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魏晋南北朝美术
这是一篇关于魏晋南北朝美术的思维导图,包括魏晋南北朝的人物造像、绘画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点等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隋唐美术的思维导图,包括隋唐的绘画艺术、绘画理论、建筑艺术、隋唐工艺、雕塑艺术、书法篆刻等内容。
本导图是明清美术之绘画艺术的相关内容,罗列了明清时期的美术流派和具有代表性的作者,一张图搞懂明清美术简史。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魏晋南北朝美术
绘画艺术
魏晋南北朝的画家
魏晋画家
曹不兴
东吴画家,他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画家,被称为“佛画之祖”,他的画被列为吴国“八绝”之一。
卫协
西晋画家,师于曹不兴。改变曹不兴的绘画风格,其人物白描法细如蛛丝,绕有笔力。卫协对六朝重气韵的画风的形成颇有影响。
顾恺之
东晋画家,被誉为“才绝、画绝、痴绝”三绝。他用线如“春蚕吐丝”,似“春云浮空,流水行地”,将战国以来形成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了完美无缺的境地。
绘画理论方面强调“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四体妍媸本无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顾恺之的无真迹流传,只有摹本,即《女史箴图》、《洛阳赋图》、《列女仁智图》。
南朝画家
陆探微
南朝刘宋时期画家,在中国画史上,他是正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其人物画曾被形容为“秀骨清像”,他的笔迹被称为“一笔画”。谢赫在《画品》中将他评为第一品、第一人。
张僧繇
南朝萧梁时期的画家。他把书法艺术创造性的运用于绘画之中,形成了“点、曳、斫、拂”四种基础技法。张僧繇的风格是“笔才一二,象以应焉”的疏体。
北朝画家
曹仲达
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后人概括其特点为“曹衣出水”,与吴道子的“吴带当风”相辉映。被誉为“曹家祥”。
杨子华
北齐的宫廷画家,善于描绘贵族生活。
魏晋南北朝的绘画遗址
魏晋南北朝的绘画遗址主要包括墓室壁画、纸张、砖画、模印砖画,北朝的石刻线画与漆画等。吐鲁番晋墓出土的《地主庄园图》是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多为一砖一画,多达数百幅,内容为出行、宴饮、庖厨、放牧、狩猎、农耕等生活图景,如《牧马图》、《洗烫家禽图》、《进食图》等。
江苏南京、丹阳等地的南朝墓出土的主要是模印砖画,最有特色的是《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保存最好的砖画。
画学论著
顾恺之的画论
顾恺之的画论著作有《画云台山记》、《论画》、《魏晋胜流画赞》。顾恺之明确提出了绘画要“以形写神”。
他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突出了眼睛作为“心灵窗户”的重要性。
顾恺之的《论画》的功绩在于把对绘画的一般性论述提高到独立的理论认识高度,从而开创了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研究的领域。
谢赫的画论
谢赫的《画品》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
绘画功能是“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
“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六法”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气韵生动”是把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作为艺术表现的最高准则。
山水画论
魏晋南北朝是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萌芽时期。南朝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这两篇山水画论,是这个时期山水画蓬勃发展的佐证。
宗炳,他的《画山水序》为画史上第一篇山水画专论,提出了“畅神”的审美体验。
王微,在《叙画》中蝉鸣了山水画写生的方法。
书法艺术
魏晋南北朝是楷书、行书、草书逐渐发展成熟的时期,纸张代替简帛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楷、行、草逐渐成熟,达到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高峰。
楷书
汉末至魏晋,书写字体虽多为隶书,但楷书也以兴起。
钟繇被誉为“正书之祖”,代表作有楷书《宣誓表》
王羲之、王献之、王珣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并称“二王”。王羲之被世人称为“书圣”。《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理论:《笔势论》“若作一纸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
王献之——他的才华主要表现在行、草书上。王献之有代表作《鸭头丸帖》,为行草。还要代表作《中秋帖》等。
王珣——东晋书法家。擅行书草书。代表作有《伯远帖》。
《伯远帖》——王珣、《快雪时晴帖》——王羲之、《中秋帖》——王献之,合称为“三希帖”。
北碑
北朝刻石——北碑,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书法史的重要贡献。代表作品有龙门石窟古阳洞的《杨大眼造像记》《始平公造像铭》等。
石窟艺术
我国的四大石窟指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新疆石窟艺术
新疆古称西域,是中西交通的要道。现存的克孜尔石窟有洞窟236个,是新疆最大的石窟。
画面构图简介明快,轮廓严谨而生动,画面中人物多为半裸;画面色彩丰富,人物肌肤部分的渲染富有质感和体积感,所用颜色以蓝、白、绿、赭、灰等为主色调,图中配以散花装饰,十分精彩。这些绘画风格被称为“龟兹风格”。
甘肃地区石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敦煌莫高窟是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世界上 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古代美术馆”“东方艺术明珠”。
北魏时期的《鹿王本生图》是敦煌莫高窟257窟壁画,该作品是根据《佛说九色鹿经》绘制的佛本生故事画。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市东南,是南北朝初期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
麦积山因石质疏松,多为彩绘泥塑,共计3000多尊,其中又以北朝雕像为精华,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中原地区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北魏皇室开凿的第一所大型石窟。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再次开凿的一处石窟。
有名的“龙门二十品”,其中十九品选自古阳洞,如《始平公造像铭》。