情、宗教信仰以及乡村的土地所有形式、乡村财富分配形式等涉及乡村社会,经济、宗教、政治和乡村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社会价值观,它是乡村景观要素中最为重要的文化特征,是区别于其他景观类型的景观识别性特征。
二 乡村景观类型
1、Naveh的景观分类系统:Naveh在(景观生态学》-书中提出了人文生态系统的概念,涵盖了从生物圈到技术圈的范围,把最小的景观单元定义为生态小区(Ecotope).集中了生物和技术生态系统:将最大的全球景观定义为生态圈,从视觉上和空间上贯穿地理圈,生物圈和技术圈,根据能量、物质、信息从生物和技术生态系统输入的不同,建立景观分类系统,分为开放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半农业景观和农业景观)、建筑景观(乡村景观、城市郊区景观和城市工业景观)和文化景观
2、根据人类干扰程度对乡村景观的分类系统:景观总是或多或少与人类的干扰相关,景观塑造过程中的人类干扰强度,划分为自然景观,经营景观和人工景观三大类型,按照奥德姆(H.T.Odum)关于能量密的观点,三者之间的密度关系为1:3:10.进一步考察人类对景观的干扰程度,则乡村自然景观可以分为原始自然景观和轻度人为干扰的自然景观,其共同特点是保留了自然景观的原始性和多样性,具有较大的科学价值和生态系统研究价值,乡村经营景观可以分为人工自然景观与人工经营景观。
3、根据景观独立形态进行的乡村景观分类系统:景观的独立形态特征是指在乡村景观体系中具有特殊景观功能并且独立的景观单元,既相影响又相互独立,成为描述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乡村景观的区域组合
1、乡村景观的斑块——廊道——基质的区域组合模式
我国乡村景观环境多种多样,乡村景观也丰富多彩,但是乡村景现所具有的“班块-廊道-基质”的镶嵌模型则是景观空间结构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各种具有独立形态特征的乡村景现类型以“班块-廊道-基质”模式镶政在各自的景观环境中,成为有机的景观体,从我国的乡村景现环境来看,形成乡村景观空间结构分异较大的因素仍然是乡村所在的景观地理环境,其中地形单元成为影响乡村景观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
2、乡村景观区域空间镶嵌模式
①栅格状空间镶嵌模式:在尺度较大的平原上乡村景观镶嵌模式多形成栅格状特征,村落呈现均衡分布,道路呈现出几何网状分布。格局呈现均衡态势,农田林网与道路结合。
②鱼脊形镶嵌模式:鱼脊状镶嵌模式多形成在谷地或塬梁状地形中,以线状地物为中心轴线,向两侧延伸并通过连接线形成不均衡的网状结构,由于地形的原因形成空间上景观通达性的巨大差异,形成向两侧的通达性较高,而与轴线平行方向的通达性较低。
③星状镶嵌模式:山地丘陵区或地形比较破碎的地区,往往在山间盆地形成聚落中心,众多小村落围绕大中心,并通过中心辐射状交通网连接起来,形成星状镶嵌格局。
④混合型镶嵌模式:混合型多是在星状和鱼脊状形成条件的综合作用下而形成的比较广泛存在的乡村景观区域组合模式。
第三节 乡村景观生态规划
一 土地利用与农业景观规划
1、土地利用格局与镶嵌体
①乡村土地利用是乡村各种经济活动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并通过人类活动反映在土地利用的格局中。从景观生态格局来看,乡村土地利用形成了各种土地有机结合的镶嵌体结构
②乡村土地利用规划要以规定的方式划分土地适宜性类型并且进行土地需求结构研究
③土地利用规划,也就是进行资源、人口、环境、生态等多目标导向的综合生态规划
④乡村用地利用格局规划中要重点解决好的问题
(1)保持居民点适当集中和分散的格局
(2)土地利用的适当集中和分散
(3)林地利用的适当集中和分散
2、高效的农业景观生态系统
(1)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指利用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共生、互养规律,结合本地资源结构,建立一个或多个“一业为主,综合发展,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高效无废料系统。
(2)立体农业,立体农业系统就小范围田块而言,运用作物种植的时间差,在同一块地里利用其不同的空间分布,充分发挥了立体农业的功效,立体农业是利用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
(3)空中农业,随着现代城市高层建筑大批崛起,屋顶绿化和无土栽培的新技术成为“空中农业”发展的基础,方法是在屋顶做防水渗透处理后上敷薄层土壤,然后配置树木、花草,有曲折的甬道穿行其间,空中农业使城镇居民可利用城市垃圾在居室的阳台上种花卉,在楼顶上种植蔬菜,水果或建池养水生植物、养鱼.
(4)旅游农业。将高科技引入农业,并与旅游业相结合,合理地安排了作物种植,精心布置花卉展览,鱼类和珍稀动物的观赏,名贵蔬菜和水果的生产,配套娱乐场所,建设农业公园,采用了纵横交错的“水道”形式,水道为圆形或椭圆形,并配有循环处理系统。在众多整齐的田间林荫大道旁栽种各种瓜果,开展体验式农业、休闲式农业在旅游农业的发展中得到快速发展,成为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类型,也成为重要的农业景观类型。
(5)“白色农业”。“白色农业”是指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新农业,它包括生物工程中的“发酵工程”以及“酶工程”,“白色农业”的生产环境要求高度洁净,其产品无污染,无毒副作用,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3、土地集约化与规模化利用
(1)土地利用集约化,在合理的区域分工基础上,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先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和有利于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项目,实现宏观效益最大化,其次要努力做到节约,合理使用土地,在现代生产技术可行的条件下,保护农业用地特别是耕地资源,城市的扩张应受本地农田总量的控制,保护自然资源原生态,限制盲目开发,维护生态环境,实现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2)土地利用规模化,土地利用规模的基本衡量单元是指土地利用斑块划分的最小面积,土地规模利用通常具有较大的土地利用单元,土地利用斑块具有较大的面积,同时,同一种土地利用形式的组合决定了土地利用的规模化.直接决定土地利用的破碎度格局,在平原地区土地利用斑块完整,斑块面积大易于实现土地规模利用,而在土地破碎度较高的地区,土地的完整性较低,土地类型与土地生态变化多样,难以实现土地的规模利用,从乡村景观生态格局来看,山区的乡村景观类型多样,立地特色突出,但景观生态的破碎度较高;而平原地区景观类型较单一,水平尺度景观变化较大,乡村景观生态完整性较高
二 乡村人居环境与聚落规划
1.生态庭院规划设计:农村庭院生态工程是指在农村人口居住地与其周边零星土地范围内进行的.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和系统论的方法,对其环境、生物进行保护、改造、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工艺技术体系,我国农村庭院生态工程中的资源开发利用部分,最初称“庭院经营”,后来被经济学家称作“庭院经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 农村庭院生态系统 和农村庭院生态工程。
①以能源(沼气)建设为中心环节的家庭生态农业模式。在薪材比较缺乏的地区,结合沼气建设,在庭院里搞物质循环利用,既改善了院落的卫生状况,又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②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的庭院生态农业模式。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先培育食用菌,菌渣作为饲料喂猪、牛,兔等,牲禽,家畜粪便入沼气池.
③种、养、加、农、牧、渔综合经营型家庭生态农业模式。在不同的空间,利用生物食物链规律、主体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各业产品经过精细加工,不断增值,从而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2.乡村生态社区规划 生态社区是一个“舒适、健康、文明、高效能、高效益、高自然度的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社区”,乡村生态社区要综合考虑乡村聚落布局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适宜的规模和完善的庭院生态体系以及完善的生活服务系统与适宜的公共活动区间.乡村生态社区作为乡村居住社区最理想的形态,具有完整的乡村景观生态系统和良好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三 自然斑块与廊道保护与规划
1.自然斑块保护与规划 在乡村景观斑块体系中 由于农耕社会对资源利用的广泛性和深入性使自然斑块都多多少少出现了人工化的趋势,自然班块已比较少见,即使存在班块也多呈现出分散破碎的分布在农田班块之中
(1)自然洼地积水形成的水生(湿生)植物斑块.
(2)自然水塘或湖泊,乡村自然水塘,人工水塘、水库和湖泊是以水体,水生动植物,湿生植物等为核心形成的生态系统,乡村水体不仅能够有效调节小气候,而且有效维持农田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性,同时,还通过蓄水调节实现农业生产对灌溉水需求的时间差异,从而保障农田生态系统生产的稳定性和乡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河滩湿地与林地斑块
(4)乡村山地林地与风景区,乡村山地林地和风景区是依托大型自然斑块以及乡村文化历史而形成的具有自然生态功能与文化脉络的大型特殊斑块,揭示出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自然的理解与文化生态的内涵。
乡村自然斑块的规划关键
(1)保护大型自然斑块空间的完整性,严格限制乡村土地拓展对自然斑块蚕食和沿沟谷形成的溯源侵蚀。
(2)保护自然斑块物种和生境的原生性,严格限制大型自然斑块的传统农业化和自然植物的人工化,不断改变植物的生境特征,从而使自然斑块发生演变
(3)依照农田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作用规律,规划大型自然斑块与农田景观相互作用的过渡地带。
(4)大型自然斑块在乡村格局中具有隔离功能,因此,在乡村道路建设中往往对大型自然斑块进行大幅度的分割,不仅使大型自然斑块分化成相互隔离的几个斑块,同时沿道路沿线形成严重的生态破坏,使景观破碎度增加,大型自然斑块的规划要严格限制道路建设形成的破坏,以自然斑块保护为导向,保护斑块的完整性格局。
(5)严格限制大型自然斑块内部的人类活动,对斑块内部历史形成的居民、农业生产、采石..开矿、工厂建设等进行有效的清退。
2.乡村廊道保护与规划
(1)河流与溪流
(2)大型林带
(3)过境的各级公路网格
(4)高压通道
(5)农林防护带
乡村廊道体系规划的关键
(1)保护廊道的完整性和连接性
(2)对于自然廊道应尽可能保护廊道的自然性和原生性.
(3)在廊道规划中保持廊道的宽度,廊道狭窄,则廊道内的物种只可能是边缘种:而廊道越宽,在廊道中心就可以形成比较丰富的内部种,更有利于形成廊道的物种多样性,扩大廊道的生态效应
(4)廊道的设计在于形成不同等级和不同作用的生态联系网络。单一而孤立的廊道往往仅仅成为一个通道,而廊道网络则将生态作用扩展到城市的每一个空间,对城市景观生态格具有重要意义。
(5)乡村廊道必须担负起自然景观与城市相互连接的桥梁,保障了城市-区域景观格局中生物过程的完整。
(6)乡村廊道的规划设计还注重乡村防灾功能,以河流为主形成的洪涝灾害成为乡村廊道灾害的主要类型,河流廊道的生态功能与安全功能成为河流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重要导向。
(7)由于廊道呈线性延伸,廊道的生态作用可以沿线性空间深入到农田内部的同时:充分利用廊道的延伸性,将廊道沿线分散的斑块或小型廊道通过人工途径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更宽的廊道作用带,将生态作用在纵深扩散的同时横向扩散。
第四节 诸暨市直埠镇乡村文化景观空间保护规划
一 区域特征与社会调查
区域特征:直埠镇是浙江省诸暨市北部的乡镇,镇域面积58.9k㎡,呈现出东部河谷平原,西部丘陵山地的两大单元地貌组合,两者各占50%。村庄多分布在山前阶地上,呈现出南北带状分布特征(图8-17).2005~2007年间,直埠镇由2005年31个村合并为2007年11个村,人口27577人,其中农业人口占66.7%,年工农业总产值近20亿元,其中工业占91.5%,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803元,近年来,区域发展较快,城镇规模和集中度大幅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增加幅度明显,商业化发展迅速:耕地面积变化不大,农田基质特征稳定,工业总产值增加明显,工业化加速;人均收入和社会固定资产增长迅速提高,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
社会调查: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工业化和生活现代化进程,对区域文化景观构成了较大的冲击,彻底改变着区域景观格局。这里历史文化悠久,是以越文化为主体的吴越文化交融区,传统村落分布广泛,传统文化景观更是区域景观的重要特征,但是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快速改变原本均质和稳定的文化景观,呈现出快速破碎化特征.传统文化景观的破碎化一方面形成了与传统共存的多元景观,另一方面使得传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遭到破坏.
二 文化景观空间特征及其破碎化现象
1.直埠镇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 直埠镇文化景观基质统一于更大尺度的直埠镇及周边地区的景观基质:林地-农田(旱地.水田)
(1)整个区域以林地-早地-水田为主体的基质具有较强的渗透性.
(2)斑块类型较丰富.
(3)廊道类型主要分为生物廊道,自然廊道和人工廊道3类。
2.文化景观空间破碎化分析与评价
(1)从镇域景观的斑块密度指数来看.斑块密度指数上升的斑块有水塘,苗木基地.农业设施用地、现代村镇公共空间和现代工业公共空间共5种斑块类型;斑块密度指数下降的斑块有草地、产业化养殖基地,现代工业用地、现代商业用地、传统建筑空间、现代建筑空间和传统村镇公共空间共7种斑块类型;斑块密度指数保持不变的斑块有文化教育用地和空地2种斑块类型。
(2)从廊道密度指数来看,新增高架廊道外,高速公路的廊道密度指数无变化:廊道密度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连接空间,溪流等自然廊道被侵占;同时现代建筑空间和设施空间挤占镇道和村道,使得部分道路名存实亡:廊道密度指数上升的廊道有县道和铁路2种.
(3)从镇域文化景观破碎度来看,推进村庄合并,村庄的完整性进一步改善,斑块破碎化指数呈上升的斑块有水塘,草地、农业设施用地、现代建筑空间,现代村镇公共空间、现代工业公共空间和空地7种斑类型:斑块破碎化指数呈下降的斑块有产业化养殖基地,现代工业用地,现代商业用地。传统建筑空间和传统村镇公共空间5种斑块类型,苗木基地和文化教育用地的破碎化程度没有变化.
三 乡村文化景观空间破碎化演化过程
1、乡村文化景观空间破碎化的主要动力因子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2、因子主要变化的特征和机理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四 乡村文化景观空间保护规划
1、文化景观空间网络规划
(1)在镇域空间上以村级空间为单元,建立文化景观空间的节点,但是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使文化景观空间保护的基本单元受到巨大的冲击,因此首先依据破碎度理论建立村庄景观斑块动态属性特征,区分主动斑块,被动斑块和中性斑块,并对应划分控制性斑块,优化性斑块和调整型斑块,通过控制斑块动态建立符合整体景观格局优化的斑块调整途径。
(2)以村级文化景观保护区域为节点,建立文化景观保护的缓冲空间体系,附着在核心保护区多的外围,同时建立廊道空间将各村庄连接在一起,形成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网络体系。
(3)依据文化景观空间的类型和特征确定缓冲空间的长度、宽度和类型、缓冲空间可以是自然景观,农田、人工湖、绿化带和城市或乡村公园,文化景观空间必须被足够深度的缓冲空间包围。缓冲空间亦以网络的形式存在,所以,在镇域空间上形成传统文化景观网络,缓冲空间网络和现代景观网络共同存在和相互交织的格局,但每个网络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存在形式。
2、文化景观空间整合规划
(1)建设综合性居民地。
(2)对部分传统村落进行调整,减少现代景观斑块的成分,保留传统文化景观村落斑格局和原有规模,将移除的部分空间转化成为缓冲空间
(3)恢复溪流、田间道路、绿茵地、水塘、灌木林地、果园等斑块类型.建立直埠镇传统文化景观的廊道和踏脚石系统。
3、景观组分整合规划
(1)主动因子类的斑块类型正确地发展可降低景观的破碎化,新增斑块需具备一定规模,在原斑块基地上扩建并增大面积合并村与村的共享资源,对现有同类小斑块合理进行合并和规整.
(2)被动因子是需要注意保护的对象(如传统建筑空间),保证此类斑块在主动因子冲击下的稳定性和区域范围内此类斑块的延续性,同时,应避免主动因子类的斑块(如现代建筑空间)大规模地或无序地以孔隙形式介入被动因子斑块中,防止周边小面积传统文化景观斑块与核心斑块分离,杜绝孤立化和小型化,维持传统文化的连续性。
(3)广泛设置中性斑块,对孔隙介入,斑块移入,通道节点等方式将中性斑块渗透入被动斑块中,形成两种斑块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同时在被动因子的外围空间扩大中性斑块的规模和延续性,保护传统文化景观斑块类型内部的稳定性
破碎度的高与低直接揭示文化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和区域现代化进程。
(1)文化景观空间保护不能仅仅追求较低的破碎度,否则将制约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在推进区域发展的同时,合理布局和规划工业用地。
(3)对已经破坏的区域,以降低破碎度为原则和目标,可以通过土地整理。
(4)协调文化景观网络.现代景观网络,生态网络和缓冲空间网络,使每个网络相对独立又相互交织,是分散零星的传统文化景观空间连接为一个网络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